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雪龙号”舰载直升机坠落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12:15   SMG《七分之一》

  片花(一)

  解说:

  "雪龙号"舰载直升机突然坠落

  实况:再坚持一下我们救起来一个还有飞机上面有两个

  展开水上救援 千难万险

  采访:万一到水下15米的地方脱绳一下子就卷到哪里去也不知道

  解说:

  直升机为何突然失事?机械师能否生还?

  敬请收看本期《1/7》--《直升机坠机调查》

  正文:

  实况:

  记者串场:2009年4月9号,"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完成了对南极173天的考察后顺利返航,停靠在我身后的上海外高桥码头。然而,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三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突然降临。

  字幕:2009年4月10日上海外高桥码头

  实况:(资料画面)

  这是为欢迎第25次南极科考队凯旋举办的庆祝活动。科考队员们在离开6个月后,终于又见到了同事和家人。在" 雪龙"号舰载科考直升机旁,机务大队长杨永昌和同事们合影留念。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张照片竟然成为了他们和杨永昌的最后一张合影。

  实况:(水浪声)

  解说:

  2009年4月12日11点10分,"雪龙"号舰载直升机从甲板起飞准备返航,1分钟后在距离船右舷大约70 米处突然坠入长江。机长杨华、李宝辉、机械师唐立君和杨永昌等4名机组人员全都落水。

  特技转场:(呼救实况声前置到上一段解说画面中)

  实况:(机长杨华游向雪龙号)

  现场救援人员:再坚持一下我们救起来一个还有飞机上面有两个我们已经在放下(救生)艇了在飘过去这边速度比较慢抓紧时间还有一个可能在飞机里面

  解说:

  这是"雪龙"号船员用dv拍下的直升机刚刚坠落后的画面。机长杨华在坠机后最先游向雪龙号求救,画面中还可以看到直升机在落水后并没有立即沉没,两名机组人员正紧紧地抓住浮在水面上的飞机残骸,等待救援。

  实况:(机长杨华被拖向岸边)

  现场救援人员:抓住梯子转个圈扶着上

  解说:

  经过十多分钟的拉引,机长杨华终于安全上岸。然而,此时的杨华却低头坐在岸边,双手死死地抓住栏杆。

  实况:(机长杨华呆坐在岸边)

  现场救援人员:你不要急你不要急他们马上就上来

  解说:

  此前,杨华已经在在湍流的江面游了几十分钟,体力已经非常虚弱。但是,杨华却迟迟不肯上岸接受治疗,摊坐在地上,不停地打听其他同事的情况。

  实况:(画面外有人向杨华喊话)

  现场救援人员:飞机我们已经去救了你先上来他们马上就上来马上就上来

  解说:

  杨华被立即送往等候已久的急救车上。与此同时,江面正值涨潮,水流很急,另外两名趴在直升机残骸上的机组人员,却被水流带得更远了。

  实况:(救生艇驶向另外两名幸存者)

  解说:

  事故发生半个小时内,四名机组人员中三人成功获救,并被陆续送往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抢救。3名伤员中,除机械师唐立君头部受重伤外,其余两名伤员病情稳定。然而,另一名机械师杨永昌却踪影全无,现场救援人员分析,杨永昌很可能仍然被困在已经下沉江底的失事飞机中。

  实况:

  记者串场:距离雪龙号大约六七十米的这里,就是失事直九飞机最初的坠机地点。事故发生后,东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立即赶往这里,任务是务必在最短时间里,将失事飞机顺利打捞。失事地点明确,附近有码头参照物,而且飞机上一般都装载有可以发射信号的,便于搜寻的黑匣子,那么搜寻打捞任务本身应该并不困难,然而事实却似乎和人们料想的完全相反。

  实况:

  救助飞机飞往现场,舰艇在海上搜寻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在事发当天您在现场做了哪些重大的决策我们马上首先是启动了我们的应急预案我们就近的船舶还有就是我们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还有就是我们局的应急队员和应急抢险的设备还有我们的指挥人员同时从不同的地方向现场去了

  解说:

  东海救助局各救援分队在接到报警电话后半个小时,迅速到达了失事飞机坠江水域,并首先使用信标探测仪对失事飞机黑匣子进行定位。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黑匣子上面一般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飞机或者我们的客机它都有一个信标它的信标会发射频率我们这个专用的信标这个设备就会接收到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结果进行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探测作业没有探测到在搜寻范围甚至在一公里范围里面没有探测到任何信标的迹象

  解说:

  此时,已经是4月12号下午两点多钟,失踪了近三个小时的机械师杨永昌依然生死未卜。救援队员尝试改用声纳探测仪,对事发水域的水下情况再次进行地毯式的搜索。然而,两个小时的声纳探测,效果仍不理想。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声纳由于有条件的限制当时的江面上风也比较大浪也有一点所以我们在声纳在小艇上面控制不住摇摆所以声纳的扫测作用不是很大

  解说:

  由于水流速度极快,东海救助局担心失事飞机很可能已经从最初坠江地点被冲到了更远的复杂水域。东海救助局决定进一步扩大搜救范围,并在两艘船之间吊拉钢丝,沉入江底钩取怀疑物,以此来确定失事飞机的位置。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我们顺着水流移动的时候突然间我们两条艇不移动了说明后面的钢丝吃力了说明钢丝勾住东西了这样来判断底下有疑物

  实况:

  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和工作人员讨论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因为这个水下也有可能有其他杂物比如说水泥块石头甚至于小的沉船或者钢板都有可能所以我们还不能来确认这是飞机只有通过我们潜水员下去探摸来准确的确认水下到底是什么东西

  解说;

  4月12号下午5点左右,潜水员唐顺杰被命令立即做好下水准备。然而,此时江面水流速度已经加速,每秒3海里的流速远远超过安全下潜条件,同时由于江底深度大约15米,潜水员在这样的水下环境作业,随时都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强大水流冲走,发生生命危险。因此,这次潜水任务被紧急叫停。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首先要证实我们勾住的这个疑物到底是飞机还不是飞机这样才能延续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我当时在艇上我又再一次做出决定下水

  实况:

  潜水员下水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潜水员唐顺杰:在水下的时候有没有能见度呢当时肯定是看不见的因为东海海域的水都是很浑浊在水下的能见度是零所以你下去之后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手来辨别方向来辨别物体的

  实况:

  岸上指挥人员正在焦急地等待水上水下电话通话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他第一句报告我下潜了我说好他开始下潜第二句话我就问了因为下潜很快用不了5秒钟问他怎么样他没有回答当时我知道他难度很大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潜水员唐顺杰:走了一段时间以后不行发现越往下的话我还担心到一个问题因为钢丝挂到的地方不一定是有抓手的地方万一到水下15米的地方脱绳一下子就卷到哪里去也不知道

  解说:

  4月12号下午6点多,第一次下潜只到6米就宣告失败,而此时天色逐渐变暗,江流状况更加复杂,这为接下来搜寻失事直升机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而机械师杨永昌已经失踪了整整7个小时。

  片花(二):

  可疑物是否就是失事飞机?

  实况:(水上水下通话)

  摸到轮子了摸到轮子了

  解说:

  事故原因扑朔迷离。

  采访: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糜文明:当天的天气能见度比较低都是雾

  解说:

  稍后《1/7》继续--《直升机坠机调查》

  正文

  解说:

  此时大家心中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杨永昌能够生还。而事故调查部门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整打捞飞机,以便对飞机失事原因进行分析确认。但是,江面潮水流速太快,对于再次下潜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实况:(孙富民局长和其他人正在讨论)5200

  首先要确认第四个人是不是在里面但是现在是不是飞机也不能确定对不对

  解说:

  4月12号晚上8点15分,东海救助局作出决定:安排潜水员唐顺杰再次下水,确定可疑物是否就是失事飞机。

  实况:

  巡逻船潜水员下水

  解说:

  当时的流速达到每秒1.5海里,比下午的流速已经减缓一半。然而,这样的流速仍然超过了安全下潜流速0.75 海里一倍之多。与此同时,所有岸上救援人员随时做好准备,对潜水员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排除。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他第一个到底后跟我说队长我到底了我说我知道了你马上把下面钩住的东西了解是不是飞机他说好过了两分钟他向我报告了好像是飞机我说不对不能说好像要确认是还是不是他说知道了又过了大概两分钟左右他说队长是飞机我摸到轮子了

  实况:

  水上水下对话潜水员报告发现轮子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我的周围是很多的人大家都从电话里面能够听到我们的队长告诉我说小唐确认了找到一个飞机的轮子所以大家当时都很高兴现场大家都一阵欢呼

  解说:

  4月12号8点半左右,东海救助局最终确认:江底可疑物就是失事的直升机。4月12号晚10点45分,在经过了长达10个小时的努力救援后,雪龙号舰载直升机终于被吊出水面。但是,在对直升机舱内进行清理后,依然,依然没有发现机械师杨永昌的踪迹。

  黑转:

  实况:

  记者出镜:在失事直九飞机被成功打捞后,飞机遗骸已经立即被送往相关检测部门进行调查。那么,失事当天,这家飞机正在执行什么任务?事故原因和直九飞机本身又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

  实况: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外景

  解说: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介绍,这次失事的飞机是由哈飞集团生产的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在这次南极考察任务中,这架直九飞机主要是为雪龙号和考察站之间的科考人员运输,调运物资,同时还承担考察冰情的任务。

  实况:(雪龙号现场)

  糜文明,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事发当天上午,糜文明就在雪龙号科考船上。

  实况: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糜文明:事发的当天 “直九”当时就停在这儿吗就在这个甲板上它当时在甲板上在进行什么作业呢因为它起飞之前要做一些备航报修物资装上去早上队员把飞机推出来以后就停在这个地方

  解说:

  据了解,事发“直九”是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向飞龙航空公司租赁使用的。因此4月12号当天,“直九”在完成南极科考任务后,正计划返回位于南京的公司分部。

  实况: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糜文明:您当天见到了直九上面的机组人员吗我见到了他们三个人哪三个人呢?一个是李机长还有两个机械师失踪的机械师老杨您见到了吗我见到了因为我底下的时候我还问他他跟说了一声我说老杨今天的天不太好好像你们可能走不了他说那等一下我们中午看天气您说当天的天气不太好,当天的天气是什么情况当天的天气能见度比较低都是雾当时那天天气预报的时候能见度很低看上去天气不是太好

  解说:

  糜文明回忆说,当天由于天气状况很差,因此“直九”的起飞时间从最初的上午8点推迟到了中午11点10分。但是,最后坠机是否和天气直接相关,糜文明认为没有必然联系。因为,“直九”已经在南极恶劣天气状况下安全服役十年以上,而在这次科考任务中也创下了起落597个架次,154小时的安全飞行记录。

  采访: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糜文明:这么多年的跟直九飞机的合作当中我们有没有发现它的质量是有问题的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飞机有问题目前为止作为咱们考察队还是对“直九”飞机充满了信任应该是这样我们对他们公司也应该说是信任的对这个机种我们不怀疑

  解说:

  事实上,4月12号直九飞机坠机事件发生后,有关事故原因的推测一直就有多个版本。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通过对打捞上来飞机的观察能不能对飞机的失事的原因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呢这个飞机失事原因很难判断因为我们也不是航空方面专业的但是我感觉到这么小的飞机因为我们打捞起来判断里面行李很多他们转场他们原来工作的东西都放在飞机上面这个是有可能由于重量的关系

  解说:

  除了直九机型本身安全性能、超载、气候异常等可能坠机原因外,有人还对当时机组人员穿着便装驾驶飞机提出了质疑,怀疑机组人员在驾驶过程中麻痹大意,没有严格遵守相关飞行规定,最终导致坠机。

  采访: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糜文明:机组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强的一个机组他们的机长总是我们抗洪救灾的模范机长而且机务人员也是力量很强的所以从整个机组来说无论是从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都是非常的好应该是受到考察队好评的

  解说:

  4月14号,失事飞机黑匣子被发现,并被立即送往有关部门破译分析。目前,机组获救人员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机组人员所属的飞龙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哈飞集团都对媒体保持沉默。因此,针对事故原因的具体细节,无法进一步获悉。

  采访: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糜文明:您个人是如何判断“直九”失事它大概的原因会是什么这个我不好说因为飞机的原因具体因为他们民航局正在进行调查究竟是什么事故原因还要等他们技术部门来进行调查以后

  采访: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对于这架失事直升机的失事原因有关部门有没有一个推测没有因为这是民航专门有一个部门来对这个飞机(分析)所以要求我们要完整尽可能的完整能够恢复到原状完了以后他对这个事故的分析

  解说:

  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最终结论尚未得出。截止到4月18号下午6点,失踪机械师杨永昌仍然没有被发现,生还希望渺茫。

  记者:朱川 编导:胡朝晖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 SMG七分之一

更多关于 雪龙号 直升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