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滑坡体险情与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有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3日11:57   《瞭望》

  巫山县巫峡镇龙江村李家坡,在试验性蓄水期间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体横宽800多米,纵长为350米,面积为达到0.35平方公里。险情危及龙江村64户221名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损房屋面积19000多平方米,滑坡体上的建筑大部分已成危房,受损耕地面积达520亩。巫山县委、县政府紧急将滑坡影响区的居民撤离疏散,才避免了人员伤亡的情况。

  万州国土局负责人介绍,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万州江岸共发生塌岸、古滑坡体复活之类的险情16起。今年2月份开始退水后,又发生5处塌岸险情影响到15户居民64人的安全。云阳县从去年蓄水到今年退水以来,库区范围内发现大的崩滑险情14处,涉及362户共1293人。

  云阳县城的双江街道滨江北路外侧库岸,一处编号为182号的滑坡体,在今年三峡水库退水期间发生严重变形。记者看到这个滑坡点沿着库岸100多米,面积达五六千平方米,库岸上厚实的水泥路面已经大量塌陷、裂缝,最大的裂缝可塞进人的拳头,一些裂缝距离连片的居民楼不足1米。云阳地灾防治中心主任张保民介绍,这个地灾点涉及居民440多人,由于没有纳入国家三峡地灾治理项目,无法开展治理,只能进行监测。

  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为保证三峡工程安全运行,2001年以来,中央已投入120多亿元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对涉及13个县级以上城市和100多个乡镇集镇的滑坡进行了监测、搬迁避让、库岸防护,并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175米试验性蓄水后,库区已经实施的治理项目运行基本正常。

  但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干部和专家普遍认为,三峡水库高水位运行以后,库岸再造仍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根据三峡办后三峡工作规划,国家目前已经启动对蓄水后新发现地灾情况的全面排查,目前重庆库区地质灾害点初步普查达到9324处,其中蓄水期间新形成的地质灾害的隐患点有3812处,要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必须建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效机制。

  他们建议,对于水库运行期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长期监测预警、应急抢险和持续防范。在三峡库区前几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国家先后投入上百亿元资金,这种集中防控库区地质灾害措施十分必要。但库区175米蓄水后,水库运行期间新生型滑坡和老滑坡的复活,在个体上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大规模治理可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在水库正常运行后,对库区地灾进行全程监控、应急处置和长期防范。

  其次,要尽快建立前期已治理项目的管理维护机制。张保民说,目前库区地灾治理项目只有两年保修期,保修期过后治理单位撤走,项目后期的管理、维护责任主体和经费都没有明确。一些护坡工程,长时间无人维护、修缮容易被冲蚀,导致工程失效,甚至加快滑坡体失稳;已经实施的库区地灾防治和监测预警工程没有后期维护费和监测运行费,同样需要长效机制来维持。

  此外,目前三峡库区地灾防治所采用的责任在地方、审批在中央的工作机制和体制,难以适应应急抢险、防灾减灾的需要,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瞭望》文章:三峡库区地灾的防治

  何谓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时,便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

  三峡库区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缘,是典型的峡谷地理形态,其自然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暴雨洪水频繁,历来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三峡库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早在宋朝就有记载。从1982年到三峡水库修建之前,也发生过崩塌、滑坡等70多起。1999年三峡工程开工后,有关技术部门对三峡库区历史上发生的1302个滑坡进行了研究,对蓄水后不稳定、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采取了措施。2000年左右,国土资源部对库区涉及到的每个县都进行了地质调查。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三峡库区的主要外动力地质现象,也是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推进,目前整个库区已发现的崩塌、滑坡达4000多处。为保证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2001年以来,我国政府已投入了120多亿元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截至目前,三峡库区共防治500多处滑坡,搬迁600多处,监测、预警3113处,库岸防护250多公里,涉及13个县级以上城市和100多个乡镇集镇,对所发现的不稳定滑坡地段全部进行了防护。

  此外,三峡库区还形成了一张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网络。地质灾害治理部门在长江干流、支流两岸设置了上百个监测点,重点对新县城、移民新场镇、交通干线及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居民集中点进行监测。

  国土资源部等相关单位着力研究地质灾害的监测手段,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在重点地区建立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沉降GPS监测网。库区各地镇、村同时组织了群众协助监测。近年来,这一预警系统已经成功预报了地质灾害数百起,成为一张及时、可靠的“安全网”。

  地灾防治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了三峡水库安全运行。国务院三峡办有关统计显示,2007年至今,由于防治、救援等工作组织得当,三峡库区已经连续两年多实现库区内无一人因地质灾害死亡。根据实地调查,三峡水库蓄水也没有造成危害重大的地质灾害。□(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三峡 蓄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