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南都:历史认识究竟能否超越中日国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9:49 南方报业网

  日前,中日媒体纷纷报道了“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机构正式成立的消息,并公布了部分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名单。12月26日,双方将在北京召开首轮学术会议,标志着这项举世瞩目的学术项目正式起跑。

  中日学者今天能坐到一起并不容易。早在2002年,中日就酝酿历史研究问题,但由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造成中日两国高层互访中断,研究事项进展缓慢。
直至今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期间,同胡锦涛主席就年内启动“中日历史共同研究”达成共识。为此,双方共同成立了由分别来自中日两国各10名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下设“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两个课题小组,由中日双方轮流主持,旨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的2008年内发表有关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开。

  尽管此前曾有过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研究、编纂《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和日韩两国历史共同研究等尝试,但由东亚两个最重要国家的政府牵头并主导,致力于如此大规模的学术共同研究尚属首次,其意义显然已超出纯学术研究的范围,因而受到中日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项研究能否顺利推进,取得成功,不仅关系到中日两个邻国将以何种心态在21世纪共处,其影响的“溢出效应”还会对东亚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产生某种“辐射”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日邦交正常化34年的历史表明,两国国民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是我们首先必须承认并面对的。这种偏差的成因极其复杂,既有源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基于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特别是“冷战”及“后冷战”时期严峻、多变的地缘政治矛盾而产生的影响,许多不同层面、不同指向的要素纵横交织,错综叠加。最初的短暂蜜月过后,两国关系经历了漫长的磨合,从相互猜忌到指责,直到双方干脆别过脸去,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状——如此,一代人过去了,可在某种意义上,中日关系好像依然未长大成人,至少难说“成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认识问题:历史认识究竟能否超越国界?

  当意识到仅靠“友好”的情谊难以缩短历史认识的距离之时,两国国民都非常失落。不仅如此,源于历史认识的问题在某种情绪化诱导的作用下进一步发展,升级为所谓“政冷经热”的结构性矛盾,不仅动摇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而且在安保、经贸等国家根本利益层面造成了两败俱伤。这种状况,又反过来引发了双方各自的民族主义社会思潮及其相互对立,白白贻误甚至葬送了在“经热”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可能形成共同战略利益的机运,令两国主流社会的有识之士为之焦虑久矣。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一线转机的悄然出现是在安倍首相的访华之后。在10月举行的两国首脑北京峰会上,双方共同签署了《中日联合新闻公报》,打出了“让政治与经济两个车轮强力运转,把中日关系推向更高层次”的口号。我们高兴地看到,不到3个月的时间,在政治、经济、防卫及文化等各个领域,两国各种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具体化、“活性化”,呈蓄势待发的可喜势头。

  尤其是对共同关心的历史问题,双方携手启动历史问题共同研究项目的意义重大。共同研究之目的,并不仅仅是共享所谓“对历史的客观认识”,而是通过研究的深化,来谋求相互理解的增进,将历史争议局限在小范围内,既不回避历史观差异,也不夸大。以这种形式,曾为两国关系“政治障碍”的靖国神社问题,也有可能作为共同研究的对象而“客观化”,从而加以妥善处理,再度“放大”为现实性障碍的风险。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涵盖安全、经贸、文化和人的交流等各个层面的有机、立体的构成,历史问题只是其中一项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远不是全部。只有当两国关系呈现全方位、多层面发展的时候,一边发展,一边辩论,在你来我往的碰撞、博弈、试错和交流的过程中,一种真正成熟的、理性而包容的超越国界的历史价值观才有可能破土而出。

  对此,我们理应期待,并付出最大限度理解的耐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