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老愚:傅佩荣比于丹高明的四大绝对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6:27 四川新闻网

  奶妈喂养的只能是孱弱的小狗,而要真正领悟经典,需要敬畏并花力气,如此才有可能进入传统的河流。经典不是招贴和狗皮膏药,他是要和我们的生命发生关系的力量,他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进而影响我们的命运

  在于丹的《〈论语〉心得》(中华书局)炙手可热之际,台湾学者傅佩荣的《〈论语〉心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也出世了。如果因为这种出版上的搭车而鄙夷后者,你就可能与
一本好书失之交臂了。

  在我看来,两本书可比较的地方大致有这么几个:

  首先是

性价比,两本书定价都是20元,但于丹那本如果减掉附录的〈论语〉原文,只有区区116页,每页满打满算598个字,减去16页空白,实际字数仅有不足六万字。六万字20元,平均千字三角三。后者200页,每页754字,即使打七折计算,也有十万多字,平均千字两角。其实,在出版易中天的《品三国》时,就已经录出了注水猪肉的端倪,小版心,大留白,又弄一个什么上、下册,吊足读者胃口,也掏瘪了读者口袋。这次就变本加厉,图穷匕现。

  其次是内容品质的差异,可说的有这么几点:

  一、表述形式。于丹的是演讲,有气势,煽情,读来往往读得心潮澎湃,但释卷后似乎什么也没留下,而且文字经常露出文学女青年的语气和修辞,浮夸招摇;傅佩荣的是文章,行文舒缓从容,文气贯通,如嚼橄榄余香满口。

  二、对〈论语〉一书的判断。于丹人云亦云,只是笼统地说,是学生记录的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滴,然后摘引发挥。而傅先生细致地指出,〈论语〉的文字不可等量齐观,至少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孔子个人的人生体悟,最富哲理,值得细加玩味;二是孔子与一流弟子的对话,生动活泼,最具启发性;三是孔子与平凡弟子及时人的对话,较为落实,对于我们往往切中要害;四是某些弟子的个人心得,未必有什么卓越见解。

  三、对孔子的理解。于丹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可以说她展示给观众和读者的只是一个伦理性人物,甚至是一个励志传销员;傅佩荣则表达孔子的整体思想,他的中西哲学打通的底子,使他在紧扣章句的同时,又有精微的发挥。

  四、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阐释。于丹基本上浮现在表层,矮化甚至缩小了先哲的思想,读她的东西,感觉就像听轻音乐,轻松愉快,又甜得有点腻味,用网友郭小旦的话说,“于丹的讲课就是南方的馒头,漂亮,用力一捏,原来是个很小的面团”。而写过《哲学与人生》、自成一家之言解释过孔、孟、老、庄、易的傅先生,则紧扣“真诚”二字,阐明孔子在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不只在恢复礼乐,更在揭示其本源——人性的基础,并进而阐明儒家的人性主张——人性向善。在对孔子的人生解读上,他更是跳出腐儒的窠臼,指出,孔子求真求美的生命特色。

  最可笑的是,于丹认为学习孔子的思想,可以提高人生效率,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种实用的目的论,把《论语》当成了廉价的欲望工具,与敢于担当要度众生的儒家思想南辕北辙。

  央视标榜自己的“

百家讲坛”是“一座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要“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而且自称“坛坛都是好酒”。但在我看来,他们不过开启了一个文化奶妈时代,他们大张旗鼓的商业化操作方式使央视蒙羞——如果还有尊严的话。如果还有自知之明,操盘手就应该明白,真正的高手不在你们圈定的黑名单里,儒学以及传统文化的香火不在你们那孤芳自赏的小坛里,而在别的地方。

  奶妈喂养的只能是孱弱的小狗,而要真正领悟经典,需要敬畏并花力气,如此才有可能进入传统的河流。经典不是招贴和狗皮膏药,他是要和我们的生命发生关系的力量,他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进而影响我们的命运。文/老愚

    原文链接:傅佩荣比于丹高明的四大绝对理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