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是“中南海主人”
2月12日,13名“货真价实的基层群众代表”被邀请进入中南海,对即将提请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邀请他们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里与温家宝面对面的基层代表中,秦英林是河南省内乡县的养猪户;陈威涛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而四川雅安农民古甲伟刚刚失去了在宁波一家工厂的工作。对这些生平第一次踏入中国最高权力中枢的普通人,温家宝说:“其实中南海你们应该是主人”。
这些“中南海主人”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他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中南海和温家宝?面对总理,他们对政府工作又提出了什么意见?
■养猪户秦英林发现,“中南海像我们一个乡镇的机关大院一样”。当他发现路边来往的车辆不仅有桑塔纳,还有奇瑞,顿时失去了对中南海的神秘感。
■从县里到省里,从河南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到省畜牧局几位局长处长,领导们帮秦英林想了一下午建议。
■到北京后,古甲伟被安排学习了三天农民工社会保险和劳动法方面的政策知识。从10号起,他每天在宾馆里对着镜子练习发言,一连练了两天。
■说起猪肉价格,温家宝的神情严肃起来。秦英林赶紧补了一句:“总理的情绪不能跟着肉价走。”满堂大笑。
■一位代表从北京返回后,一场场庆祝活动排满日程。他一直在这种氛围中度过,不知道要持续到哪一天。
“中南海居然能看到奇瑞轿车!”
来自河南的养猪大户秦英林,因为参加温家宝总理的座谈会,2月12日大清早头一次走进中南海,他发现“中南海像我们一个乡镇的机关大院一样,房子也低”。路边来往的车不仅有桑塔纳2000,竟然还有10万元左右的奇瑞轿车。这让他顿时失去了对中南海的神秘感。
秦英林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次他和其他十二名基层群众代表一起,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专程来到中南海参加座谈会,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和秦英林几乎同时,清华大学的学生陈威涛和另两位基层教育代表一起,由教育部的干部陪同进入中南海。
安检并不复杂。在大门口处,陈威涛坐的小车停了下来,警卫员询问车里每个人的名字——之前他们的名单都已经报到国务院办公厅,随后挥手通过。
中南海作为最高权力中枢,在普通人心中一直颇显“神秘”。这13位“货真价实”的基层代表,他们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中南海和一个怎样的总理?他们如何准备发言、现场谈了些什么?这次经历后,他们的生活又有哪些改变?
从天而降的机会
“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在做梦的感觉……这在我的人生路上将是最幸福的一件大事!”
——成都商报《受总理邀请23岁雅安返乡农民工小伙进京与总理座谈》
秦英林最初得到这一消息,是农历去年腊月二十三。那天晚上八九点,他在公司开会。突然接到省畜牧局领导一个电话,告知他有可能被选派去参加温总理的座谈会。
秦英林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挑中,因为只是“可能”,一直也没太声张。过了年,2月6日省畜牧局副局长冯卫民的电话来了:时间紧迫,第二天就要进京!秦英林赶紧把事儿告诉了内乡县委书记和县长,发现两位领导还不知道。
从县里到省里,一干领导迅速行动。秦英林2月7日赶到郑州。下午两点,召开一个相当规格的座谈会,河南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刘满仓出席,畜牧局几位局长处长都参加了。整个下午,一起帮秦英林出建议想点子。
刚开始时,秦英林没什么兴奋的,以为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反映上去就可以了。但“领导说了之后我才认识到这个高度”,“没想到我是代表了一个省,代表了 一个行业”。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多亏了领导。他们的点子多、思路多,如果没有他们的好建议,我的发言稿不知道要啰嗦到什么时候。”
1月14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陈威涛结束了考试,早早回到了江苏南通的老家,随后忙着准备论文,联系高中同学吃饭。
两个电话出现在一天下午。学院老师来电,问了他班上同学就业的情况(陈威涛此前是院学生会主席,到现在还一直是班上党支部书记),另一个电话来自教育部人事司的干部,让陈发一份简历到邮箱。
陈威涛觉得有什么事儿。他的疑惑在年后得到解答:学校就业指导办和学院老师分别给他电话,说他可能被推选参加温总理的座谈会,让他赶紧关注国家近期出台的就业政策。教育部的电话也随之而来,希望他在2月10日之前尽快回京。
陈威涛父母都是农民,突然间听到儿子要进中南海,面见温家宝总理,二人都感到难以置信。
四川雅安市失业农民工古甲伟也是在年前得到的通知。镇长的电话和到访的村干部们带来了这个从天而降的机会。他本来在宁波一家工厂搞装配,去年12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丢了工作,便匆匆回家了。
古甲伟很紧张。命运之神突然用一根细线将23岁的他和中南海联系在一起。他才打工三年,竟然成为近两亿农民工的代表,一家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压力极大。
他是怎么被挑中的呢?据雅安当地媒体报道,雨城区委农工办主任杨大富说,今年1月,他们接到国务院农民工办公室的通知:推荐一个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代表,去北京参加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农工办首先想到了外出打工最多的严桥镇和晏场镇。
1月21日,区委农工办负责人来到严桥镇召开讨论会。据《成都商报》报道,会上,“大家一致推荐了许桥村的古甲伟作为此次赴京的代表”。但具体如何推选上来的,古甲伟至今也不知道。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昨(9)日,从北京传回消息称,我市唯一一名进京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的返乡农民工古甲伟,受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务院农民工办公室领导的亲切接见,古甲伟也正式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座谈会准备工作中。”
——雅安日报《“古甲伟昨日进入座谈会准备程序”》
2月6日,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来到首都,古甲伟感觉“像做梦”。这次北京之行他并不孤单,雅安市雨城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江灏全程陪同,出了机场便有小车接入宾馆。
古家很穷。古甲伟临行前,父亲古厚全身上只有300元人民币,因为爱人生病要花钱,只给儿子带了100元。好在北京食宿全有安排,大概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企业家秦英林比古甲伟晚了三天。陪同他的是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冯卫民。2月9日早上到北京后,他们和农业部接上头,两位副司长请他们吃饭,随后受到农业部领导的接见。
陈威涛2月8日回到宿舍,发现仅有他一个人。但他也没时间在宿舍停留。9日上午,他便按教育部的安排,带着衣服住进了教育部旁边的山水宾馆,和另外两位教育战线的基层代表会合。
接下来准备发言稿。10日,陈威涛被安排学习即将提交今年全国人代会审议的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当天下午6时,他结合他的一个高中同学毕业后找工作的例子,动手写发言稿,到晚上10时一挥而就。
教育部的老师提了一些意见,陈威涛觉得“他们对政策很了解”。他按意见对发言稿进行大幅修改,“由总分结构变成了平行结构”。11日下午发言稿正式定稿,总共两千多字。
秦英林准备发言稿的过程稍显周折。他把稿子写了几十遍,最后自己几乎都能背下来,但直到11日下午,他还在农业部畜牧业司忙活。一位副司长亲自帮他打稿。改好一遍,副司长问:“正式了吗?”秦英林回答:“正式了。”结果打印出来,他又要改,最后“正式稿”打印了五六遍。
稿子敲定后,秦英林反复练习发言。按规定每人说10分钟,他反复计算,发现念得慢了是10分半钟,快了就是9分钟,按他正常说话的速度,刚好9分半钟。
古甲伟也是自己写的发言稿,之前从镇领导到区领导都对他进行了指导。到北京后,他和另一农民工代表被安排到人保部办公室学习了三天农民工社会保险和劳动法方面的政策知识,并受到相关领导接见。领导对他们说,“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温总理慈祥和蔼、平易近人。你们是温总理请来的客人,对你们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领导说,“希望你们高度重视,从来自基层和贴近生活的角度,真实生动地反映全国农民工的感受和建议。”
古甲伟哪敢掉以轻心。10日起,他每天在宾馆里对着镜子练习,一连练了两天。
“我跟总理争什么?”
“座谈会上,来自河南的农民养殖户代表秦英林首先发言,并赢得温总理频频赞许,而他在18分钟时间里的表现,也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河南商报《大学生养猪成名进言温总理 汇报被打断18次》
12日早晨8点30分刚过,秦英林和古甲伟等人先后进了中南海。小车一溜烟把他们送到国务院第一会议室。陈威涛几个人觉得机会难得,赶紧相互拍照留念。
许多人头天晚上都没睡好。古甲伟在床上翻来覆去,一晚上总共只睡了3小时,12日6点便爬起来复习讲稿。秦英林算是见过大场面,11日晚10点便上床睡觉了。但怎么也睡不着,只好又拿起发言稿摸摸背背,一直忙到凌晨两点。
都是头一次进中南海。古甲伟觉得里面树多花草多,很漂亮。陈威涛注意到环境很整洁,有一些灰白色的建筑,“但布局和清华大学西边也差不了多少,很平常吧”。秦英林看到路上跑的奇瑞车,“就是在我们那里乡政府机关,也不算档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