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蒋慧明:曲艺后续力量的培养越发迫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0:17 新京报

  焦点评论

  中国的曲艺艺术之所以流传至今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固然与传统文化基础有关,更重要的是,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而今,一位位名家大师正陆续离开我们。痛惜之余,我们不应该仅仅停滞在深切追思上,更有对曲艺前景的切实忧虑。

  今年适逢马季先生从艺50周年纪念,这位在相声园地耕耘了半个世纪的承前启后的又一位大师级人物,却突然离开了我们。一代曲艺大家的身影渐行渐远。

  回顾他为我们留下的一段段令人难忘的

相声精品,令人联想到马季先生在相声界的地位和影响,不仅来自他对前辈艺人的承继与传扬,在创作、表演方面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更在于他对相声理论的自觉探索和总结,对后辈的培养和扶植,以及时刻以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判断力关注着相声艺术的发展。

  他的晚年,著书立说、传授技艺,在舞台之外的更大空间,始终为推动相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遗余力。面对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和人事,他毫不留情,言辞犀利。而对相声人才的培养,更是他淡出舞台后的工作重心之一:呼吁及时编写相声教科书,提倡相声演员的文化、理论素质的提高,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着传承的重要性。

  中国的曲艺艺术之所以流传至今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固然与她长期扎根于绵延而厚重的

传统文化基础有关,更重要的是,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这才有了曲艺艺术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而今,一位位名家大师正陆续离开我们。痛惜之余,我们的思绪不应该仅仅停滞在对他们的深切追思上,更有对曲艺前景的切实忧虑。

  所谓艺以人传。当一个人的离去很可能就意味着一个曲种的消失,当一些地方曲种正登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被“保护”的对象(最近公布的北京市首批市级非遗名录中,相声就赫然名列其中),着实让人担忧,二十一世纪的曲艺,会不会真的面临即将断代的危险。曲艺队伍后续力量的培养,越发显得迫切而必要。

  犹记“牡丹奖”的颁奖晚会上,马季先生动情地说道:“我愿意在这里表示,愿把我有限的生命和我们的同仁们,携起手来,为相声的尊严,为相声曾经有过的辉煌,为相声的美好的明天站好最后一班岗!”斯人已逝,音容犹在,一个时代似乎在笑声中戛然而止。悲恸之余,留给我们的还有更多关于如何重振相声的启示和思索。

  □蒋慧明(中国艺术研究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