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两会特别报道:应对与求进双重方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14:50   瞭望

  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在外,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在内,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根本缓解。

  在这样的基本判断下,我们要预先做好两个心理准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是一场持久战,也将是一场攻坚战。更进一步分析,我们的应对措施,不但要着眼于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不但要着眼于经济,更要着眼于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

  或者说,这场危机,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固有的问题。因此,集中精力,长打算,短安排,从战略上攻坚克难,抓住契机推动与深化各项改革,啃骨头,蓄力量,三五年后,让中国以崭新面貌、强大内力,现身于全球竞争的舞台,这才是我们应对与求进的追求所在、价值所在。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已经透露出端倪:

  一是以应对危机为转折点,深入把握经济规律,提高财富创造力。金融危机中,我国部分外向型经济、低水平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凸显了原来就存在的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经济、产业结构及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弱点。应该看到,即便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全球消费升级,我国能源、资源压力仍将长期存在,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更多财富的压力将不会减轻。

  从世界经济格局看,我国能源资源控制力有限,资本定价权弱小,自主创新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控制、品牌创造、产品设计等高财富创造环节薄弱。如果不在上述经济战略分工上形成全面突破,尽快走出“打工经济”、“贴牌经济”的产业定位,全民族的财富创造力将被严重抑制,社会财富分配、民生进步即将遇到瓶颈,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中,用很大篇幅,部署扩大内需、推进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工作。对此,我们不能仅仅将其看成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更要理解为面向未来的长远战略部署。

  二是以应对危机为试金石,推动政治建设。越是在危机时刻,人民群众越需要看到权力的公正运行。这不仅关系到应对危机的凝聚力,更保障着改革的正确方向,关系到攻坚突破的长远影响。去年底以来,中央在政治建设上大政频出,比如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党性,坚定信仰;比如要求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厉行节约;这些都是推进政治建设的具体部署。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特别指出,“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对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坚定态度,跃然而出。

  以尊重民意为导向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改革不变形、不走样、不扭曲;才能突破利益集团膨胀的阻力,实现最广大范围的共享;才能为战胜危机、凝聚力量,并为“危机后时代”留下宝贵的政治财富。

  三是以应对危机为契机,推进社会建设,保障和改进民生。这里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保障和改进民生的制度架构,抓住时机、尽快推进,消除障碍、化解矛盾,为中国实现共建共享、民生幸福以及消费升级、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概言之,应对金融危机,正是我们强化自身多方面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局面能力的契机。我们在应对危机中提升实力、积蓄力量,主动调整、科学发展,就会转“危”为“机”,为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文/张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两会 特别报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