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积累上,中国核电建设“狗熊掰棒子”,至今未形成核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我们花费的时间、付出的成本和取得成果比较,远不及法国、日本和韩国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北京报道
2009年3月,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AP1000核电项目将全面进入工程建造阶段。与此同时,许多省的核电项目计划纷纷出现。
而有关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争论也日益激烈。
比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就措辞尖锐:当前中国核电策略是全盘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国外核电巨头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举国上下齐呼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越窄?”
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的退休专家张禄庆则对本刊记者说:“AP1000是美国技术,为什么没有一家美国公司愿意出头吃第一只螃蟹?”
“引进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实际和要求的自主创新路径,已经得到国家决策高层的高度认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强调,这正是成立于2007年5月的国家核电的职责。
“以AP1000技术为基础,我国的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研究已经在稳步推进,我们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的概念设计已经完成,这是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权的三代核电先进技术。”王炳华说。
谁是自主创新?谁将主导未来?在技术路线的争论背后,或多或少地影射出了中国核电工业体制的痼疾。
“统一技术路线是关键”
“调侃一点的说法,我国核电产业使用的技术可以称作万国牌,有大亚湾的法国技术,田湾的俄罗斯技术,秦山三期的加拿大技术,现在又加上美国西屋的技术。”一位核电专家告诉本刊记者。
2003年8月,国内6位核电专家曾向国务院递交了“对核电统一技术路线和国产化的意见”,其中提到:我国核电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有深刻教训,在反应堆型、单机功率选择上,“五花八门”;在技术积累上,“狗熊掰棒子”,至今未形成我国核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我们花费的时间、付出的成本和取得的成果比较,远不及法国、日本和韩国。
上述几位专家被业内一部分人称为“六君子”。
“为什么都30年了,中国的核电产业发展始终落后?”路风问道,“引进路线的要害是没有把中国核动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纳入到核电发展的考虑和规划之中。三十年的三轮引进路线都只依靠购买外国核电站。如此下去,中国将来永远需要引进。”
而在2003年的那份建言书中,他们建议的解决之路是:“统一技术路线是关键”、“核电要纳入国家能源电力发展规划”。
其时,中国在自主创造的道路上已经蹒跚前行了20多年。
秦山核电站自1991年12月起并网发电,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而秦山的CNP300堆型还走出了国门,落户巴基斯坦并安全运行至今,运行业绩良好。
到了秦山二期,中核集团旗下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为主的研究机构消化吸收大亚湾核电厂M310技术和法马通公司提供的咨询设计软件,自主开发出CNP600堆型,这种改进型技术被称为“二代改”。简单来说,CNP600是将M310的三回路改成了二回路,由此将引发所有设计的改变。它在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3年,中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在发改委的召集下在北京大兴开会,主题就是‘统一技术路线’,但开始时还没说是考虑三代技术,甚至明确表明不要三代,因为要求的是技术成熟,造价低。那时定的调子实际上可以说是二代加,强调技术上要成熟。”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
中核却以自己的CNP1000技术与中广核的CPR1000争执不下。这两种技术则同为核动力院设计的“二代加”技术,即在二代基础上将功率提高至100万千瓦。这两家公司都想用自己的技术标准来统一国内核电市场,但在争吵中却同时丧失了机会。
看来,业界对于“统一技术路线”是没有异议的,问题在于以谁的技术统一。
最终,“六君子”提出的引进三代技术的意见被采纳,并被确立为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必须要统一。”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核安全小组(INSAG)17名成员中唯一一名中国成员,现任中电投集团公司核电事业部主任、湖南核电公司董事长常南对《望东方周刊》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美国或法国,技术标准非常明确,设备制造商的产品也是既定规格的,采购设备时直接去厂里挑就行了,而在中国,由于技术方面的差异,采购设备时都要拿着图纸去,工厂要看着设计图制造产品,这样一来工期就长了,核电发展自然要慢了。”
代际之争
2004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为浙江三门、广东阳江共计4台机组进行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国际招标。经过两年多激烈博弈,美国西屋公司以其AP1000战胜了法国阿海珐的EPR,赢得了中国第三代核电的大单。
有专家介绍说,二、三代技术之间的区别,更多的是体现在预防事故的安全保护措施方面的升级。在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之后,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文件,国际上通常把满足这两份文件之一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EPR是在二代的基础上增加和强化专设安全系统,简单地说,把原来2套备用安全电源增加至4套。而AP1000所采用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则不需专设动力交流电源驱动,减少了应急安全电源等设备和部件。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西屋公司因其AP1000技术独特的非能动安全设计理念和在国际上公认的良好的技术转让业绩,获得核电界专家支持的倾向始终多一些,甚至在国家发改委组织我国核电界34位知名专家进行署名投票时获得了压倒性的多数票支持,这也是三代核电国际招标过程中实行专家民主决策的一个范例。即使期间发生了西屋公司被东芝收购这件事,也并没有受当时紧张的中日关系影响。”一位核电专家告诉本刊记者。
事实上,交锋最激烈的似乎不是AP1000和EPR,而是AP1000和国内二代改进型技术。
由于种种原因,在招标之后,国家发改委还是批了沿海一系列核电站采用二代加技术CPR1000。而这个口子撕得还不算小:如辽宁红沿河,其1、2号机组主体工程已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开工,全部4台机组计划于2012~2014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机组,主体工程于2008年2月正式开工,首台机组计划于2012年投产;广东阳江、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3个核电站项目(共10个机组)也于2008年末获得核准。
“这对统一技术路线和三代招标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路风对《望东方周刊》说。
“现在要想完成2020年以前4000万千瓦的目标,还得用二代加技术。”张禄庆对本刊记者说。
来自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一位核电专家向本刊记者介绍说,这是国家有关部门“不得已而为之”。
“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先前也曾决定在三代核电批量建设之前的过渡期,在沿海地区现有厂址上填平补齐建设一些二代改进型核电站,主要考虑是确保我国核电发展不断档,有利于培养核电人才,积累核电设备制造和建设经验,为发展三代创造条件。至于说后来出现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发展速度过快、势头过猛,恐怕与国家有关部门在各地争着快上核电项目的形势下承担的压力过大有着一定的关系。”
两寡头较量
技术路线之争的背后,是核电巨头之间的较量。
根据2006年3月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1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按照规划,2020年前,中国核电站项目投资高达600亿美元。在这块巨大的核电蛋糕面前,谁都想多分一块。
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之前,中国核电市场长期被中核集团和中广核所垄断。
“高度复杂的核电站跨越了部门的传统界限,所以计划体制下的核电发展总是伴随着部门纷争。目前沿袭下来的行政性集团公司体制仍然没有改变政企不分的状况,例如中核集团。”路风指出。
路风认为,符合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的核电工业结构,应包括3个市场主体,即运营核电站的业主公司、负责工程组织管理的AE公司(Architect Engineering Company)和核蒸汽供应系统公司(Nuclear Steam Supply System,简称NSSS)。
“以中核集团为例,它既是业主公司,又主管了核电领域最权威的研究院,拥有核动力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掌握AE技术,同时也有核燃料开发制造系统,他很难以一种服务的心态去对待在业主领域的竞争对手,例如中广核。所以它会利用所掌握的核燃料循环、反应堆设计和涉核的审批权等资源,对中广核设卡。”路风分析说。
1994年成立的中广核打破了中核集团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资料显示,中核集团持有中广核40%的股份,但当时国务院有关领导规定,中核集团不准分红,中广核的盈利用于滚动发展。就这样,中核集团眼睁睁地“花钱养出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一天天发展壮大。
就在AP1000中标后不久,原定要上AP1000的中广核旗下的阳江核电站却退出了,改上了CPR1000二代加技术。更有意思的是,坚定不移走法国路线的中广核还真的在2007年11月引进了两台法国阿海珐的EPR,定址台山核电站。
反观中核,尽管仍然坚持自己的CNP1000,却也无可奈何,要在自己的地盘三门核电站上AP1000。
“CNP1000不是国家不让上,而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通过核安全局的审查,这是中核集团内部的原因。这个时间恐怕还得拖上好几年。到那时,恐怕也难争到一席之地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现在中核一看国内开始纷纷上CPR1000,它反而开始采用了它10年前就曾反对过的CPR1000。”
另一方面,中广核也试图从各个方面摆脱中核集团的控制。中核最强大的是技术力量,于是中广核也成立了自己的设计院。“中广核自己不具备设计核反应系统的能力,但它很聪明,跟法国人联合组建一个企业,获得法国的技术支持,指导他们做核心系统的设计,这样就可以甩开核动力院了。”知情人士透露,此外,中广核还成立了自己的核燃料进出口公司。
警惕以垄断打破垄断
2007年5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正式成立。其中国务院国资委出资60%,剩下的40%则由中核集团、中广核、中电投及中技(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各占10%。
国务院在关于组建“国家核电”的批复中称“这是我国核电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
“成立国家核电的意图,可能是政府要制衡中核和中广核,那是因为AP1000到了他们中任何一家手里,都会形成绝对的垄断,不利于自主创新。”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但在路风等人看来,“国家核电”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垄断企业。“它没有开发能力和经验,因而也不可能是核动力技术的研发平台,但在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时却把研发机构排除在外。它先是被赋予对公共资源的垄断权,然后再将其‘私有化’。”
“在跟西屋的合同中,核动力院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都是转让技术的指定用户,但现在所有的资料都在国家核电手中,其他两家都拿不到。”业内人士说。
“那些误认为国家核电没有开发能力和经验的人士,主要是对相关信息掌握的缺失所致。”“国家核电”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解释说,“国家核电成立的时候,原本属于中核集团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就整建制划转给我们了。目前,该院承担着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历史重任,负责浙江三门、山东海阳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的总体设计、AP1000国产化项目的自主设计、我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等任务,我国内陆AP1000核电的总体设计、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的概念设计已由他们在2008年底完成。CAP1400将是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
“国家核电是这次引进的三代核电AP1000技术的受让主体,但我们对技术合作方面的态度始终是开放的,我们派去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三代核电试验研究的访问学者中就有核动力院的人。而且以后AP1000如果要在中国大面积铺开的话,还需要其他有能力的设计研究院一起合作。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国家在决策引进三代核电AP1000技术时,就明确了引进技术“有偿共享”的原则,目前有关引进技术的转让管理办法正在审批之中。“有些单位认为三代核电AP1000技术是国家花钱买的,应该让他们无偿享用。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作为三代核电技术引进的实施主体,‘国家核电’是从国家给自己注入的资本金中拿出真金白银来购买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购买的AP1000技术自然就是‘国家核电’的资产了。”“国家核电”财务部门负责人表示。
“国家核电并非业主,但它掌握了AP1000,甚至未来的CAP1400的核心技术。未来几年它的垄断地位将会凸显。在实力上将会和中核及中广核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业内专家分析说。
综观“国家核电”的产业布局,它现在拥有的成员企业分布在核电设计、核电工程建设管理、设备制造等领域,在核电产业链上形成了纵向延伸。
“要防止以垄断打破垄断,从长远来看,中国应该形成结构合理的工业体制,才能充分地竞争,发展壮大。”路风说。
“目前国内的核电业主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和中电投三家,为什么不能有第四家和第五家呢?要完成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仅靠这三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培养发展一大批核电的设计者、制造者、建造者和运营者,这些队伍的建立将会促进中国核电大规模的发展。在深化核电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坚持专业化、多业主的改革方向。”“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专家许连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