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就业措施逆水行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14:20   瞭望

  就业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只有在精心细致的调查中,才能发现应对之策,及时调整就业政策措施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琳

  在今春两会代表委员的言语中,“就业”常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教育改革”等词汇一起出现,成为了相关性最强、关注度最高的一个热点话题。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林用三委员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现行的就业政策经过多年实践检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要求,只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扩充,使之更加灵活,并持续推进相关制度改革,提高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实际效果,应该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对此充满信心”。

  应急措施仍有潜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扶持政策,对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作出了迅速的应急反应。今春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对策建议,特别是一些缓解就业压力的应急措施令人眼前一亮。

  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在《城市有限放开流动摊贩经营的建议》中提出,政府可考虑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解禁马路市场,在不影响群众生活、保证城市管理效果的基础上,可在部分街道设置便民摊点,政府为其颁发临时许可证。

  他所指的流动摊贩属于非正规就业范畴。

  非正规就业,是相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正规就业而言的,也称灵活就业。不仅在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非正规就业。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一些临时性的就业岗位,一时间很难将其转变为正规、固定的工作岗位,比如临时性的摊点、小时工等。非正规就业的优点是可以帮助一些弱势群体就业,但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保障就业人员的合法劳动权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说,目前扩大正规就业压力较大,从劳动者的现实就业需求出发,非正规就业应该鼓励。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开拓非正规就业渠道与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结合起来。

  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将非正规就业人员纳入医保范围,明确了缴费标准。2006年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也明确要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莫荣说,这些政策在现实执行中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政府的补贴比较到位,但仍应注意要继续扩大非正规就业群体参加社保的范围,保护其合法权益。

  此外,致公党中央在其“一号提案”中提出,要确立以就地就业为重点的短期扶持政策,有效缓解农民工返乡务工压力,建议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务工人员从事家庭手工业。

  民革中央的一项提案也建议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活力,强化农业基础。

  此类建议得到了地方实践的呼应。据了解,在承接沿海转移产业以及传统种养殖行业方面,四川省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空间,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意愿比较强烈。当地一些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认为,这一就业空间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有赖于国家扶持企业的各项政策,尤其是金融服务能否真正在基层落实。

  3月1日~3日,“河南农民工风采展”在北京举办。河南省部分劳务基地县及培训机构在展会上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用工意向书,总签约项目160多个。此外,河南省劳动保障部门还将与北京、天津等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签订省际劳务合作协议。一些中央大型企业也与河南就业服务机构签订了劳务合同意向书。

  多位受访的代表委员认为,河南省由政府出面为农民工找工作,以政府信用为农民工就业作担保,不失为缓解当前压力的有效应急措施。

  林用三委员认为,现在要特别注意跟踪就业形势的细微变化。“就业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只有在精心细致的调查中,才能发现应对之策,并及时调整,使就业政策措施更加灵活。现在我们推出的一些政策,比如鼓励高科技企业留用高校毕业生、研究生扩招等,都是在基层调研中找到的办法。”

  “倒逼”基础制度变革

  在沉重的就业压力面前,一些体制性障碍越加清晰,各方力量正在涌动、汇聚,希望在困难中拱出一个缺口,清障前进。

  我国庞大的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完善:一些现有制度阻碍着劳动者的自由流动,而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林用三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从计划经济体制二元化的结构转变而来,与劳动力自由流动相关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的不完善都是旧有制度遗留下来的缺陷。好在我们看到这方面的改革动力越来越强烈了。”

  林用三所指的改革动力正在变为改革的尝试。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此前,为减小户籍对人才引进的影响,上海已在全国率先松动户籍政策,尝试“居住证转户籍”改革。

  提前返乡的2000万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保转移接续难题,也在促动这一体制性缺陷加速改革。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政策出台进入倒计时。

  就业领域存在的另一个制度性问题是失业率数据的失真,因为它不仅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的风向标,更关系到宏观调控政策和就业政策的精准程度。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目前的登记失业率主要针对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反映。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形式的多元化,这一数据实际上早已无法真实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张车伟说,“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数据,都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数据,它们的失真将严重影响决策的精准度。”

  国际上通行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是反映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被业内专家公认为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全国失业情况的数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我国劳动力调查开展时间不长,缺乏经验积累,实行调查失业率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实际上,这一改革从2005年就已开始。为了及时、真实、全面反映中国劳动力资源和失业状况,这一年我国开始进行劳动力调查。据专家了解,近几年国家统计局一直在进行小样本的调查失业率统计。

  “据我了解,这几年的调查失业率始终在5%~6%左右。由于国际上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年龄、求职意向等,要经过科学的抽样,调查口径的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数据相差几个百分点。因此,虽然学界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统计和研究,但只有由国家权威部门来做才能够算数、作准”,张车伟表示。

  尹成基近期对媒体表示,经过一定的检验、分析之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争取尽早地发布调查失业率等数据。可见,此方面的制度改革已经纳入政府规划。

  从政府扶持走向提高创业能力

  去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初步显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制定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多项政策推动自主创业。随着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大,各地制定的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也逐步加大。

  2月17日,广东省公布了鼓励创业的9项新政,全面推促“全民创业”拉动就业。其中包括,试行注册资本“零首期”,试行登记管理“零收费”,住改商再度放宽,延长企业出资期限,扩大股权出资范围,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等措施。与其他地方的同类政策相比,颇显力度。

  林用三对记者说,要创业,光靠政府给政策、“开口子”不行,也就是说光靠给钱还远远不够。

  “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由于常年接受应试教育,刚刚从校门走出来的他们还很不了解社会,应该让他们‘先就业、再创业’”,林同三说,“有了实践经验、政策扶持、创业培训,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对就业的拉动起到倍增作用。”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委员也表示,目前不少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基本上处于自发分散状态,社会实践的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完善、考核不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差异较大。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龚建明委员同样认为,政府的扶持政策只是创业成功的因素之一。“创业是对人综合素质的检验和考验。创业者起码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了解自己的一技之长,掌握市场信息,明白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此外才是融资渠道、税收减免、登记门槛等硬件条件。”

  杨宜勇认为,目前的创业扶持政策仍是“撒胡椒面儿”式的办法,而促进创业更需要提高创业者自身的创业能力,也就是指导意见所提到的“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使政府扶持型创业走向商业型创业。

  “当我们迈不出创业第一步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强调创业环境如何不利。但是在相同的环境下,温州人创业成功的比例之高有目共睹。可见,创业与人的能力、勇气、习惯和社会氛围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杨宜勇说,“创办企业需要创业者有一定的品位、追求、能力和综合素质。而科学的创业培训恰恰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吸引社会投资,如何组成一个高效的团队,从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创办企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两会 特别报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