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杨鸿玺:避免学术逆反心理反应过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5:07 光明网

  2001年“9·11”事件发生至今,如果仔细观察,对比历史,并不难判断美国政策和国际时局的发展轨迹及今日之结局。基于独立思考的逆向思维,往往会提早发现有一些端倪和可循的规律。目前,在布什政府对外政策基本失败的事实面前,在美国国内民众70%的民众和美国内外诸多政要均鲜明地支持这一判断面前,我们一些人却非要说布什没有失败,想方设法为其圆说,实在显得苍白无力,有些难以理喻。看来是钻牛角了。——2006-12-10题记

  如果注意一下国际研究领域,也可能涉及其他一些学科研究领域,就会发现一些研究现象和心理现象,即研究者的"心理断乳期"与审阅者的心理逆反现象。现实中这个现象并不少见。一个研究人员从(硕士或博士)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研究主见的产生、坚定以及研究心理的成熟之间,有一个姑且称之为“研究断乳期”的过程。那么在这个期间往往有什么心理及其影响下的言行存在呢?可以说,这个时期有个好的取向,那就是初出茅庐,初生牛犊不怕虎,多数人对已经成型的看法和观点(不管是成熟的、对的或真的存在缺陷的)存在一些怀疑、逆反的心理,一般是努力试图做出新的解释、找出新的论证。不排除这些新的内容和看法不乏真知灼见,但多数实际上是更不成熟的和比较肤浅的、却又看上去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意”。还有一些人,喜欢一味甚至不乏一丝炫耀地套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但多数时候却是“南橘北枳”。

  如果从业不久的采编人员正好与刚投入研究不久的人员经历和时间相仿,那么其间就更加情投意合,类似文章或观点更容易采用传播。如果恰逢一些从业比较长久的编辑人员或长期的读者爱好者也看惯了许多虽然正确厚实但总感到缺乏“新意”的观点或文章,正好有一种同样的逆反心理(求新心理)要寻找一种“新意”,至少文章表面上要显得有创新、有新意,那么处于“心理断乳期”阶段的人员所写文章和所持观点就很容易被采用传播。这样可能的导致的结果就是,真正的显得无“新意”但正确成熟的观点不为所用,而所用的文章观点虽“新”但肤浅甚至误导。尽管国际政治形势和事实的发展,往往最终证明这些本来就不太成熟的“新看法”和“新文章”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但在其诞生之初,却往往受到欢迎,姑且称这种现象为一种一味“求新的、但不成熟的、仍较普遍”的“学术探索”和“研究断乳期”吧。

  其实,多数已经成型的重大学术和现实判断、看法和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毕竟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厚重学者研究、琢磨、判断而成,自有它的道理、逻辑和符合事实的一面,不可轻易忽视或推翻。如果推翻而一味追求所谓“新意”,往往会走入学术研究的歧途。这里有个尺度的把握问题,就是不要一味求新,但也不要故步自封、循规蹈矩,该坚持既有正确成熟判断和看法就必须坚持,该考虑到要有所创新仍要大胆去做,但创新一定要在逻辑、知识、事实等方面均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必须指出的是,在求新的过程中,毕竟会产生真正的创造发明,修正甚至推翻前人观点中的一些不足或错误。但这种少数的真正创造不是为一味“求新而创新”的研究风格所能达到的,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高度的学术灵性和勤于思考方可获得。

  这个实际上是不成熟过程之长短因人而异,有的人走向真正成熟的过程长些,甚至10年或以上仍走不出来,而往往流于追求标新立异、学术跟风、喜欢拿一味否定当学术创新,但却总是缺乏学术主见和正确判断,有时人云亦云,有时不知所云,有时优柔寡断,有时妄下判断;有的人短些,1年、2年或几年可能就出道了,在当初有所创新的基础上走向成熟,此即所谓“定之否定”。最终走出这个过程的研究者,回头看的时候,往往感到当初不少所谓求新、追求标新立异的文章和观点,显得幼稚甚至有可笑,甚至是个假判断和假命题,也就自己修正了自己的不成熟看法,进而迈向成熟的研究心理、方法、主见、判断,这个时期并不排斥创新,但必须是客观扎实的创新。真正成熟的研究者和采编者,都对此有所洞悉并注意克服这些仍偏于肤浅的心理现象,不为其所迷惑误导,而坚持的原则就是:不论是否“新旧”,只惟是否符合事实、合乎逻辑,此即实事求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