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韦祖伟:进作协才算真正的作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0:10 红网

  刚刚闭幕的第七次作代会,900余位代表中,没有一位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于是有人惊呼“80后作家”“横扫市场,未入文坛”。有这么严重吗?我表示怀疑。

  何谓作家?我比较认可这个定义:作家是以写作为业,并有一定文学成就的人。一个人是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作家,取决于是否以写作为业,是否取得一定的文学成就。对于前者倒还好判定,对于后者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同一文学作品,在不同读者那里,
在不同批评家那里,获得的评判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时,我们恐怕不能来“少数服从多数”,不能将大多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少数人身上,尽管现实常常如此。

  “80后作家”的作品也许不像某些读者、某些所谓的评论家、所谓的文坛旗手那样期待的“揭露生活、表达社会”,事实上恐怕也只有圣人才知道文学作品如何“揭露生活、表达社会”。读者当然有权利期待作家能够拿出表达我们生活、反映我们呼声的作品,但这种愿望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能否让读者满意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作为批评者,实在没有必要非要作家作品按照你所想象的那样去存在,与其如此,批评家们还不如直接去创作自己那无比完美的作品。当然,批评者有批评的权利,批评者为了批评的方便,来点笼统的概括也未尝不可,但最关键的应当是能够促使写作者的写作技艺有大的提升。

  遗憾的是,这些年文坛对“80后作家”的批评,以否定居多,什么“玩票说”、“幼稚说”,怎么看上去都有些像“得不到葡萄吃说葡萄酸”。“80后作家”的写作至少代表了当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和心里想法。他们的表现手法也许还不够丰富,他们作品的内涵也许还不如所谓文坛期待的那样有深度,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作品就没有多少价值。动辄上百万千万的青少年读者恐怕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要不“文坛大家”们也来糊弄糊弄?

  我对于作协中的不少作家还是心存敬意的,但这不能掩盖我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作协的失望。曾经参加过某些作协召开的一些研讨会,满场阿谀之声让我难受,仔细打听,据说立山头拉帮结派者亦不凡其人。曾以《良家妇女》登上文坛、现经商的作家李宽定就曾言“文场并不比商场干净”,我信然。这些年来,文坛行政化倾向有些让人失望,不少读者认可、市场认可的作家作品始终难入作协组织评选的大奖的法眼,真不明白到底是我等读者太弱智,还是评委大人们太阳春白雪?

  记得王蒙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道:他到美国参加自己作品的签售会时,美方问他怎么介绍,他说就称“中国作家王蒙”好了。美方人员说,介绍为“原中国文化部部长”,书可能会好卖些。因为在美国,作家就是自由职业者,作家每个人都可以当。真正的作家其实就是自由职业者。作家不一定非要进作协,进作协也不表明就是出色的作家。一个作家,好好地写作,好好地以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自我、社会、生活的看法,这才是最重要的。相信这样的作家写出的作品会长存在读者心中。

稿源:红网 作者:韦祖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