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邱林:文化不是靠申遗就能保全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13:32 光明网
作者:邱林 春节前后,春节申遗又成了的热门话题。有人担心,春节在全球化的文化大环境里有日渐寡淡的趋势,似乎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我看并不是这么回事。中国的大小节日多了,5000年的文明,积淀下厚重的文明,凡是文化都是宝,都申遗,那我国的宝可数不清,要申遗的东西数不胜数,是不是都要来个申遗? 文化不是靠申遗就能保全的,也不是靠申遗就能化为己有的。既然是遗产,终归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至于现在谁传承得好,以及保存和保护得如何,恐怕是更为重要的。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承载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众多的风俗习惯和国人的重视程度,体现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虽然说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年味越来越淡,可是人们对于春节的重视程度,还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够比得上。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按这个定义,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差不多都具备申遗的资格了。如果这样,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差不多都会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都有可能、有条件“申遗”,那整个世界可就热闹了。因此,春节申遗并不是现在非要做的事。现在,春节对于我们已变成了一种习惯和文化。同时,我们从电视上也看到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很多城市也开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过春节,说明我们的民族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换句话说,我国的青年人也开始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而这些东西都是从西方借鉴来的,也从没听说过他们要为此申遗吧。 对于春节,我们现在首先要争取的,恐怕不是“申遗”,而是真正的传承传统,做到“薪火相传”,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好。对于自己的节日,只有自己先重视并享受了,才有可能让别人来重视和分享;寄希望于通过申遗,让别人“钦定”和认可,然后自己再来重拾和重视,未免太没自信,也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当然,如果确实对中华民族有着大的、深远的影响力,这样的申遗也是可行的。不管痛痒的,可申可不申的,何必去消耗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呢。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