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杨东平:高考改革与媒体如何良性互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08:26 新京报

  最近,高考改革又成新闻,各媒体热议“变一次高考为多次”。教育部发言人已出面澄清,这只是研究过程中的专家意见而非结论

  此新闻出自我们12月23日举办的“21世纪教育论坛”,主题是“高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先生有言在先,自己的观点纯属个人学术观点,希望记者慎重报道,发稿交他过目。但后来成为各大网络媒体头条的这一新闻,暗示此观点是政
府部门即将实施的政策,令人无话可说。

  一些媒体为吸引眼球而制造新闻的功利主义,早已成为某些娱乐报道的基本路数;然而,涉及严肃的改革报道时,这种“爆料”式新闻的负面作用特别大,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涉及如何建立媒体与改革研究的良性互动而不是相反这样重大的命题。

  高考在我国社会的重要性、敏感性众所周知,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而且对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并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因为如此,高考改革理应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公开的意见表达和讨论。我本人非常重视理论研究、尤其是改革研究的大众传播,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传播新的理念、利益表达和博弈、公众参与即公民教育的过程,而非少数人的封闭决策。问题是媒体如何有效地介入这一过程,发挥建设性的作用。由于类似的猎奇、“爆料”和产生误导的新闻事件经常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改革研讨不得不对记者关闭大门,从而实际地影响了改革的意见表达和公众的知情权。

  这次论坛的舆论反应,除了改变一次性高考,另一个热点是对北京语言大学的考试研究专家谢小庆教授的声讨。他提出了一个以高中学习成绩为主评价学生的方案,因为没有什么考试能比高中老师更准确、深入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这一方案的实际价值就在于它对可能产生的人情和腐败影响做了一套新颖的制度设计。但是在媒体传播中,它被简约为“暗箱操作”、由“老师推荐上大学”,成为一个“全民共诛之”的“梦话”、“昏招”。

  不妨在此介绍这次讨论会上的一些观点和意见:“分类考试,多元录取”

  是高考改革具有共识的一个基本思路,首先可考虑对高职学生实行单独考试;考试科目的减少,例如只考语数外会产生一个严重问题,即对男生较为不利,加剧性别比例失调;与考试制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的改革相比,招生制度的改革更为重要,它包括三个方面,即如何缩小高校招生的地区差距、如何改变国立大学招生“本地化”的问题,以及如何杜绝各种加分政策、特殊政策出现的腐败。

  还有,中国政法大学均衡各地招生名额的“破冰”

  之举应当受到鼓励并有更多的高校跟进;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等优秀大学应当在招生制度改革上有所作为,学习香港地区的大学,改变仅凭分数或奥林匹克竞赛成绩录取学生的做法,提高作为国立大学的公信力和责任感;高考改革应有多元主体的参与,应重视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同时扩大中学教师的参与,例如高考阅卷;应当给予民办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应当将高考纳入法治的轨道,加快制定《考试法》的进程,关注除高考之外许多国家级考试纪律松弛、风气败坏的现象,等等。

  与“爆料”新闻相比,这些是不是很有价值、很值得传播和讨论的有效信息?

  期待媒体能够积极、客观的进行新闻报道。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