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半狄:绘画拍卖屡创天价,但绘画死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5:10 长城在线 | |||||||||
记者,学生,女崇拜者,朋友,家里人,评论家,艺术商人,拍卖公司油画部主管...依次向我提起如下话题: "知道您做行为艺术之前是画油画的,在哪还能看到呢?" "您过去的画我们也是很喜欢的,特别是那幅..."
"我其实好崇拜画家的咧...听圈里讲,你的油画可是国内NO.1噢!" "真想不到你是靳尚谊的学生!" "半狄,猜猜你那张画儿在嘉德拍出多少钱?" "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没想过重新拾起来么?" "您不画了,真是可惜..." " 赵先生手里还有画儿么?" 将我和一个我早已轻视的东西仍捆绑在一起, 将我和一个我早已丢弃的东西仍纠缠在一起,我浑身不自在。 “绘画死了!”是我和美院学生座谈是时说出的话,而我上篇博客对此事的提及引发多方发言.在留言里有激烈的反对,有热情的赞美,有情绪的焦灼,有诚恳的困惑.其中有些留言,我想一定是出自美院同门师弟,师妹们.他们的困惑我很在意...,真的在意,因为我惊讶地发现,不少毕业于美院的新人,在过于年轻的热情和过于陈腐的职业化和市场化的感召下,正扮装着各种轻狂,以创新的名义跳入其中.这个已经死的绘画之中,而找不到任何背叛的影子。 新颖的世界需要新思维,新形式.新行为.而绘画,不论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今天的世界,总是显得牵强附会。 绘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皮影戏,已经成为多媒体时代的八音盒,它是画家们日夜兼程创造的新古玩和鼻烟壶. 在这一绘画形式被定格之后,一切探索成为一种假设,在这一定格之下,一切努力只是风格的改造和样式的瓜分: 写实的,写意的,具象的,抽象的,冷漠的,热情奔放的,甚至分类为外销型的或内销型的... 在这一绘画形式被定格之下,一切情感和情怀都是用于装饰的情感和情怀:古典情怀。浪漫情怀,现代情怀,前卫情怀。另类情怀以及人文关怀。 绘画,在市场的繁荣和职业化的规范下,沦落为样式繁多,品种齐全的装饰物.绘画,作为一种较为奢侈的装饰物,正成为"虚荣"的代名词,成为少数人的虚荣和投机游戏。 从不想在装饰市场占有任何份额的我,怎能不远走高飞? 绘画死了,因为用于装饰的情感是死的.绘画死了,因为它老弱的躯体无力去拥抱青春的世界和风云变幻。 我的老师靳尚谊,杨飞云,我的同学加朋友方力钧,刘小东,刘野,夏星……等等……画价飙升,在拍卖市场上创出一个接一个的高价记录,人气旺盛.例如在本周刚刚落锤的秋拍中,刘小东的巨幅油画以2200万成交。而我的状况也很有趣,我学生时代的油画在拍卖市场已经突破一百万元.但这一切不足以让我心动,即便它继续更加的昂贵下去,也开启不出新的空间,装不下我奢侈的愿望。 在我于1999年挟持熊猫,以公益广告的名义亮相于北京地铁开始,我和熊猫勾肩搭背,踏上了一条开启新空间的路.空洞的国宝遇到了它的另一半,我们有了异样的体温和异样的柔软.中国社会没有为接纳我的新空间做好准备,但它的急剧变化所释放的想象力却为我提供了绝佳的战场。 我的艺术不要成为博物馆,以及画廊的坐上宾,不要成为少数人家里的摆设品,不应成为利益集团投机游戏,我的艺术不是传统的有感而发,或发泄表现,我不要摆出人文关怀的姿态,或套用所谓"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冷嘲热讽.我不屑于无聊的若有所思或愤世疾俗,不再寻找框架之内的意味,我一定穿越职业化的壁垒和社会机制的艰冰,我要在艺术的疆界模糊地带,在社会现有机制的缝隙中打开空间,我崇尚身体力行,我蔑视智力游戏,我不要成为老套的思想者.我的艺术是关于"公正"的最新判决。 都说成功的男人后面一定有女人,是的,我有女人,但不只如此,我还有熊猫。我很幸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