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9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2009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拉开帷幕,为了全方位报道全国两会,新浪网推出大型专题报道,并特别推出“两会总编观察”栏目,邀请全国知名媒体社长、总编、主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解读2009全国两会。2009年3月1日13:00,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万静波谈两会关注热点。
万静波:就我个人的兴趣,我们实际上关注两块内容,一块是就业问题,还有是关于预算公开。
关于就业问题,我认为是今年中国公共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当然这个问题年年有,年年谈。实际上我注意到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以来中央出台的重大公共政策中,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前叫做适度从紧,后来慢慢叫适度从宽,现在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大的基调是保增长,保发展,我认为应该加一条保就业。政府实际上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我认为没有从最高的高度认识到这个问题。这里有两点,一个是广大农民工的返乡问题,原因可能有三条:第一条,从去年年初开始汇率升值,直接造成了中国外向型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再就是新劳动法的颁布。第三,去年下半年开始,从美国开始传导到中国来的金融危机,对广东、浙江、江苏沿海的外向型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农民工失业问题格外厉害。
目前待业的农民工大概有两千万,是比较严峻的数据。另外那一部分春节后返城的农民工其实找工作是很困难的。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如果这些农民工回到乡下之后,他们想留在农村所谓就地创业、就地展开求职恐怕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农村改革经济这么多年来,关于土地流转也好,包括他们自己的心态,他们是不是还有重新适应农村生活、愿意在农村耕种每家几分地或者三四亩地的生活?恐怕不太现实,这是一个问题。目前有些学者提出建议,让这些农民工就地返乡就业等等,我个人认为是不太现实的,这是一点。
农民工第二代何去何从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民工的第二代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出现了。他们的父辈在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开始源源不断地走入城市,进入这些外向型工厂做工人,实际上这些孩子某种程度上也都在城市长大,虽然在城市边缘。这些孩子更不愿意回到农村去,但如果城市当中没有他们的栖身之处,找不到工作,更谈不上有什么户口、社会保障,这些人能不能留在城市里?将来这些人既回不到农村,城市里又没有他们的栖身之处。我个人认为,如果现在得不到改善,恐怕会酿成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全国各地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失业问题经过十年来的消化,原来的失业职工已经相对平静地接受了失业现实,但对农民工来说,这是一个新问题。
大学生就业严峻背后的社会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从90年代后期开始高校扩招以及高校的市场化进程以来,很多学校升级,比如由学院变成大学,专业纷纷扩招学生,这当然有它的好处,好的一面是使我们国家大学生的毛入学率由90年代中前期的3%、5%,逐渐上升到15%甚至20%。
今年将有600多万大学生就业,这个数据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它放在欧美任何一个国家,它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暗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从中国历史上知道,仅仅是有流动人口增多这个事实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其实真正严重的问题是如果边缘知识分子在社会的正途中找不到出路,他的经历、他的学问、他的见识一定会另外去找出路。最严重的就是知识分子如果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可能会酿成相当的危害。就以南美洲秘鲁的“光辉道路”为例,这是一个有坚定立场的左翼革命组织,主要奉行的是暴力革命、恐怖运动,他的领导人其实就是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利用了民众普遍性的不满等等情绪,结合知识分子的理论指导,然后变成了一种危害社会的思潮和现实行为。我当然不想描述这些耸人听闻的现实,但是我想恐怕如果这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会对中国的现实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的描述。回到如何解决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也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很多的讲话中,比如经常针对就业问题发表意见,去北京航空航空大学看望学生。相信我们的领导人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也注意到在现实的政策层面上,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刚刚说到农民工的问题,他们就采取了支持家电下乡,支持农民工就地创业,开放农村金融,在农民工的创业融资上提供就业资金贷款方便等等,包括内地的广大城乡地区,在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职业教育方面提供一些政府支持,已经采取了相当的一些做法,这是刚才说的支持农民工问题。大学生就业也是,甚至目前已经有学者们在建言学士后的做法。至少大家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想办法。
中央政府层面上,除了我刚才说的宏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中央政府其实也采取了一些根本性的解决之道,比如说8500亿投入到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还有惠及全国城乡的养老金的普遍上涨等等,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好的,我们的中央政府看到了现实的问题,也积极想办法。在我看来这些措施是不是能够落实到位,是不是能够得到完整的有效的执行,这个恐怕需要政府也好、社会舆论也好,要积极地促成这个事情。
我们考虑问题要加强力度,但是另外一些方面,我们一些政策是不是可以考虑标本兼治的措施。比如说中央政府为了刺激内需,于是加大政府公共投入。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能不能收效,能不能拉动经济走出低迷周期,它怎么衡量,有三点:第一,民间消费支出是否增长。第二,企业的效率是否提升,能否拉动企业的利润。第三,政府的投资能否做到高效廉洁。民间消费,政府的投资能不能高效廉洁,如果做不到,一定会产生新的严重的产能过剩,甚至产生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最终造成高额的成本还得由全民来承担。从我个人来讲,这个现象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刚刚说到的是我对就业问题的一些想法。
万静波:期待公共预算早日公开
第二个问题是公共预算的公开问题。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一个现代型政府其实从根本上衡量就是通过我们的个人纳税,把税收集到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集中使用财力,向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等种种需求。比如说国防,比如说道路,比如说公共法律体系的提供。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每年开两会,我们的各级政府在向我们人大代表做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对地方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往往是语焉不详,即使有所叙述,也是模糊不清。据我所知,很多地方人大开会的时候,那些财政预算的数据往往只有财政厅长、财政局长来掌握,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如果连财政预算都不能公开,这其实是有待改善的。
南方人物周刊在去年曾经做过一个人物报道,这个人是深圳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CEO、负责人,他本人是海归派,在美国留学很多年,他叫吴军亮,他从几年前开始一直做这个事情,他组成一个团队,一直坚持不懈地向深圳市市政府、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级的一些部门,以及向国家卫生部、环保部等等中央部委提出要公开财产预算。他这样做得非常好,因为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政府财政不能公开,那么这个政府本身能不能是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不是一个廉洁有效的政府,是可以怀疑的。
前一段时间广东地方召开两会,我注意到很多代表们就公开质疑,比如说就像吴军亮先生就说,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报表连他都不能看懂,这是非常奇怪的,他能看得懂国际四大会计银行的会计报表,居然看不懂我们地方政府所做的财政预算,这是件很荒谬的事。但这个状况怎么能够改进?怎么能够做得更好?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努力来推进的目标。我相信政府做事也会有具体难度,因为我们都看到了,理想状况是什么,现实怎么推进,确实是需要见仁见智,是需要阶段来改进的。至少我们可以从舆论的动员,从媒体的动员,从公共呼吁开始做起,怎么做,至少在今年我们能够开始让我们的政府官员们向各级人大代表做报告的时候,能不能把有关的报表、有关的数据列得更详尽一点、更准确一点,更不应该语焉不详一些,能够让人大代表看得懂,能够让专业人士看得懂,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