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李月明:请官员喝咖啡不要橘生淮北为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0:08 红网

  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中山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委员会廉政警示谈话制度》,对“五类人员”进行警示谈话。人们把它同香港廉政公署的“喝咖啡制度”联系起来,一片叫好。

  其实人们说好,我也说好。好在哪里?好在虚心学习外地的反腐经验,开展本地的反腐败工作;好在一改过去“板起面孔”的警示和训诫,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干部管理特点;
好在针对腐败分子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腐败刚刚露出现苗头时,负责任地、及时给予提醒,能防微杜渐。从这个角度说,我愿意中山市请“准腐败”干部“喝咖啡”的制度开展起来,坚持下去,而且,摸出新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然而,稍一细想,又觉得不然。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香港的经验搬到内地来真这么管用?喝喝咖啡,干部就廉洁了,党风就好转了?恐怕远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香港和我们反腐败的基础不同。香港是“亚洲少有的清廉政府典范”,官员实行财产申报制度,贪污一分钱都可能受到追查,香港廉政公署的“喝咖啡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我们呢?“贪污五千元以下不算犯罪”。

  其次,香港官员的心理廉洁准备和我们不同。香港廉政公署查案,一说请官员喝咖啡,那就意味着该官员出问题了。所以香港的官员们一说请他“喝咖啡”,当然有芒刺在背的感觉。而我们呢?贪污分子的胆子一个比一个大,贪污的金额一个比一个多,直到真正出了问题,甚至还有人扬言什么要“摆平中纪委”。

  再次,香港廉政公署的队伍素质、工作作风也和我们大不一样。香港廉署是最精干、最快速的“廉政特种部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成效的反贪机构。而我们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官商勾结、猫鼠同眠、反贪人员和贪污分子沆瀣一气的事时有发生。

  现实中其实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腐败分子逍遥法外,举报人无端受到打击报复,下场很惨,原来,举报信落在被举报人手里。还有的,腐败案件不查便罢,一查,腐败分子立马走人。原河南省交通厅童言白是腐败班子的“三朝元老”,人称“不倒翁”,然而正当很多人向当地纪委反映童言白的问题、有关部门准备调查他时,他携款外逃了;还有原浙江省建设厅那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副厅长杨秀珠,群众和干部们告状告了她三四年,一直“安然无恙”,也是正当有关部门要审查她时,她一家四口全部“蒸发”。据

商务部一份调查报告,近几年来外逃官员数量大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这么多贪官“外逃”为什么屡屡得成?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反腐败队伍中有“內奷”,这些人专门给腐败分子通风报信,恐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譬如给
赖昌星
通风报信的,就有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和省公安厅的副厅长;而给李真通风报信的,据说还有中纪委的人。

  既然如此,那么,让检察院干部和准腐败分子们“喝咖啡”意味着什么呢?在其它制度和措施都不跟不上的条件下,象这样生吞活剥地学什么“喝咖啡”,会不会成了通风报信?会不会打草惊蛇?会不会由此给犯罪分子留下毁灭罪证、转移罪证的机会?如果说纪检检察部门的人员素质不高的话,又会不会形成新的“猫鼠同盟”?同时,和反腐败工作人员套近乎,也是所有腐败分子们蓄谋已久、求之不得的。他们手段惊人。借喝咖啡之机,他们又会不会弄出个什么“工作餐”来,拉我们工作人员下水?

稿源:红网 作者:李月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