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铭生:应聘不问薪水是理性还是无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1:14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 |||||||||
“现在应聘的大学生很少直接问薪水了。”在2日举行的2007届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双选会上,一位招聘人员的感受道出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窘境”:从曾经的“张口要价”变成“不敢问价”。对此,有人评价说:高校毕业生逐渐理性!(11月3日《北京晨报》) 应聘不问薪水,假如是一种理性,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理性?我想,在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的今天,只是大学生一种无奈的选择罢了,不是说高校毕业生不想“张口要价”,
大学生应聘问薪水,甚至“张口要价”,这应该是他们合理的诉求,也是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双方签订用人协议必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应聘不问薪水,不仅为以后的劳资纠纷埋下祸根,关键是一种违背常理的不人道行为。一个人就业的首要目的就是挣取工资以谋生,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这恐怕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那么,现在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怎么能是一种理性呢? 当前,高校收费居高不下,很多家庭因为供养大学生而不堪重负,教育致贫现象困扰很多家庭,社会陷入新一轮“知识无用论”的泥潭,动摇了很多人的信念,认为上大学不合算,上了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也养不起自己。所以,退学、辍学,或者是考上大学不去上的现象并非罕见。社会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固然是主因。但是,部分用人单位也难辞其咎,现在有些单位比着、赛着片面压低毕业生的工资,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或“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就高声叫好,赞扬为“理性”。这样,用人单位用人是减少成本了,但大学生毕业生的价值体现在哪?权益又由谁来维护?最近几年,一些用人单位老是抱怨大学生工作不安分,老是喜欢跳槽等,但是,请问用人单位为何不反思自己是否给予大学生基本的生活保障或发展空间了呢? 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一个供求失调的市场,供远大于求。但是,用人单位可以以挑剔的眼光选择人才,但绝不能动辄侵犯他们本应拥有的权利,牺牲他们正当的利益。“应聘不问薪水”或“零工资就业”,实质是“双输”行为,大学生损失的眼前工资利益,而用人单位损失的却是长远的发展动力。人,是社会第一和首要的资源,“千金易进,一将难求”,这种靠牺牲人才切身利益的办法招揽人才,不是真正的“伯乐”,也不可能寻觅到真正的“千里马”。 惠铭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