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阜新寻求转型的7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0日02:58  新京报
阜新寻求转型的7年
如今,采煤电镐停放在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内。

阜新寻求转型的7年
“海州矿精神永存”的纪念碑常能引起老矿工的回忆。

  寻求转型7年

  在阜新市长看来,转型就是产业调整的过程,由煤炭的单一结构,变成多样化的形式

  已有100多年煤炭开采历史的阜新,如何与80万市民一起转型?

  阜新市经济转型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产业、环境和人这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转型的重要方针。

  在阜新市长潘利国看来,阜新的转型就是产业调整的过程。由煤炭的单一结构,变成多样化的形式,所以要培育替代产业。

  7年多,阜新已有了新的一面。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7年多,仍面临失业矿工再就业和财政入不敷出等问题

  阜新发挥人均土地5.6亩、猪牛羊的饲养量都有一二百万头的优势,吸引双汇、伊利等70多个龙头企业入住阜新,安置了1.5万人就业,拉动27万农户进行基地生产。

  同时,“稳煤强电”,巩固传统优势,“为转型争取时间”。通过深部找矿和技术改造,阜新年产煤量维持在1000万吨,并赴内蒙古等地采矿,同时开发瓦斯发电、风力发电和煤制天然气等项目。

  之前一直没有关注的玛瑙、氟和皮革等工业,也逐步上马,成为当地政府雄心勃勃规划中的一部分。

  7年来,在中央和辽宁省的支持下,阜新市投资40多亿元,先后对煤矿的沉降区和棚户区进行改造。像王国贤和袁大忠这样的矿工家庭,大部分已经在政府的帮助下,搬进安置房内。

  “最不稳定的地区”

  转型过程中出现大面积下岗失业,下岗工人拦车堵路情况时有发生

  3月13日上午,矿工袁大忠的女儿袁云,坐上了开往沈阳的汽车,她在那里的一家公司做业务员。

  用她的话说,这才是“有尊严的工作”。她身边有不少亲戚朋友,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无事可做。

  已从海州煤矿退休的王国贤,还在操心孩子们的生计。4个儿子先后从矿上下岗,大儿子开小杂货铺,其他三个儿子合伙打零工搞装修。孙子孙女们吃喝拉撒,还要上学,“只能过一天是一天。”

  阜新转型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大面积的下岗失业。

  本世纪初,阜新矿务局20多万在职矿工中,有一半下岗,直接导致40万人口陷入生存困境。在2000年左右,阜新市一年有2万人下岗失业,而新增的工作岗位只有8000个。

  煤矿破产后,包袱直接给了当地政府。结果是,到政府大院门口上访的下岗工人越来越多。

  阜新市经济转型办公室的一份情况介绍显示,2000年一年内,阜新共发生4次拦截国家铁路事件,封堵市区主干道事件12起。辽宁省公安厅将阜新列为该省“最不稳定的地区”。

  特殊的矿工家庭

  在计划经济时代,阜新各煤矿安置了许多富余职工及其家属。煤矿不景气后,失业潮波及面更广

  如今,来自阜新的官方就业数字已大为改善,七年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32.4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327元增加到10100元。

  但矿工家庭的特殊性,就像“原罪”一样,让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容易陷入被动。

  “资源城市的失业情况,往往比一般城市更严重。”阜新市经济转型办公室负责人说,在计划经济时代,阜新各煤矿为了安置富余职工及其家属,设了很多本身并不需要的子厂和工程处之类的机构。

  “这些毫无效率的机构人员总数,甚至超过一线矿工。”在这位负责人看来,这直接导致煤矿不景气后,失业潮波及的不仅仅是矿工。而且,煤矿工作的技术通用性比较差,也导致这些人走到社会上后,几乎一无所长。

  “矿工们最大的心愿,都是让孩子不再下井,不再干重体力活。”袁大忠说,遇到哪里招人,只要是体力活工资又不高,家里老人就会说,“我卖了一辈子苦力,你还去卖,咱们家还有啥希望?”

  阜新市有关部门曾在矿区组织过多次职业培训,并负责安排工作。据一位当事官员介绍,这些工作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很多下岗失业的不是嫌工作时间太长,就是嫌工资太低,要不就是单位太远,他们任凭吃低保”。

  “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去年阜新市地方财政收入为14.6亿元,而支出超过50亿元,没有摆脱“吃饭财政”

  一个尴尬的现状是,阜新市政府一直没有摆脱“吃饭财政”的困境。

  2000年,阜新是辽宁省14个市中惟一一个市级和七个县区全部享受省补贴的市。当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2亿元,人均236元左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4.5%。在财政支出中,除保证机关干部及社会保障支出外,基本建设支出每年仅1000万元左右,城市维护费支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4%。

  与之相印证的是,阜新市区的不少街道都坑坑洼洼。

  到了2008年,阜新市地方财政收入为14.6亿元,而支出超过50亿元。仅棚户区改造的贷款,阜新市一年便要偿还利息8000多万元。

  “政府没钱,对招商引资的奖励力度就竞争不过外地;招商引资不利,就无法安排就业;无法安排就业,政府的负担就会越重。”阜新经济转型办公室负责人指出了这个怪圈。

  在阜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人力或机动的三轮车。三轮车在当地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神牛”。而在阜新,这样的“神牛”就有一两万辆。车夫告诉记者,他们大部分以前都是矿工,失业后在大街上拉人过活。

  “阜新市的转型,还远没有完成。”该市经济转型办公室主任董彦超说。

  “物阜民丰,焕然一新”,这是阜新地名的取意。(应当事人要求,部分矿工为化名)□本报记者 孙旭阳 辽宁阜新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阜新 转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