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当丑闻成为媒体的“臭豆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6:46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大家对于“丑闻”报道的无聊都有理智的认识,但同样也会在感性上乐此不疲。媒体的困局其实是我们自己人性矛盾的一种表现。这种“丑闻”真正形成了一种“臭豆腐”效应。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张颐武
最近,接连爆响的“丑闻”以一种惊人的戏剧化方式凸现了媒体困局。“丑闻”依赖网络不胫而走,到处流传,一面让娱乐圈再度由于八卦而具有了极高的娱乐性,另一面却是公众对此持续的兴趣,造成了这些事情到处弥漫。有些虽然已经是陈年往事,但由于当年互联网无所不在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所以虽然已经事隔几年,这些看来仅仅是“剩余”的“丑闻”却依然可以造成轰动效应。 过去我曾经认为:由于公众对互联网的匿名性保有怀疑态度,所以传统媒体的可信度较高,公众对于它的依赖性仍然很高,互联网上的博客和论坛形成风潮往往还是对传统媒体有所依赖。今天看来这些意见仍然适用,但现在由于“丑闻”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完全主导局势的新状态。这里的“丑闻”并不是通过匿名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流言蜚语,而是爆料者正是当事人。消息的力度在于这次爆料没有了当年通过纸媒的距离感,没有了记者转述的质疑,也没有了“守门人”带来的谨慎和双方观点,而是将互联网的便捷性发挥到了极致,个人自述或者直接的材料在网上直接传播的效应几乎是爆炸性的。这给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的压力,不得不追随网络的事态,以便在剧烈的媒体竞争之中避免滞后。传统媒体“追赶”网络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像在这种“丑闻”所导致的风潮中被动地追赶则是新现象。 但是,由此看到的却是网络和纸媒对于“丑闻”的矛盾态度。一种爱恨交加和欲拒还迎的态度几乎随处可见,一种对低级趣味炒作的抨击和同样几乎乐此不疲的炒作混合构成了媒体对待这些现象的矛盾和暧昧心态。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丑闻”的社会意义相当有限,也了解所谓公众的“知情权”的要求当然正当,却不应该变成“黑幕”展览。所有人都认定这是“炒作”,趣味不高,没有太大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大家对于这类事情的兴趣仍然非常高,一旦这样的“丑闻”曝光,无论是“眼球”还是“点击率”都会暴涨。虽然有关“丑闻”的博客里的评论多是负面的,但并不妨碍点击率一下子就上到好几百万,造成轰动。网络媒体由于限制较少,也正在成长之中,所以对此更为热衷,而传统媒体面对这样的状态也唯恐被落在后面,只有紧紧追赶。大家都知道这是低级趣味,但同样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丑闻”有巨大的轰动效应。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边骂边看的奇特媒体景观,大家都说媒体应该自律,都说这些东西的炒作没有意义,但同时也好像没有办法不跟进,没有办法不炒作。这种“丑闻”真正形成了一种“臭豆腐”效应。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这种现象毫不奇怪。自从现代传媒出现之后,八卦和“丑闻”就一直和它如影随形。许多媒体发展比我们成熟得多的国家和地区,对这样的问题也还是解决乏术。其实,这不仅仅是媒体的两面性,也涉及我们人性的两面性。当然,世界上有许多完美或者高尚的人,但人性的两面性我们也不能以为就是稀少的现象。大家对于“丑闻”报道的无聊都有理智的认识,但同样也会在感性上乐此不疲。媒体的困局其实是我们自己人性矛盾的一种表现。批评媒体容易,但在媒体中选择很难,高调的批评容易,克制我们人性的弱点却很难。 当然,控制这种状况需要更多的法规和行业自律。我们只能将这些现象控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之中。目前的状况需要的是更理智的思考和更现实的对策。我们当然可以进行高调的批评,但我们似乎更需要低调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而微的探讨,使媒体在“丑闻”面前暴露的困局得到适度和有效的控制。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