李克杰:日食千枚致癌说是在推脱责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3:59 法制晚报 | |||||||||
近日,媒体报道河北部分地区生产含有工业原料苏丹红的红心鸭蛋的消息后,许多地方对河北的红心鸭蛋进行了封存。事发地之一的石家庄市平山县也采取了有力措施,将查获的5000多只“涉红”鸭子进行扑杀、深埋。 昨天,农业部组成的调查组已经赶赴平山、井陉和安新县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走当地封存的鸭蛋、饲料等样本,准备进行检验。
苏丹红是一种工业原料,国际组织将苏丹红界定为三类致癌物,这已经充分说明它对人体的危害性。何况,致癌是危害的最严重后果,那么除了这种后果之外,会不会有“次严重”或者“一般严重”的后果,食用苏丹红之后有没有可能造成致癌以外的危害,这是谁也不能保证的。 然而就在此时,有专家解释说,根据抽检样本的最大含量,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食用1200多个“涉红鸭蛋”,才有可能达到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日食1200个“红心蛋”,因此是不可能致癌的,市民们可以放心地食用。 “红心蛋事件”曝光后,公众不断地质疑红心蛋为什么能“红”那么久,特别是在去年天津出现类似事件后,市场监管部门却没能举一反三,引起高度重视,再联系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共同反映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缺陷。 所以笔者觉得,“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食用1200多个‘涉红鸭蛋’,才有可能达到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这个说法似乎更多的是为推脱责任服务的。逻辑很简单——谁也不可能日食鸭蛋千余枚,所以“红心蛋”不可能致癌,因此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担惊受怕,即便根源在于监管漏洞,也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其结论呢,则是“没有严重后果就不构成严重失职”。 在这种似曾相识的论调背后,笔者认为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思维,那就是食品安全和食品监管的基本标准就是“不致癌”或“吃不倒”。纵观近年来曝光的许多食品安全事件,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都暴露出类似的思维。难道,我们要用人体来检验食品的安全性? 反过来想想,这事也真让人后怕,假如不是央视曝光,“红心蛋”还真不知道会“红”多久。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克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