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拇姬:陶教授在80后泥淖中越陷越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0:16 新京报

  明明是一段关于“80后”的争议,发言的主体却是曾经受到“80后”围攻的老年人,他们在没有调查数据,无法深入理解年轻一代生活状况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立场,自言自语地树立起“80后”的靶子,然后将炮口对准了这些臆造的事实。

  2006年6月18日,因为在自己博客上贴出《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一文,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陶东风陷入与“80后”的恶战。

  12月20日,在北京某会议上,陶东风教授再次向“80后”开了一炮。他指出,“80后”受到当下社会与成长环境的影响,人格分裂的状况十分普遍,缺乏理性精神和平等交往能力,不懂得尊重他人权利,因此总是以谩骂的方式介入争论。

  (见本报12月20日报道)在演讲中,陶教授称“80后”人群言不由衷,非常虚伪。

  众所周知,个人的“城府”大都是在其进入社会生活以后,针对社会生活的各种变数逐渐形成的。与一个垂垂老者相比,涉世未深的“80后”怎么敢当“言不由衷,非常虚伪”的评语?

  这一番逻辑混乱,缺乏新意的演讲遭到听者的批评,北师大一位女同学随即进行了反驳。笔者不幸恰逢其盛,在会议现场恭听了这一场“挑战—应战”的辩论。在我看来,这场辩论恰好就是“80后”所面临处境的真实反映。

  和一切演讲之后的问答环节一样。女学生需要等待会议主持人的许可,才能发言。

  在站起身以后,出于“礼貌”以及社会公共道德对于师徒、长幼等身份的规范,她只能通过提问的形式,指出其发言中的漏洞。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她更首先要对陶的发言进行恭维。随后她的反驳言辞,却又受到会议主持人“发言请简短”的约束,无法具体展开。与此相对应的是,陶教授在这场名为“传媒与文艺”的会议上,以“与会专家”的身份借助扬声器的宏大力量在用鲜花装饰的讲台上,用超过20分钟时间发布了自己对于“80后”的观点。

  明明是一段关于“80后”的争议,发言的主体却是曾经受到“80后”围攻的老年人,而真正的“80后”却缺乏足够的空间,为自己辩护。

  在这样一个场景里,谁又有资格评判“80后”是否懂得“平等交往”,或者“不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利”?

  很明显,在关于“80后”问题的讨论中,陶东风并没有意识到,压抑他人表达权利的恰恰是自己这样年高德劭的学术精英。他们在没有调查数据,无法深入理解年轻一代生活状况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立场,自言自语地树立起“80后”的靶子,然后将炮口对准了这些臆造的事实。

  而一旦丧失这种表达的主动性,无法借助“专家”的身份推广自己的观点,“80后”的批判者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而一旦到了网上———由于模糊了身份特征,让交流更加平等的地方———他们就语无伦次,毫无反击之力。

  正如一些批评者所指出的,网络的匿名性导致了网络言论的无序性,戴着面具发言的网友很容易出现不负责任,信口胡说的情况。但这种匿名性带来的一个副产品是,它一定程度地瓦解了传统媒介中的权威。网络规则的自发性决定了它更接近“平等交流”的需求。在这里,精英、专家、教授们的主动权被尽可能压缩,其力量受到来自平等对话的挑战。他们中的一些人依然使用前网络时代的表达方式介入公共生活,在媒体面前的轻佻表达暴露了大量的漏洞。这些漏洞招致网络言论的密集攻击,自然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从3月份的“韩白之争”,到年底陶教授对网络争议的批评,名流与专家们似乎难以适应已经变化的传播方式,在失去了传统媒体的把关和过滤之后,他们难以应对网络的开放式传播环境。

  或许是因为在此前的“炮轰玄幻”事件中陶教授受到了“80后”们太多攻击,在获得直接向大众发言的机会之后,陶教授临时换题,痛斥“80后”。这种用一堆漏洞弥补另一堆漏洞的行为略显笨拙。陶教授一脚踩进了自己不熟悉的泥淖,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反而越陷越深了。

  □拇姬(北京编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