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长陈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1日10:11  三联生活周刊

  市长陈毅

  1923年,陈毅去法国勤工俭学之前在上海做短暂停留,上海给了这位四川青年最初的思想冲击;那时的陈毅应该没想到,26年后,他会以新政权的首位市长身份带领这座城市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主笔◎李菁

  “选父亲当上海市长,是毛泽东的决定,我想他看重的是父亲的战略眼光和综合能力。”60年后,陈小鲁在东城区一个安静的小院子里回忆,“上海也是一个重地,要放一个大员在那儿,毛看重我父亲的政治才能、外交才能。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准确的。”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早在上海解放之前4年,中共高层就曾考虑过新政权下的上海市长人选,而陈毅并不在视线之内。“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曾经决定进入上海,可能的话要建立人民的政权,所以派出一些干部奔赴前线。当然这个计划并没有实施。”陈昊苏介绍,“当时上海市长的人选,是我们党在上海负责的同志,刘长顺同志、刘晓同志,他们后来是上海市的副市长。”

  此后的3年时光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战争中,身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父亲,是华东战场上的最高负责人。他们的战区就在这一带。渡江之前,整个的华东北边这一块都是我们的势力范围,我们的部队已经是百万大军了。”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时,上海市长的人选已锁定为陈毅。据《陈毅传》,在“二中”全会闭会的次日,邓小平受中央委托,提出华东人事安排。上海市政府:市长陈毅,副市长曾山、潘汉年及一位非党人士(后为盛丕华)。这是陈毅第一次正式亮相。

  接管有“冒险家大乐园”之称的上海,的确非同寻常。对此,毛泽东有很清醒的认识:“进入上海,中国革命要过一大难关。”陈毅后来解释,当时担心两大危险:一是我们打上海,美国出兵干涉;二是我们接管搞不好,进城后停工停电,大混乱,上海变成一座“死城”。两种假设中只要有一种成为事实,便会使国内国际局势受到牵动。

  “我们党进入上海是非常警惕的。当年国民党的中央军抗战胜利后作为胜利者进入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所以才有‘盼中央,想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这样的顺口溜在民间流传。我父亲作为一个政治家,看得很清楚,我们共产党不能重复他们的教训。”陈昊苏说。

  所以陈毅在入城之始,严格地强调两条纪律:一是市区作战不许用重武器,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得进入民宅。对于后者,陈毅说:“这一条一定要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入,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这使得上海市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看得很清楚,我们共产党的部队也是以胜利者进入上海,却是给人一个仁义之师的形象。”陈昊苏说。

  从沙场走向十里洋场,这对陈毅绝对是个考验。

  除了在经济上与陈云配合着打赢“银元之战”和“棉纱之战”后,陈毅更被后人所怀念的,是他对上海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的尊重。

  陈毅说:“上海的文艺界千富万富,最珍贵的财富还是人才。”“上海解放后,父亲见到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向他们表示感谢,你们不走就对了,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共产党并不是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是青面獠牙,我们是可以合作的。当然他也知道,还要有行动来证明自己。”

  “那时候上海有很多电影公司,有好多的书店,有好多文化单位,包括报纸,父亲跟夏衍谈,旧人员的清理,有好多事情要做,但是千万不能怕麻烦,不要采取简单的办法,把这一套全给没收掉,或者关闭掉。这样很多人会没有饭吃,那就会变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个过渡搞得相当平缓,不是天翻地覆的。”

  上海的接管顺利完成,中央表示满意。而陈毅,则实实在在地说了一句:“我个人对市政工作也没有把握,只能稳步前进,量力而行,采取宽大的接管方针,团结多数人在我们周围。”“团结多数人在我们周围”,这是一位领导人的眼光和气度。上海市文史馆、参事室,原先安排了30多人。陈毅说:“太少了,人数加个零。”扩大10倍,上哪找人呢?向下要,各区统战部迟迟报不上来,这个不合条件,那个历史有问题。陈毅最后发了火:“你们这些人,连蒋介石都不如,蒋介石还把段祺瑞一家养起来呢!怎么会没有人?上海三教九流、遗老遗少,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多的是,一人每月给八九十或一百多元生活费,我们养得起的。每月组织他们学习两次,来受你的教育,有什么不划算?!”

  若干年后,陈昊苏到上海时,当地人用很感激的心态跟他提及两件事。其一是上海市博物馆,“与北京、西安这些有历史感的城市不同,上海的历史相对较短。而新中国成立以前,相当长时间国家文物大量散失,有很多从皇家流散到民间,这时候文博事业有很多可做的事情,我父亲当时就有这个意识,要广泛地收集文物,保存中国文化精品,所以他专拨了一批款,让他们到附近一带收购文物。现在上海市博物馆青铜器藏品很丰富”。

  其二,便是广为人知的陈毅与上海交响乐团的故事。上海有个旧交响乐团,军管会成立后有人提出解散它,“花钱养这么个洋玩意儿没用”。陈毅却指示保留,“交响音乐是全世界共同的艺术财富嘛,上海这样的城市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乐团”。老乐团楼下是个嘈杂的菜场,不利于排练,在陈毅关心催促之下终于搬进一所幽静的花园楼房。《陈毅传》提到,甚至在一次为中共的党代会演出时,有的人听不懂交响乐而中途离场,陈毅下令锁上剧场门不许退席,告诫大家要尊重演员的艺术劳动。自1881年建团以来从未演奏过中国乐曲的交响乐团,第一次演奏了《新四军军歌》和《秧歌舞曲》。

  矗立在外滩上的陈毅雕像,永远记着一位革命者和一段特殊的历史。伴随的,是陈毅慷慨激昂的宣言:“帝国主义曾轻蔑他说,共产党人只会管农村,管城市一无人才,二无效率。上海就是共产党的坟墓,共产党下了‘海’就会淹死?事实证明我们一定能学会泅水,游到彼岸!”■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三联生活周刊

更多关于 上海 1949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