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王晓渔:上海拟拆除亚洲第一弯的背后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2:24 新京报

  12月25日《国际金融报》报道,上海市拟拆除“亚洲第一弯”———延安东路高架外滩下匝道,以恢复老外滩的本来面貌。而许多游客和旅行社却认为“第一弯”是外滩最佳观景地点,不宜拆除。

  应当承认,景观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它的评判标准与公众的景点标准有所出入,完全在情理之中。但值得关注的不是这些市政工程的风景如何,而是它们为何成为想建就建
、想拆就拆的“积木工程”?

  须知,“亚洲第一弯”投入使用不到10年,就面临被拆除的命运。造价昂贵的市政工程,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推倒重来,不免让纳税人感到心痛。

  显然,这个拆除决定并没有经过公众的听证。记者的消息来源是上海环境热线公布的外滩通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但有关部门就此发布的公告明确说明:“征求公众对拟建外滩通道工程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不在本次征求范围内。”公众意见调查问卷多是一些大而化之的问题,诸如:您认为目前的居住、工作环境质量如何?您对目前的交通状况满意吗?您认为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只有一项问及公众是否支持外滩通道工程的建设,这种意见征询很难说它有多少实际效用。等到下一个工程开工的时候,替换一下项目名称,就可以成为新的调查问卷。

  那么,这些市政工程是否经过专家的论证呢?从程序上来说,不管建造和拆除都肯定有专家论证这一环节。但是专家论证很有可能像公众意见调查问卷一样,变成一种象征行为。两项工程在15年内推倒重来,要么说明当初建造时的专家论证是失败的,要么说明现在拆除时的专家论证是失败的,两者必居其一。也许有人会解释,上海15年来的变化太快,所以市政工程的变化也很迅速。这种解释很难成立,因为一项市政工程的论证必须要有前瞻性目光。更何况,中国属于后发展国家,可以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市政建设经验。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开始进行公众听证和专家论证。但“积木工程”依然屡屡出现,这与相关程序走了过场有关。不管公众听证还是专家论证,都需要具有开放性,允许不同观点的公众和专家参加。公众全票通过或者专家集体赞成的项目,有时非但不能证明这个工程如何众望所归,反而容易让人产生听证的公众和论证的专家可能是被筛选过的怀疑。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如果无需为纳税人的钱负责,它们必然养成“公款消费”的心理,而“公款消费”必然导致“公款浪费”。非独上海,各个城市和地区、各个行业几乎都有着形形色色的“积木工程”———因为建起来容易,所以拆起来随意,还可以拉动内需、提高GDP,何乐而不为?

  □王晓渔(上海学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