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吴兴人:新媒体不是纸媒体的掘墓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9:58 东方网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程颖刚在一派“唱衰”平面媒体的声音之下,提出了一种独树一帜的见解:新兴媒体并不会成为纸媒体的“掘墓人”。相反,纸媒体如果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反而会如虎添翼。

  这种见解令人震奋,耳目一新。这种见解,并不是卖瓜者自夸瓜好,而是有充足理由作依撑。其理由有三:

  第一是纸媒体直观性和方便性。一纸在手,可无须借助其他任何工具、不受场地的限制来获取新闻。而广播、电视、手机报以及网络媒体等都要有个终端;第二,纸媒体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纸媒体的背景是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集团,有着严密的新闻采编和发布流程,其新闻的原创性、真实性、权威性、社会分析能力、社会导向能力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是其它任何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第三,纸媒体的研阅性。纸媒体对新闻的阐释、对新闻的解读也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

  程颖刚的意见理直气壮,为纸媒体的生存打气,为纸媒体走出困境鼓劲,为办好报纸奋进。报纸的老总们大可不必气馁。只好好好努力,纸媒体决不会自行消亡。看起来,现在不是讨论纸媒体何时消亡的时候,而是采取何种方式重新与时俱进的问题,因而他的意见值得重视。

  纸媒体目前的处境,与十几年前戏剧面临的危机有某种相似之处。自从电视问世后,对戏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人曾断言戏剧将消亡。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那位男电视摄影师有句口头禅:“将来世界只有电视。电影、戏剧,一切的一切都全消亡。”几十年过去了,电视的优势固然应予承认,戏剧的观众的确在减少,但是,另一方面,电视和录像的崛起,不是置戏剧于死地的魔鬼,而是戏剧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观众,戏剧借助于现代化额定强有力的传播手段,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戏剧依然在熙熙攘攘的现代艺术世界里获得了不容替代的一席。

  曾几何时,电视的普及也曾使人担心,纸质媒体将大大萎缩。这几十年的事实同样表明,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样没有是报纸的作用消退,电视并没有对报纸产生很大的冲击,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时下,互联网的普及的确给纸媒体以巨大的冲击。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时空的穿透性、议论的交互性、价值的多元性和创新的宽容性,比之于纸媒体,都具有巨大的优势。约有35%以上的大学生很少读报。不承认这一点,无异于把头埋在沙堆里,是很不现实的。互联网广告的上升幅度,也给纸媒体以不小的压力。但是,不能认为,互联网的问世将置报纸于死地,纸媒体将无所作为了,只能束手待毙了。

  我们还要看到,新媒体和是纸媒体是竞争者,又是同盟军、合作者。事实上,在相当的一段世间里,新媒体和纸媒体将是友好的竞争对手,谁也替代不了谁,谁也吃不掉谁,两者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荣共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媒体是处于一个战国时代,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四雄并存,彼此争奇斗胜。这是因为世界是多元的,读者也是多元的,网络和纸媒体各有一批自己的读者。另一方面,纸媒体可以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为传统媒体服务,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条件。程颖刚社长还大胆地提出建议:“我认为对报纸产生冲击最大的介质可能是一种小型的发射接收器,它利用激光技术,可以直接呈现出类似空中投影的东西,什么时候想看报纸,取出来按键操作,就会出现象科幻电影里面那样一个虚拟屏幕,是出现在空气中的,用激光或其他手段来实现。”这个建议如能付诸实施,那可能为纸媒体别开一种新生面。

  现在,许多纸媒体正在设想各种方案,促使自己早日摆脱困境。如文新报业集团和属下的新民晚报、文汇报,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第一时间内发表自己的独家新闻。此外,报纸正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互联网实行网报互动,把网络的优势嫁接到报纸的版面上来。报纸并不将互联网看作洪水猛兽,而是看成一个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许多有识之士正从纸媒体的危机中看到生机,看到转机。压力正在变成前进和革新的动力,这是极为可喜的。

  纸媒体的这种不可替代性,也表现为互联网的编辑记者队伍的构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和纸媒体的记者的优势相匹配、相竞争。纸媒体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拥有一支水平很高的编辑记者队伍。这一点,许多网站在短期内难以赶上。博客也不能和纸媒体的记者编辑争高下。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胡启恒指出:博客无法取代专业记者,因为博客毕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网络博客可以比作一个大的水池子,捞出来的东西可能什么鱼虾都有。新闻记者可能属于相对比较小的水池子,但捞出来的东西可能是比较高质量的鱼虾。

  当然,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势下,对纸媒体的记者、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即效率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敏锐,对事件的表达越来越透彻。这就要逼迫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们更加努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传统媒体的前景还是光明的。


作者:吴兴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