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66枚审批公章如何减到26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15:0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44个部门、126枚公章和4倍于标准的不合理收费,形成了“刚性潜规则”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舒泰峰、杨守勇 | 河北石家庄报道

  “有关部门调查,办理一个房地产项目手续,在有的省只需要不超过10天时间,而在河北则要用一年多甚至两三年时间,盖166枚公章⋯⋯除非我们的地底下是金块,否则谁还来我们这里搞开发?”

  2009年2月13日,在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痛陈河北省行政审批项目之滥。

  10天之后,河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4个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涉及房地产开发的166枚公章取消140枚,只保留26枚;147项行政审批、备案办理事项,取消119项,保留28项;54个收费项目,停收、取消23项,保留22项,另9项改为市场调节价。

  2月23日下午,河北省政府专门针对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省长胡春华表示,要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努力把河北变成房地产商投资的热土。

  对这样的改革,房地产商拍手欢迎。卓达房地产集团项目经理闫淑静告诉本刊记者:“这当然是好事,以后省了很多麻烦。”另一位开发商说,过去跑手续可以说是“求爷爷、告奶奶”,审批项目五花八门,哪个“庙”敬不到都办不成事,如果严格执行新制度,以后就可以“轻松上阵”了。

  “但是对于那些具有审批、收费职能的部门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革命。”河北省政府法制办备案和译审处处长刘志华说,“因为这不但取消了他们的权力,而且断了他们的财路。”

  刘志华是此次清理行动的具体牵头人,她介绍说,此次行动从安排部署、调查摸底到最后形成方案,只用了60天时间,“就像一场战役!”

  这项被称为河北“治理顽疾第一刀”的改革,一开始面对的就是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刀是如何“砍”下去的?

  高规格清理小组

  这场改革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自上而下的色彩。

  2007年10月底,河北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其目标是用三年时间达到五个基本目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城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落实在实践层面,让群众首先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拆迁力度,城市的四条主干道中也有三条在大修。

  “拆”只是第一步,要真正“三年大变样”,“建”才是根本,这势必借助房地产开发商之力。但河北的投资环境显然缺乏吸引力。

  2008年11月底至12月初,河北省委研究室组织全省党委研究室系统组成12个调查组,分赴各设区市和省直机关单位,调查走访房地产管理部门、房地产协会、53个房地产公司和一些群众。

  调查报告诊断出了“中梗阻”:大规模拆迁已经迈出实质一步,但后续建设却难以及时跟进。“究其原因,除了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等因素外,还有不可回避的体制内因素,即44个部门、126枚公章和4倍于标准的不合理收费等形成的‘刚性潜规则’。”

  事实上,这“126枚公章”还只是初步调查的数据,在随后的筛查中又被刷新。

  张云川在此份报告上做了相当细致的批示,要求省政府尽快从审批环节着手提出整改意见。“抓房地产审批的这个切入点,可以说抓住了要害。”王国发说。

  清理工作很快展开,并且规格相当高,由副省长宋恩华主持、省政府秘书长尹亚力、副秘书长曹汝涛调度。牵头单位是省政府法制办,“从省政府几个部门,包括监察厅、建设厅、国土厅、物价局、财政厅以及法制办,抽调16个人组成了一个清理小组。”刘志华说。

  一开始都是吵来吵去

  清理小组于1月5日开始集中,首先要求各个部门和地市在1月10日前向小组报送审批和收费的事项。由于担心部门和地市自己报送的材料不全,小组又分成3组,先到石家庄市各个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园林局、建设局、财政局、收费局等进行调查摸底。

  “等各部门和11个区市报上来的材料汇总,我们与自己掌握的情况一一对照,归总筛选,最后得出行政审批、备案办理事项147项,公章166枚,收费项目54项。”刘志华说。

  至此,公章又比省委研究室的调查数字多出不少。“省领导说,不要再查了,再查可能更多,但是意义已经不在这里,现在关键是要清理。”王国发说。

  千头万绪,如何清理?这个难题交到了刘志华手上。

  “一开始我们无从下手,掌握的材料很少,也不知道需要搞到什么程度,更不知道能否让书记和省长满意,我们只能一边做一边摸索。”她说。

  清理小组首先进行分析,查找每项审批所依据的法律、规章,“哪个令,哪年发的,哪一条,全部录入。”

  接下来是把不合法的去除,以及从合法的事项里看有没有重复之处。这项工作繁琐细致,时间又紧张,但每一条都涉及部门利益而不能草率处置。于是,清理小组经常凌晨两三点打电话到各部门负责人家里,请他们连夜赶来核实。

  更大的难处还在于各部门的利益博弈。“部门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说这么多年来进行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成型的体系。每一项都要沟通,反复来回,一开始都是吵来吵去的。”

  “这是件得罪人的事。”刘志华说,但是也必须协调,“我们先协调,协调两次还下不来,尹秘书长就亲自出面协调,最后他们也都服从了大局。”

  清理工作是一次不断挤压的过程。“我们清理了好几次,公章清理到45枚的时候报给宋恩华副省长,他说不行,到36枚的时候再报,仍然不行。”刘志华说。

  王国发透露,张云川书记对此项清理有非常具体而严厉的要求,“公章不压缩到30枚以下,方案就不用往省委常委会提交。”

  一次次地压缩,终于达到最后的结果。2月17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清理方案,两天后,省委常委会也顺利通过方案。刘志华和清理小组成员们松了一口气。

  部门立法危害大

  60天的清理工作,对于刘志华和她的同事们来说犹如一场战争。尽管前所未有地辛苦,但她觉得成就感很强,从中学习体悟到了许多东西。

  她的第一个感受是,部门起草法律法规,弊端极大。“管理部门会加重某方面的色彩,举一些特殊个案来告诉你某个环节非常重要。”她说,比如消防部门会拿深圳“舞王”大火的例子来说明消防设计审核评估的重要,“大的工程可以这么做,但是一些小工程就没必要,因为房屋前期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正因为部门立法,在法律的具体实施中,部门还不断新增内容。“每一项审批经常附带六七项条件,施工许可这项审批,甚至要求开发商报21个材料。而环境评估,原本是针对工业项目的,现在扩大到了所有建设项目。”

  清理小组的一项业绩是,把房地产各项审批需要提交的209份前置材料缩减到了70份。

  “每个部门都千方百计加大权力,有的条件根本没必要,结果都条文化法制化了。因此,一定要开门立法,反复论证,立法过程中不清楚的一定不能偏听某一个部门的,每一项审批和条件,尤其要听听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刘志华说。

  刘志华的第二个感受是,“管理部门普遍重审批轻监管,千方百计设置门槛和审批事项,好像不审批就无法管理。其实许多事情都是日常执法监督可以解决的。”

  “比如夜间施工照明,房子到浇筑的阶段,不连夜施工来不及,就要夜间照明,原来也搞审批,这次砍掉了。施工单位给你报告后,你去现场看,发个安民告示,不是一样进行管理吗?”

  刘志华说:“外资企业体会,在中国开办企业进门特别难,一旦进了门后,又没人管你了,不能干的有时候也能干。这说明我们的制度设计上有一些问题。审批上也是如此,各部门都等着审批,收收钱,吃吃饭。”

  这次清理的一个原则是,只要能够通过执法监督解决的都纳入到日常的监督管理中,不再进行审批。

  “还有一点体会,我们重立法而轻修改和废止,好像一立法就万事大吉了。”刘志华说,通过这次清理,她发现许多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如果不执行就涉嫌违法,执行了又妨碍发展。作为此次清理的一个附带成果,清理小组将省里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寄函给省人大,建议进行修改。“法律法规不应该只是立,更要重视修改和废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