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左黎: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9:39 四川新闻网

  被遗忘的张纯如

  ——写于南京大屠杀69周年

  69年前的今天:南京——也是全体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大肆屠城,血流成河,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
是不可以忘却。”

  2年前:2004年11月9日,美国加州,一位美丽的女性、36岁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又译《南京大屠杀》)一书的作者,张纯如“60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向全世界详尽地揭露日本当年的兽性之极。” 美国评论家威尔说:“由于这本书,她终结了日本对南京的第二次强暴。”

  今天:2006年12月,由美国在线投资,改编自张纯如著作的纪录片《南京》基本完成拍摄。而另一部同样由美国人拍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梦魇》也率先登陆美国,并引发轰动。张纯如仅辞世两年,然而,无论是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或是她的忌日,在中国的媒体上,却很少见到她的名字。

  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而我想,如果忘记张纯如,我们就丧失了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感恩、良知和勇敢,也同时丧失了我们对于自身的审视。

  然而,张纯如还是不可避免地被遗忘了……

  张纯如被遗忘了——作为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耻辱的人。张纯如曾这样阐述《南京大屠杀》的写作意图:“我相信最终真相将大白于天下。我们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使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悲剧永不再发生。”然而,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态度又如何呢?笔者的一位朋友曾专程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回来后感触颇深。据他描述,纪念馆位于很偏远的位置,周围难以看到宣传牌和指示标志。整个展区就像个雕塑公园,应该是重点的万人坑和死难者纪念墙却没有被突出。而更让人无言的是参观者的表现。很多携家带口来参观的人们,孩子嘴里叼着糖葫芦,拿着冰淇淋,像是在逛公园。有些年青人还爬到死难者雕塑上摆出“V”型手势照相,不知代表的是谁的胜利!难道这就是我们的纪念馆,祭奠三十万英灵的地方?

  张纯如被遗忘了——作为以勇气和公正直面历史的人。在张纯如去世时,《新京报》曾专门撰文纪念:“我们从来不缺乏优秀的作家和翻译家,但缺乏的是一个放眼世界又不会忘记历史的文人。”然而,对于历史,我们仍然醉心于各种杂耍式“戏说”和无厘头“演义”,严重歪曲历史的文章和影视作品泛滥媒体,甚至对于历史的隔膜和无知充斥着本应担当社会良知的知识群体。今年以来,中央和各省市主要媒体共同推出大型主题栏目《永远的丰碑》,以宣传党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然而作为思想解放先驱的张志新烈士却迟迟不见出现。终于,人民网刊出“《永远的丰碑》不能没有张志新”的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仅从这一例不难看出,对于像张纯如那样,以勇气和公正直面历史的精神,我们岂止是遗忘了,简直无言以对。

  张纯如被遗忘了——作为对我们“追问”和审视的人。张纯如曾经表示:“西方社会一直都有重欧轻亚的理念,华人一定要团结起来参政议政,而不能‘自扫门前雪’。”然而,无论在海内外,我们仍然看到的是冷漠自私、“一盘散沙”的华人世界。而张纯如无论是作为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也无论是作为指出现实世界无奈和失望的作家,甚至一名在还原惨痛历史的道路上孤独前行的独行者,她的精神和存在对于怯懦、软弱的国人永远都是一个不愿意去面对的“追问者”。而这样的“追问”和审视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无疑是一种不堪的“痛”和“伤疤”。于是我们回避了,不仅是在她的忌日,也不仅是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甚至是在平凡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有意识地与她“追问”的目光错过了,而她也因此仍然在那条远离我们的道路上孤独前行……

  张纯如被遗忘了,作为一种我们并不熟悉的“勇敢、公正、良知和追问的人”的符号,对于她的遗忘几乎是一种令人哀恸的必然。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在张纯如穷尽毕生勇气和精力、以告诉我们历史真相的“南京大屠杀”69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希望我们有更多的人坚定地抬起目光,向不该被我们遗忘的张纯如致敬,向她所代表的“勇敢、公正、良知和追问”致敬!(文/左黎)

    稿源:

四川新闻

  作者声明: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