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尚明:推行数字电视应尊重观众胃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15:29 四川新闻网

  作者:邓尚明

  广电总局日前要求,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地区,必须保留至少6套模拟频道,转播中央、省和当地电视台的主要节目,供没有机顶盒的用户接收,以切实维护有线电视用户的合法权益(2007年2月4日《北京青年报》)。

  对此,许多观众反映,广电总局的指示下晚了,提前1年下达就好了,因为有些地方已经强行关闭了模拟信号,有的用户把老电视机都送人了。但是,广电总局亡羊补牢总比死不补牢,最后让羊跑光强一些吧。

  从技术进步来看,推行

数字电视的方向是正确的。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先进技术和陈旧观念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先进的“数字信号”和落后的“节目单调”的对立上。

  广电总局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断发布“禁播通知”。它一会儿不准播放这类电视剧,一会儿不准播放那类电视剧;今年黄金时间只能播放什么节目,明年黄金时间不能播放什么节目。十几亿观众的兴趣爱好,都只能埋藏在心底,都只能收看广电总局“恩准”的节目。

  现在,观众可以收看几十套电视节目,但是,许多观众拿着遥控器一遍一遍地跳台,就是难得选到一个可以看下去的节目;查遍电视报的节目表,也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沉醉下去的连续剧。偶尔遇到一个稍好的节目,电视台还吊胃口,一天播放一两集,插播广告烦死你。

  电视信号数字化以后,可以收看几百套节目。但是,如果电视节目还是像现在一样,观众难以找到一个满意的节目,那么,观众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相反,对观众还有坏处:第一、数字节目收视成本远比模拟节目要高;第二、用遥控器跳几百个台反而浪费更多的时间。

  除了反对广电部门行业垄断而牟取暴利外,观众主要还是觉得“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试想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甘愿花钱醉心于上网?因为网站比电视的选择权多。为什么有人甘冒违法风险主动投资私装卫星天线?因为可以收看自己想看的节目。

  广电总局推行数字电视的自觉性值得肯定,不然,这也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但是,先进的技术需要先进的理念进行配套,套用老话来说,就是要“两条腿走路”,或者“两手都要硬”。如果节目好看,不需要广电部门动员和强制,观众将会主动来“求”你们改换数字信号。

    来源:

四川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