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SMG深度105专题 > 正文
【演播室1】3月11日凌晨1点45分,在江苏省丹阳市惠济村一处废弃的工厂里,一次巨大的爆炸发生之后,厂房发生坍塌,11名农民工在睡梦中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他们都是一个工地的工友,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还不到23岁。这些人为何会住在废弃的厂房里,事发前有无危险的征兆,悲剧究竟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解说】
记者赶到现场时,搜救人员仍小心翼翼地在这一片砖头瓦砾之中寻找幸存者。发生爆炸的是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惠济村一处空置的厂房,厂门上标明的是丹阳市中西服装厂,这个工厂建筑的分布呈回字形,周围全都是农田,爆炸就发生在工厂的最西端。今年52岁的周林生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惠济村,他的家与爆炸现场仅仅一墙之隔。他告诉记者,爆炸是发生在半夜1点多钟,爆炸冲击力非常强,回想起来仍然感到很惊恐。
【采访村民周林生】
周:一声爆炸响,火光冲天,把我们的草堆都烧着了。
记者:就是这个地方的草堆吗?
周:就是那个地方草堆都烧着了,我没有穿裤子,就穿了一个棉毛裤、棉毛衫,我们一家全部冲出来了。这个窗户掉下去了,外力大得不得了,我家儿媳在里面,一下震醒了,现在脑子都不清楚。我们到楼下一看不得了,我喊我儿子赶紧打1 10,第一个110就是,我后来听到这个里面喊救人啊救人啊,老乡救命,我们没有命了。
【解说】
凌晨1点52分,镇江市消防支队丹阳开发区中队的3辆消防车、15名官兵最先赶赴现场。随后来自镇江和南京的更多消防官兵也投入了抢险救援。然而,事故还是最终造成11人死亡,20人受伤。在坍塌厂房居住的,都是在附近沪宁城际铁路丹阳段工地上打工的农民工。在丹阳市人民医院里,事故幸存者、贵州籍农民工龙凤柳仍惊魂未定,她很幸运,只受了轻伤。龙凤柳告诉记者,爆炸时发出的光很亮,她的头到现在都很痛。
【采访幸存者龙凤柳】
我看到有火,我看到是红色,是亮的。
【解说】
龙凤柳的老乡陆宗显也侥幸逃生,但在事故中却失去了他的大儿子和两个堂兄。
【采访幸存者陆宗显】
我大儿子牺牲了,我这个头想不过来了,我两个堂兄也牺牲了。
【演播室2】
让陆宗显和龙凤柳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是,他们住的是一个挂着服装厂牌子的厂房,怎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爆炸呢?在他们住进来之前,这里真的只是生产服装的吗?在此后事故调查的过程中,根据爆炸的强度,有人猜测是煤气罐爆炸,有人则感觉是大机器爆炸,可谓众说纷纭。那么,就在爆炸的那一夜,厂房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解说】
爆炸发生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当地最初的推测,可能是由于宿舍内煤气罐爆炸引发了宿舍坍塌,但这个推测很快就被否定了。
【采访惠济村村民周林生】
你说,这个可能煤气爆炸吗?绝对不可能啊。也不能爆炸成这个样啊,瓦片都炸到那个田中间去了。
【采访幸存者陆宗显】
记者:你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炸了?
陆:我的想法可能就是那一个大机器爆炸,绝对性的是那一个大机器爆炸。
记者:是不是煤气罐爆炸?
陆:没有,没有煤气罐。
【解说】
陆宗显感觉像是厂房里留存的一台废弃机器发生了爆炸,因为爆炸很剧烈,
【采访幸存者陆宗显】
那个机器就好像加工水泥的机器一样的,很高很大。
放在最西头的那个屋子里面吗?
是啊,就是炸死人的那个屋子里面。
【解说】
一个服装厂里怎么会有这种机器呢?与厂房相邻的惠济村村民周林生告诉记者,丹阳市中西服装厂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搬走了,只是厂牌一直没摘。后来,在原服装厂的厂房里又办起了一个铝粉厂,铝粉厂老板就是原服装厂的老板。
【采访惠济村村民周林生】
周:它是化工厂,搞铝粉的化工厂。
记者:这个厂子有多少年了?
周:这个厂子有十多年,当初建这个化工厂它没有营业执照,噪音达到86分贝。
记者:86分贝你怎么知道?
周:这是环保到我们家来测的。
【解说】
由于铝粉厂噪音大、粉尘多、污染严重,在当地村民的抗议下,于2003年也搬了出去,新厂挂牌为光明铝粉厂。但此后不久,铝粉厂的新厂区就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在铝粉厂打工的惠济村村民吴朝明身受重伤。
【采访惠济村村民吴朝明】
我原先在这个厂的,2003年的下半年,就是9月份到那边新厂的,去了一个星期不到就爆炸了。
【解说】
这次爆炸,使得吴朝明身上的皮肤大面积烧伤,被鉴定为三级残疾。他说,铝粉爆炸十分可怕,当时巨大的气波把他一下子冲出屋外,厂房瞬间倒塌,自己身上的衣服也被烧了个精光。
【采访惠济村村民吴朝明】
吴:当时爆炸就是两三秒钟的时间,当时爆炸也是一声巨响。
记者:这铝粉爆炸会有这么大威力吗,能把房子都炸塌吗?
吴:怎么不会,因为我新厂就是这样的,新厂就是把房子也炸塌的,火大得不得了。
【解说】
时间长了,村民们也知道了铝粉爆炸的威力。据周林生说,2003年铝粉厂有了新厂区后,自家隔壁却仍然会传来噪音,铝粉的生产似乎还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他为此还担惊受怕了许久。直到2009年春节后,这里成为了铁路基建工地农民工的宿舍。
【采访惠济村村民周林生】
把它(厂房)打扫干净了就租给铁路上,铁路上他们又不知道,它又没有(铝粉厂)招牌。
【演播室3】
住进厂房的农民工们是来修铁路的,他们当然不知道这里曾经生产过铝粉,更不了解铝粉的危险究竟有多大。记者在丹阳市光阳铝粉厂的网站上清楚地看到,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靠近火源、热源、水、酸碱及氧化物。资料也同时显示,铝粉是制作灰火药的重要成分之一,属于国家规定的易燃易爆危险品,是安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
【解说】
3月11日下午,丹阳市惠济村事故现场处置小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江苏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肖泉宣布了事故的初步调查结论。
【实况】(江苏省政府发言人肖泉)
截止当天下午4点钟,今天下午4点钟,事故造成11人死亡,20人受伤。目前受伤人员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目前现场搜救清理工作已经完毕,省市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了事故调查组,立即进入现场调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专家认为该房屋原为闲置的铝粉加工厂厂房,因已停产多年,残存的粉尘爆炸造成了房屋坍塌,我的发布稿就到这里。
【解说】
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铝粉末突然发生爆炸,尚有待调查。
【江苏省政府发言人肖泉】
记者:是什么原因导致(爆炸),是明火引燃的吗?
肖:有关原因还在调查当中,但是我刚才讲得很清楚,原来是个铝粉加工厂,里面有残存的铝粉发生爆炸,爆炸的原因有很多,受了潮也会爆炸,明火也会爆炸,这个专家正在调查当中。
【解说】
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铝粉就是这次事故的元凶。那么,这种险情密布的废弃厂房,又是如何变成农民工宿舍的呢?租赁方中铁24局称,2009年2月12号,他们同房屋的所有人--丹阳市中西服装厂签署了厂房的租赁合同,他们对房屋建筑质量以外的安全性并未有过多考虑。
【实况】(中铁24局工作人员)
你房主(该)给我提供的是一个安全的,而不是一个残留铝粉的、有爆炸危险的这么一个不安全的、有安全隐患的房子,所以这个我们确实感到教训很深刻。
【解说】
施工方认为,他们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为工人们租住了这样一个"死亡"宿舍。
【实况中铁24局集团董事长王北京】
尤其是以服装厂的名义出租,导致承租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签订承租协议。
【解说】
但在当地政府方面看来,租赁协议中只是说租给施工方使用,并未明确作为宿舍使用。施工方对于包工队的管理问题,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实况镇江市副市长冯士超】
受伤者的名单,死者的名单,一来就要他们提供,第一件事情就交待他们,结果他们后面始终提供不出来。
【解说】3月12日,由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梁嘉琨率领的工作组赶到丹阳,察看了发生爆炸事故的现场。
【实况梁嘉琨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
你们老强调这无关,三个无关,这不行这个,我处理那么多事故,也没有说上来就想无关的。我现在主要是强调我们发生这样的事故,各个单位都应该对死难的遇难的人员,对遇难者的家属,怎么把他们安抚好,在事故当中我们接受什么教训,争取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解说】
表面上看,住进这样的厂房,条件已经远胜过在野外搭建的简易工棚,对于习惯了吃苦的农民工来说,住宿条件已经改善了不少。但谁也没有在意,那些没有彻底清理、散落在厂房各处的铝粉粉尘,最终会成为夺取他们生命的杀手。
【演播室4】
我国现行的《消防法》第15条就明确规定:"设有车间和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更何况这个建筑曾是生产易燃易爆品的厂房。而在2008年1月,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和国土资源部等五部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向农民工提供的居住场所应符合住宅安全、消防标准和基本卫生要求,远离危险源和污染源。然而,在惠济村里埋藏着的这个"炸弹",却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解说】
当记者试图联系当地的安监、消防、环保等部门时,他们均以事故仍在调查中不方便表态,回绝了记者的采访。事故发生后,沪宁城际铁路项目的施工并未受到影响。据了解,在全长300多公里,跨越上海、江苏两地的施工线上,全部务工人员达3.5万人。由于施工方的中央直属企业身份,往往使地方的监管处于尴尬境地。
【实况国家安监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彭玉敬】
作为中央企业还是要很好地依靠他们(地方),比如说安全检查,还是应该欢迎我们地方的监管部门多帮忙给解决点问题,搞搞服务,做做诊断。我比你管得好,不见得。应该承认我们的中央企业有相当多的是世界一流的,在管理上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有相当一批中央管理的企业,至少我可以说在安全管理上是水平很不高的。
【解说】
记者在这个租房合同上看到,只有乙方包工队长"万荣"和甲方“服装厂”的签名、盖章,而没有加盖丙方施工方的公章。按照规定,租房合同必须要有甲、乙、丙三方的签名、盖章,但在这份协议中,施工方仅为农民工提供了租赁担保,却并未签字。事发后,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双方都已经被警方控制,责任追查仍在进行之中。事实上,对于施工劳务人员营区生活方面的事务,由各分包队伍自行其事,放任自流的情况,已是一些用工企业的惯常做法。
【实况韩家英中铁24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是有教训吸取的,这个教训就是在劳务人员的营区管理上,应该说我们是松于管理的。我们在劳务用工的生活用房的选址上,起码缺乏一些充分的调研。
【实况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梁嘉琨】
现在我们接触了很多事故,中央企业的控制能力,和你们的发展规模的矛盾,是十分突出的。你们的基层基础建设是相当薄弱的,特别是铁路建设,流动性大,生产环境复杂。希望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个方面,都应该从这次事故当中反思我们的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这是我们大家共同要去面对的一件事。
【解说】
目前,在3.11爆炸事故中受伤的20名农民工病情稳定,善后赔付工作也已经启动。国家安监总局已就这一事故向全国发出通报,要求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演播室5】
近几年来,关于农民工宿舍安全问题造成的伤亡事故是屡见不鲜,3.11事故以死亡11人的惨重代价,将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再一次摆在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面前。3月1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就这一事故发布通报。经初步分析,事故是由租用的生活用房地表及墙面残留的铝粉粉尘遇水受潮产生化学反应,燃烧并爆炸而造成的。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通报要求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
编导:秦扬珂摄像:瞿元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