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朝明:有感于白血病女孩被父亲遗弃医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03:00 新京报 | |||||||||
在解放军三零四医院血液科病房,18岁女孩周焕孤单地站在病床前。13日,身患白血病的她被父亲带到北京治病。次日中午,父亲说回老家拿钱便一去不回。17日,周父致电医院称因没钱替女儿治病,不得不将女儿留在医院。(11月18日《新京报》)大约半年前,我曾看到过一则类似报道。那也是一位来自农村的父亲,惟一的女儿身患重症,面对巨额医疗费,父亲实在无能为力。迫不得已,他想出一个办法,将女儿带到医院,然后一去不回。
这样的故事,通篇都是辛酸。 然而,那个女孩却是幸运的,因为被父亲遗弃,她得到了社会关注,许多人为她捐款,医院也全力配合,她幸运地得救了。 看到周焕的遭遇,我立即想起了这则旧闻。两个女孩都是不幸的,两个父亲都是痛苦的。假如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会这样做?于两位父亲而言,将女儿遗弃在医院,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时,他们是在赌博,以放弃自己个人的良心来赌社会的良心。而他们所能给出的惟一赌注,就是自己女儿的生命。 说起来,这似乎是悖论,当最亲的人都放弃时,社会又怎能负起责任,这不是对社会的“道德绑架”吗?无论如何,以结果论,前面那个父亲“赢”了,后面这个父亲是输是赢,还很难说。但不管怎样,有前面那个父亲的范例,我们却可以如此设问,遗弃何尝不会带来希望?而当我们如此设问时,恰恰暴露了当前医疗保障制度的巨大硬伤:当一个人身患重病,现代医学手段又能够让其得救,却需要巨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普通人家该如何是从? 但凡有可能,很多的家庭都会倾囊而出。其结果必然导致,小康家庭迅速返贫,贫困家庭陷入赤贫。虽如此,可能都不足以偿付巨额医疗费用。 在此情况下,医疗保障制度给他们提供了哪些救助方案呢? 是的,现阶段是有不少人被纳入到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之内,一旦生病,将会得到数额不等的救助,然而,仍有很多人游离于保障之外。 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一些家庭缺乏抵抗大病重病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不时耳闻目睹“看不起病,在家等死”之类的消息。而每一条消息背后,都是绝望的藏身所。 因此,父亲遗弃女儿,何尝不是以退为进向社会发出的呼救。对一个农村父亲来说,遗弃是他能看到的最后的希望。这自然是不负责任的,但当一个父亲这样做时,他至少还存有对社会的希望,期待自己的放弃能带来关注,而这种关注将给他的女儿以新的生命。我不希望这样的行为重演,这对医院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医院一次次直面这种“道德绑架”,类似的行为会不会越来越多? 说到底,假如相关制度缺失,道德也不会太可靠。当遗弃越来越多,医院何堪其重? 假如个人生存的希望只能寄托于被亲人遗弃,它其实是在呼唤对症下药的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及时建立。 □许朝明(北京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