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刘海明:将圣诞节和春节杂交是个馊主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07:31 新华网

  刘海明

  圣诞来临之日,通常也是国人忧患意识增强之时。气派、热闹的洋节,和相对萧条、冷清的传统节日相比,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没法不平添几分忧心。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
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新民网2006年12月21日)

  十位博士倡议慎对圣诞节,尽管声音微弱,毕竟是一种理性的呐喊,应该支持。相比而言,有些建议就不够理性。12月22日,《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圣诞是情人 春节是原配?》的评论文章,开出了拯救春节的“处方”:一是将圣诞节活泼的形式嫁接到春节之上,使年轻和前卫一族将“爱”顺延到春节,为我们呆板的春节民俗增添活力。二是吸收圣诞节的合理内核,摒弃春节故有的“糟粕”。三是和圣诞节、元旦和

情人节形成“节日共同体”,借助三者的国际感召力,开展一些节日连贯性的活动。

  为春节建言是好事,但将圣诞和春节“杂交”的想法,却过于幼稚。果真如此推行,只能加速春节的消亡。文化融合,意味着必有一个文化最终不复存在。在这方面,企业兼并、高校合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例子。

  不同文化信仰的节日,可以各放异彩,可以竞争,“节日共同体”,不过是嫁接了媒介“声音共同体”、“影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说法。中秋和国庆、元旦和春节,早已有人给牵线搭桥,迄今形成真正的“节日共同体”了吗?春节加盟圣诞、元旦、情人这个“共同体”,便能雄风重振?我不相信,并且反对这样的尝试。

  过圣诞节是一种潮流,有潮涨就有潮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东西不胜枚举。赶圣诞潮流者,不妨由着他们去,信仰自由,过节自由,干涉没用的,只要体内流淌的血液是中国的,不怕他不回归

传统文化。对春节,我们需要的是自信,是继承,而不是简单化地指责传统的习俗是“封建糟粕”。何谓封建,何谓糟粕,岂是一个人定性得了的?

  圣诞热闹,我们不眼馋;春节照过,我们不自卑。文化只有挽歌,没有国际歌。明白了这个道理,心态自然会更加宽容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