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谢涛:强制的士变脸惹出骑虎难下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2:17 中国青年报

  谢涛

  安徽省淮北市政府为了让出租车这一“城市名片”靓起来,参照一些大城市的做法,强制出台“限时更新”新规,令所有的出租车不论新旧都要在规定期限内更新、提高档次。没有更新的出租车至报废后,将自动退出出租车营运市场,由政府收回经营权。(《现代快报》12月26日)

  令人遗憾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好政策”,最终却沦为车主、司机怨声载道,官方骑虎难下的“土政策”。

  更新的士能不能改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它蕴涵了很多因素,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现代的,又有历史的;既有科学的,又有人文的。可现在,很多地方的为政者只是简单地将“提升城市品位”等同于“某种物质投入的模式”,诸如,盖几栋高楼,修几个广场,换一批的士,等等。说得难听点儿,还不过是“政绩思维”主导下的“面子工程”。

  更新的士要不要考虑老百姓的需求?交管部门领导认为,北京、上海的

出租车都是大排量了,杭州一下更新数十量奔驰,淮北也不能落后,必须尽快提高出租车的档次。这样的思维真是可笑。北京、上海、杭州是什么消费水平,淮北又是什么消费水平?淮北形成
小排量
的出租车市场,是由当地的消费水平决定的,如今,一纸令下,强制换成大排量车,市场平衡就这样被粗暴打破。换了大车,油耗增大,成本增高,车价一涨,老百姓就要平白无故为政府的“面子工程”来买单了。

  一项公共政策,能否为公众所接受,取得设计中的效果,关键在于,它是否在操作上注重了细节,倾听了政策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表达,保证了政策起点上的公平。淮北市更新的士的政策,从制定到实行,完全是一种由政府唱“独角戏”的单向度行为。没有开听证会听取车主、司机、市民等各个利益主体的意见,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是发了两个公告,知会一声出租车公司,仅此而已。这样的公共政策,自然不具有“公共性”,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也是必然的。《汽车报废标准》明文规定,出租车报废时限是8年。现在,所有出租车一律“限期更新”,很多车子,买了才两三年,就要报废,这笔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车主就注定要为政策做贡献,吃哑巴亏吗?

  耐人寻味的是,交管部门虽然已经意识到“土政策”违反了国家法规政策,却陷入另一个困局: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强硬也不是,妥协也不是,骑虎难下,岂不尴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