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高校科研为何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1:14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 |||||||||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表示,高校应有“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特别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周济认为,现实中有些科研论文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倾向,他借用毛泽东的一句“头重脚轻根底浅”来讽刺了这种论文写作方式。(12月3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和科研经费大部分都是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教师名下。一些高校因为受到多种名利因素的诱惑,过于重视纵向科研经费的增长,以至于从不进行申报项目查重,使得项目重复申报和重复立项时有发生。不仅如此,一些高校还直接以能否得到项目以及所得到项目的级别为标准,来衡量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导师要想保持自身优势地位,就必须在尽可能多地争取科研项目的同时,尽可能快地完成自己所拿到的课题,以便于迅速投入到下一轮的争夺战。因此导师们不愿将大把的时间用于调查考证,更不可能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深入到具体的实践。由此不仅带来金钱利益至上的负面影响,更是直接造成高校内部的浮躁之风日盛。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聘制度、科研工作量考核以及科技奖励机制等,往往都仅仅局限于第一负责人或第一作者。这种人才评价管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人员的松散孤立,不仅使得科研项目规模小而数量多,而且也制约了科研项目的做大做强。虽然大学拥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但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及发展,导师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理,这就使得大学内部形成了一个个以导师为核心、研究生为主力的科研小组,很难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学科优势互补和交叉集成效应,也就很难因此而产生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很多大学都把科研项目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两种。前者是指政府长期设立的各类研究基金支持的项目,后者则是指政府或企业就某项目研究课题委托的项目。“纵向项目”虽然不能为导师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地位,而“横向项目”则几乎纯粹是为了赚钱。在导师们纷纷表示希望“纵向项目”与“横向项目”兼而有之,“名利双收”的同时,需要“走下去”的科研项目实际上是不在他们考虑之内的。于是,高校科研也就陷入了周济部长所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并不仅仅是科研论文中所展现的一种乱象,实际上也是当前大学校园生态以及学术环境不断异化的真实体现,由此不仅使学术腐败之风愈演愈烈,而且会对研究生、博士生等科研后备力量产生恶劣而深远的影响。周济部长的此番批评无疑是十分清醒而必要的,不过,针对当前的局面,公众似乎更愿意看到教育部接下来如何在改革用人制度、加强科研经费审计,以及强化科技队伍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以彻底杜绝这种风气的进一步蔓延,而不是在一番严厉批评之后就再没有了下文。 ■赵志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