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江渚上:公共品的真实成本应该透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01:32 新京报

  福建省泉州市交警支队通过当地晚报,定期公告交通违章信息,违章车主为此承担每次30元的登报费,在接受处罚时一并缴纳。按最新一期公布的1014个违章信息计算,泉州交警支队总共可收取30420元登报费,而据业内人士测算,所占报纸版面实际费用大约只需2万元,仅此一期违章公告就结余1万元左右。(12月18日《法制日报》)

    政府向公民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品,其服务对象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
,在购买公共品时一般采取单笔结算的方式进行。然而,当政府在进行公共品采购时,作为一个大宗“客户”,其采购数量庞大而且往往规格统一,再加上良好的公共信誉,它必然在最终成交价格上要得到一定的优惠,这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普通常识。表面看来,你作为个体,按照市场“零售”价格单笔购买公共品,似乎公道公平,但是当你和你的无数同伴公民、社会组织共同购卖公共品时,大家付出的价格总额却要高于公共品投放成本。这就是公共财政中的公共品剩余价格理论。

  这套并不深奥的理论,在制订公共品价格的多次社会实践中,却被有些部门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场许多人同时参加的考试,拟制试题、考试安排、阅卷标准等相关服务项目几乎完全一致,在这种规格高度一致的公务品服务中,资源利用效率极高,许多单笔结算的成本完全可以节省出来。但事实上,一名考生就要缴纳成百上千元的费用;一张制作简单的证书,宣称“只收工本费”,也得十元、二十元,其实熟悉现代印刷行业的人都清楚,在排版出片等初步成本之后,更多的印量基本只是以纸张和机器耗损为主;一张公交乘车卡,功能和芯片远不如

银行卡复杂,但乘客被告知的成本却要远高于银行卡数倍。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指出的那样,在某些公共管理部门那里,采购公共品遵循市场规律,提供公共品时却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目前,由于公共品剩余价格缺乏合理的疏导机制,剩余价格成了某些“机关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之一,成为广为诟病的“部门权力利益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由于提供公共品既合法又有利可图,可谓低风险、高收益,助长了某些公共管理者的“审核式”管理冲动,即使面对社会各方对于正当性和必要性的质疑,也迟迟不愿放弃手中的“发证权”,甚至与现代公共管理方向背道而驰,新增各类名目的证书作为就业、经营的入门资格,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看中了那些“工本费”之后的公共品剩余价格之利。

  在笔者看来,科学管理公共品剩余价格,无非有四条道路:一是科学制定公共品策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压缩公共品有偿提供的几率,确实需要有偿供应的公共品,则要核算化零为整后的真正最终成本,防止以不当高价投放社会,以减少一些公共管理者“收费式管理”的获利性冲动。二是增强透明度,让公共品采购直至投放全过程能够真实、完整地处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全民的监督之下,以阳光策略防止公用品剩余价格流入管理者的“小金库”。三是尽可能以招标方式采购公共品,真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消除采购“暗箱”,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四是参照境外的成功做法,将公共品剩余价格合理分流,按比例上缴国库之后,其余部分则以价格折扣、附赠礼品等让利优惠方式,返还给公共品的购买人。

  □江渚上(北京律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