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河北红心鸭蛋查出苏丹红专题 > 正文

许朝明:专家应该对涉红鸭蛋事件保持沉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0:18 红网

  针对突然发生的“涉红鸭蛋”事件,北京市食品办综合处处长唐云华表示:按照中国卫生部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中的数据,根据本次抽检的样本中苏丹红的最大含量7.18ppm、每个鸭蛋约60克进行折算,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食用1200多个“涉红鸭蛋”,才有可能达到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11月15日《新京报》)

  食品专家(如上所引,人家是北京市食品办综合处处长,这且不论,就算他像一些人
所说只是一个纯粹的专家)的及时释疑,相信能让不少食用过“涉红鸭蛋”的受害者心安,我虽然很少购买这种鸭蛋,但听了专家的说法,也和这些人感同身受。想想吧,假如你是一个“涉红鸭蛋”的受害者,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后,你心里最担心的是什么?是食用“涉红鸭蛋”之后是否对你的身体造成损害,是否像传说中的那样有诱发癌症的危险,更可怕的,是否癌症已经因此在体内滋生?这个时候,你难道不是最需要专家的意见吗?你太需要了,甚至说不准已经准备进医院咨询了。能及时从传媒上看到专家的意见,难道不是很重要吗?你悬着的一颗心一下子就放了下来,这不是最令人欣慰的吗?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这样的及时释疑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中国青年报》16日发表的一篇评论就认为,专家不必急着说

苏丹红鸭蛋危害不大。

  坦白说,这种观点让我有点转不过弯来。在我们的公共领域,时常听到评论家对有关部门发布信息不及时通畅的指责,对专家“万马齐喑”的埋怨,盖因公共事件发生,有关部门不置可否,所有专家再适时沉默,就难以避免谣言滋生、公众恐慌。“涉红鸭蛋”事件按理说也算是公共安全事件,也容易引起百姓担忧甚至恐慌,从而导致各种夸大其辞的谣言的传播,北京市食品办有关人士及时发言,不正是以专业知识来化解担忧,以“公开”来止谣言吗?评论家不是一直呼吁这样吗,人家这么做怎么又不对了呢?按照这些人的意思,面对这个公共事件,他们倒应该“不说话”才好,至少是不“急着”说话才好。这我倒是奇怪了,他们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说迟了不是,“急着”说也不是,专家要想发个言可真不容易啊?

  的确,近年来一些专家意见越来越离谱,一些专家越来越近似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从而使得百姓很反感于所谓“专家言论”。然而,在这件事情上,难道也有所谓的利益集团?是经销商?是那些贪利忘义的养鸭农夫?他们确因“涉红鸭蛋”利益受损,然而“涉红鸭蛋”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视为问题食品退出市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专家就是“为他们说话”又能给他们挽回多大损失呢?“涉红鸭蛋”还能因专家的一句“危害不大”卷土重来不成?

  如质疑者所说,苏丹红致癌可能还需要仔细研究。但是,我至少认为,在苏丹红有多大致癌性这个问题上,食品办专家比那些质疑者更有发言权,他们虽然不见得有多“权威”,但引用的可是中国

卫生部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中的数据,由此得出的结论应不至于太“离谱”,如果有人不信,满可以到卫生部求证一下啊,何至于请专家“闭嘴”呢。行文至此,不能不想起鲁迅的那句名言,不惮以最坏恶意来揣测中国人。在对食品专家的质疑上,我确实看到了恶意的揣测。       

    稿源:红网 作者:许朝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