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摄影记者五十年前的西藏记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3日09:46  南方周末
一个摄影记者五十年前的西藏记忆(组图)
  1958年8月,在拉萨色拉乌孜山南麓,用石头在路两边各铺出一条警戒线做出标志,中间是“神路”。贵族、僧侣骑着高头大马,簇拥着一顶用黄色锦缎包裹着的大轿。达赖就坐在这顶大轿里。 图/陈宗烈

一个摄影记者五十年前的西藏记忆(组图)
  这位82代萨迦法王,名叫阿旺索朗杰布,当时只有13岁,坐在宝座上时很严肃,但私下里就很活泼,抢了我的相机就跑,在花园里拍东拍西,耗掉我许多底片。 摄于1957年秋 图/陈宗烈

一个摄影记者五十年前的西藏记忆(组图)
  拉萨街头戴着脚镣的“囚犯”,在狱中得不到食物。每天在监狱规定的时间上街乞讨谋生,须两人组合,共戴一副脚镣,以防逃跑。 摄于1957年 图/陈宗烈

一个摄影记者五十年前的西藏记忆(组图)
解放的农奴分到了牲畜。 1959年8月,堆龙德庆县桑莫村 图/陈宗烈

  “门里是社会主义,门外是农奴制”——一个摄影记者五十年前的西藏记忆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万静发自北京

  24岁的陈宗烈进入西藏时,原本是想好好干一番事业。那时是1956年。他响应支援西藏的号召,加入万人大军,从北京千里迢迢到了拉萨。他是去《西藏日报》担任摄影记者。

  结果到拉萨一个月后,由于民主改革条件实际并未成熟,政策又收缩。不到半年时间,同去的人基本又撤回内地。陈宗烈留在了拉萨。

  陈宗烈家庭成分是官僚地主。他父亲曾是国民党的上校,在前线抗战八年,因不甘同流合污,一直两手空空,还养着四个孩子。他买不起全家六口人的飞机票,也看不惯国民党,就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留在了大陆。

  1951年“镇压反革命”,陈宗烈的父亲被判到青海劳改十年,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被特赦,回到江苏老家不久后就病死了。

  陈宗烈也一直受到牵连,在江苏老家,入团、入党、参加抗美援朝,都没有他的份儿。幸好他有个姑妈在北京,在抗战时期担任过李立三的秘书,解放后本来让她去政务院工作,她不愿意去,和她丈夫张仃一起当了老师。张仃当时在中央美院当教授。

  陈宗烈到北京投奔了姑妈。他报名参加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招工考试,很快被录取去搞摄影,还给吴印咸当过摄影助理。后来被厂里保送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了两年新闻纪录摄影。

  从北影毕业后,他被选派到西藏去工作。在那里,陈宗烈积极表现,入了党。跟他同去西藏的还有郭超人,后来当了新华社社长。

  1960年陈宗烈还评上了全国劳模。临去北京参加劳模大会前,报社政治部主任找他谈话,让他填报成分时不要再写“官僚地主”,而要写“旧军官”。

  “文革”中,陈宗烈被发配到当地农场劳动,直到林彪出事,才获平反。1981年从拉萨调回北京,在《北京周报》工作。

  在西藏25年间,陈宗烈历经西藏民主改革前、平叛、民主改革、“文革”、平反这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尤其是在民主改革前,陈宗烈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达赖、法王、贵族、领主、牧民、农奴、乞丐,因为各种机缘,都成为陈宗烈的拍摄对象。

  下乡宣传“六年不改”

  那时不叫援藏,叫调干。不像现在援藏很光荣,三年五年就把你换回来,没有这个事。我们是连户口、工作关系都迁过去了,只能到这里待着,回不来。我那会也年轻,响应号召,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跟我们同路的各行各业都有,有的是刚从学校毕业要分配的学生,有些是机关干部。当时支援西藏改革,一个是给钱,一个是给人。给钱倒没有问题,财政部出。我们进藏时,人民币还不流通,只认袁世凯头像的大洋,因为这个银元质量好。为了支援西藏,就把内地二十几个省的银元全部调空了。

  那时整个拉萨也只有三万人,最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乞丐,乞丐占了4000人。只要一上街,后面就跟着一帮小孩,缠着你要东西。拉萨也有一些楼房建筑,但其他地方很多都是破烂帐篷,住着从各地逃亡到拉萨的贫苦农民。

  我们去的时候还不会藏语。所以一进藏,当时有一个规定,就是必须要学藏语。到了拉萨,不到一个星期,我就马上参加单位组织的藏语学习班。早晚都上课,大概是学了两个月。我当时很努力,学得还不错,基本日常用语都解决了。藏语很复杂,还分贵族说的话和普通藏民说的话,比如贵族之间问话是“您贵姓大名”,普通老百姓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当时生活、上班、学习都在西藏日报社的院子里。到了拉萨后,就有领导跟我们说,你们来了千万要注意,首先要服从民族政策,再就是不要乱动,不能够随便跑,大门是一个界限,大门外是封建农奴社会,只有门里才是社会主义。

  也是由于安全考虑,到了拉萨之后,不到一个星期我们每个人就发了一柄枪。我发的是德国的勃朗宁手枪,是很小的,还有20发子弹。领导说,这个出去工作的时候必须带着,至少这个东西可以壮一壮自己的胆。但也跟我们申明,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开第一枪,也就是说,当你的生命没到万分危险的时候,不准打第一枪,有这个政策。

  学藏语同时我们也搞一些摄影报道,但是机会很少,活动不多。通常是搞一些统战性的采访,比如当时有政策,藏族贵族和平民可以免费看病,我们就去做宣传。还有一些重要官员举行会议,或者参观新建的学校、电站工地,我们也跟着拍摄。

  我们进藏一个月后,因为改革条件实际并不具备,政策就变了,暂停西藏民主改革,改为宣传西藏原有制度“六年不变”。再到后来工作也都收缩,我们宣扬完中央六年不改的政策,就没有什么好做了。拿我们西藏日报社来说,要进行改革的时候,从内地调了差不多三百多人去,一收缩全部走了,汉文编辑部就留了九个汉族人,藏文编辑部留下了两个汉族人,再加上本地聘请的藏族、印刷厂人员,总共加起来才七八十人。

  参加完学习班后,我就去了藏北那曲地区,也叫黑河,是西藏最高的地区。报社在那儿有个记者站。黑河地区的语言和拉萨、日喀则的完全是两码事,既听不懂,也说不通。所以又得重新学。一边学一边跟着工作组下乡。

  去藏北,我们着重宣传一个是六年不改,还有一个就是宣传当地的军政干部怎么做好事。我当时很积极,不会骑马就硬着头皮骑,摔了很多跤,后来也骑得相当好;不会吃生肉,也硬着头皮吃。我到藏北时是大冬天,正好赶上牧民宰牛宰羊的季节。当时的藏北的牛羊便宜得不得了,一块大洋买一只羊,牛在那曲地区是六块,稍微远一点是三块钱。

  拍摄西天“神路”

  收缩后,原来我们摄影部是12个人,后来全部走了,只剩我一个,所以我就从记者站撤回拉萨,留在编辑部。

  那时候已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是达赖,副主任委员是班禅和张国华。《西藏日报》实质上是党的机关报,但是名称上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是西藏筹备委员会的机关报。所以报社的编辑委员会里,除了工委任命的党员,还有西藏的上层人士。

  当时报社的副总编里有三位,其中一位是擦珠活佛,是西藏的学者,也被人称为西藏大诗人。他名望很高,过去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侍读,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一个留学生,东渡日本留过学。

  噶雪·顿珠也是副总编,他还是达赖喇嘛的口语翻译,有时他主动跟我说,今天哪里有什么重要活动,不报道没有关系,陈先生你去拍,将来可以做一个资料。

  他是每天穿黄袍马褂,一身贵族的打扮,他走到哪里,人家都要低着头,让他先走,伸着舌头,表示敬畏。我跟着他,一路畅通无阻。布达拉宫或者罗布林卡,我都能进到里面拍。

  当时除了我,在拉萨还有很多记者,有新华分社的,还有拍电影的,但他们就很难有这个机会,一般不让他们去。他们也很难找到像噶雪副总编辑那样的人,给他们引路。

  我还拍到了达赖出行的场面。那是在1958年,达赖喇嘛要考格西,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要从哲蚌寺去到色拉寺。噶雪提前跟我说,有这么个活动,去看看,可以拍点照。我就跟他去了

  达赖平常都在布达拉宫或者罗布林卡居住,极少出来,除非是有什么大事。那个时候的达赖喇嘛已经是全国人大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国家给他配了一辆很高级的轿车,是当时苏联的“吉斯”车。当年只有毛主席、周总理还有一些中央领导才有这个待遇。给他也是这个待遇,班禅也是这样,一人一辆“吉斯”车。

  但他很少坐。他出行都是坐轿子。轿子是用黄色的绸缎蒙起来的,轿顶是金顶,叫黄轿金顶。这是清朝顺治皇帝赐给第五世达赖喇嘛的,当时的意思是皇帝给信得过的大臣的赏赐,是非常高的恩惠。五世达赖也认为这是皇帝对他特别的照顾。所以他把轿子弄回来之后,出行就要坐这个轿子。从五世达赖起,每一世达赖,都沿用这顶轿子。几百年来这轿子也坏了,就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好。

  1958年8月的一天正午,在拉萨色拉乌孜山南麓小道两侧,事先用石头子各铺出一条警戒线,做出标志,中间是 “神路”。一列威严肃穆的队伍,占据了这条荒漠而神圣的土路。贵族、僧侣身穿用苏杭丝绸缝制的官服,骑着高头大马。按照旧制,僧官在前,俗官在后。人们簇拥着一顶用黄色锦缎包裹着的大轿。达赖就坐在这顶大轿里。轿前有人秉持着用孔雀羽毛制成的伞“孔雀伞”,轿的上方还撑开一顶帷幔式华盖,撑伞者用手不停地转动着它。

  西藏地方政府首脑骑马护轿而行,其他官员按照职位品级高低,威风凛凛地依次行进;徒步者均为农奴或家奴,但佩带整齐、服饰鲜明,他们是贵人的护兵和侍从,沿途忙忙碌碌,牵马执镫,护卫并侍候着自己的主人;十六名“清兵”装束的轿夫,肩膀稳健,步伐协调,小心翼翼地抬着御赐之轿,徐徐向前移动……

  没有人有机会拍摄这个场面。周围都是戒备森严的。因为噶雪的关系,我不但拿到特别通行证进入这个活动,就算是近距离给达赖坐的轿子拍照,也没人阻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西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