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收藏家马未都谈流失境外的中国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2日01:55   BTV《天下天天谈》

  姜华:大家好,欢迎收看《天下天天谈》。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欢迎您,马先生。

  马未都:大家好,主持人好。

  姜华:谢谢,我知道您最近特别忙,因为去了很多国家的博物馆,刚刚从英国回来,今天我们请您给大家揭秘一下散落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其实我之前也掌握了这样一个数字,说流失到中国境外的中国文物大约有164万件,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很惊人,不知道您有什么体会?

  马未都:我觉得这个数字不只这个量,因为它这个统计的可能还是限于博物馆的一些公物的收藏,因为民间很多,欧洲非常地多美国也非常多,民间的收藏。

  姜华:好,我们先通过一段小片来了解一下

  小片1: 新闻事件:

  2009年05月30日晚,北京亚洲大酒店三层的拍卖大厅已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保利集团正在这里举行中国绘画艺术拍卖专场,

  这次拍卖会上珍品云集,清代顺治、康熙等八位皇帝的15件书法作品,从日本回流,集体在京亮相,但是最引人关注的拍品,是宋徽宗的真迹--《写生珍禽图》,据专家介绍,宋徽宗存世的作品很少,已知的只有十余件,而这件也是目前被发现的存世最为完整的一幅。这幅稀世珍品在7年前,以2530万元创造当时中国绘画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当年拍得此画的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委托保利拍卖公司,在这次春季拍卖会上进行拍卖。

  当晚11点42分,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以3800万元的起拍价开始竞拍,最终由572号买家以5510万元竞得该画。这件国宝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故乡。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约1700万件。这些曾经代表着中华民族辉煌的珍贵文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姜华:我知道您在外国参观大博物馆的时候,其实也是非常关注中国馆的,那这次是不是去大英博物馆是不是也格外关注中国博物馆?

  00:09:18

  马未都:是,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是常年展出,在大英博物馆90多个展馆中,中国馆和埃及馆和希腊馆属于面积最大的馆,给我们的地位应该说非常高的,它是在这个正面走到头的这个位置上。

  姜华:大英博物馆也被认为是除中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藏有最多中国文物的一个博物馆,我们先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小片2: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藏品达700万多件,很多藏品价值连城。在众多展馆中,埃及艺术馆、希腊艺术馆、罗马艺术馆和东方艺术馆最引人注目。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到明清瓷器等,这些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类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比比皆是,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罕见景泰蓝大罐藏于大英博物馆)

  姜华:那刚才短片里展示了一些比较珍贵的中国文物,那您去博物馆参观,您觉得最有价值的中国文物是什么?

  马未都:我觉得价值高的非常多了,你说最有价值又很难去比较。比如我们常说景泰蓝,其实西方人认为景泰蓝特别代表中国文化,过去在旧国的时候,在清朝末年到民国的时候,西方人认为古董店里要没有景泰蓝就不叫古董店。

  姜华:就觉得缺了这个,缺一不可,你不能缺这个。

  马未都:除了故宫,中国有景泰蓝收藏的只有三个馆,主要是故宫,其次是西藏博物馆有一批,还有南京博物馆有一点,剩下的博物馆里都没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收藏?过去就都流往国外了。大英博物馆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宣德的景泰蓝,那一个大罐。这个有点儿出乎我的想象是什么?因为我早就知道这个罐子,当时也看过尺寸,但是看尺寸跟看实物有时候不一样,它会忽略我这次一看我说这够个,这么大个,非常大,后来我说你们这个太重要,我还跟他们博物馆的人,因为大英博物馆主管都陪着我,我说你们应该把它举高一点,视觉感觉会高一些。他搁的偏低,他们说这个很重,搁太高了有很多问题,所以就搁在玻璃柜子的最下层,我蹲在那跟它照了一张相,那很有意思的一张照片。

  姜华:那出了景泰蓝,别的有价值的文物呢?您印象深的呢?

  (狗熊枕头巧夺天工)

  马未都:多了,比如宋代磁州窑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枕头,这个枕头是一个狗熊,画了一个熊,这个不是简单的画一个动物,它脖子上有一个链子栓在了一个桩子上,这就表明了当时的马戏的一个成就,它已经不是简单地画一个动物了,它跟人类的文化结合起来了。一说起马戏,当时我们过去有很多的这样那样的记载,是很多的。但是这算是一个实物,有一个证据证明我们当时训熊已经达到一个高的技巧了。因为训练动物也是一个技巧,而且训熊在人类的马戏史上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叫马戏?先训马,马好训,咱们没见过马提起来,后来发现这马能抬起蹄子来,觉得比较好玩。熊为什么大家对它有感兴趣呢?第一熊比较憨厚,第二它跟人有类似的地方,比如它可以后肢直立,那么一看跟人类也差不多,所以人对熊的这个驯服包括训马戏有很多。那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据。

  姜华:那马先生您去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参观,您觉得或者说就他们有没有一个共识?这个镇馆之宝是什么?咱们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元青花大瓶)

  马未都:就是戴维德基金会的那一对元青花大瓶。元代青花大瓶,就是我们所有元代的青花的鉴定,是以那对瓶为准的。就是揭开元青花之谜是因为这对瓶的出现,我们今天元青花在全世界沸沸扬扬,在国内都知道这是国宝级的文物,但是以什么为主?以那对瓶为准。

  小片3:元青花大瓶: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都具有不同的风格,青花瓷到了元代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无论烧制工艺或艺术水平,都有了独特的创新,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由于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所以价值极高,异常珍贵。

  大英博物馆给他专馆展出,场面非常宏大。这瓶子就搁在门口,我一进去先跟这瓶子照相,这个瓶子对我来说,从器物上,从陶瓷上讲那应该都不能算国宝,算世界宝,顶级的,一个是尺寸大,60多公分,保存非常完整,有确切的纪念。而且我还意外地知道一个细节,就是戴维德博士当年收藏这个东西并不一帆风顺,我老认为他有钱,当时大财主,他是一个学者,就是他家里是很有钱,所以他买了很多文物,可是他当时买这瓶子的时候,他只买一只,这是我过去不知的。

  00:27:20

  姜华:那在什么时候?

  马未都:另一只他盯了人家盯了五年,人家一开始不卖的,这个东西被分散了,结果他用五年的时间,加了很多钱才把另外一只凑成一对。买来,凑成一对,这个算是奇闻异事了,

  姜华:我们常常在文学作品当中看到,为了使一只价值连城,然后就有意的把另外一只毁掉,这很有可能在现实当中发生的。

  马未都:那也有可能是这样,这是对艺术上的一种杜撰。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很多概念特别根深蒂固都是成双成对,什么东西都是一对好。这个东西如果本身是一对,你人为地把它分开了这确实有问题。如果当年,戴维德当时说我有一只就得了,那只我也不去追,还要多花很多钱,那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再合在一起,他是一个学者,他不是一个一般人,他对中国文物研究深刻。

  姜华:那我还可不可以问一下,这两个瓶子现在价值几何?还是已经很难估量了?

  (元青花大瓶已成无价之宝)

  马未都:它是这样,这个价钱肯定我们没法估,它没有进市场我们估不出来,但是有一点告诉大家,如果这两个瓶子进入拍卖,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拍卖,立刻打破中国文物的世界纪录,这是任何人都没有质疑的,它到底能卖得多高谁也不知道。

  姜华:现在记录多少?

  马未都:现在记录是,全世界的中国文物的记录人民币2.3个亿,一件瓷器,这还一对呢,又大,又比那大。

  小片4: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格。 瓷器上面的图案来自《战国策》“鬼谷下山”的故事,这尊瓷器出品于我国制作青花瓷器的顶峰时期,历经约700多年保存依然完好,精美绝伦。

  姜华:那在世界其他地方,或者说我们国家故宫还有这样的瓷器吗?

  马未都:没有,我们国内也没有,而且全世界就这一对。

  (敦煌至宝多藏于大英博物馆库房)

  姜华:因为我知道大英博物馆里还有很多敦煌的文物,那您这次去看的时候有没有格外注意这些文物?

  马未都:它敦煌的文物有没有展览的一部分,重要的都没有展览,我是在库房里看了,他们因为知道我去,特别把库房打开给我看,保护的非常好丝制品,我原来也没见过。敦煌那些东西我们在国内见过一些往往都是纸制的,都是经卷,经卷当时量非常大,就是唐代以来的留下的非常多,但是丝制画画的非常少。这些东西在大英博物馆,等于是中国最早期的,那是确切无疑是唐代的山水画了,像我们再早的,游春图什么的,这个是不是还有一些争议,但是唐代的这些画,包括宗教上的这些绘画,包括颜色都非常鲜艳,那是确诊无疑唐代的,我们看了很多张,非常认真在那那,

  姜华:您说到去了人家的库房,可以看到一些游客或者说普通观众看不到的,除了您刚才说到的这些私自的经卷,还有其他的吗?也是库房里才有的,别人看不到的?

  (女史箴图惊现库房深处)

  马未都:库房里最后我们看了那个什么,中国最著名的国宝在大英博物馆,举世闻名的就是就是女史真图,

  小片5: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我国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专业画家,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也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问世起就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后人也多有临摹。现在世界上仅存两幅临摹品,一幅在北京故宫收藏,另一幅隋唐时期摹本藏于大英博物馆,是罕见的艺术珍品。1903年入藏大英博物馆至今,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中国文物。

  他们拿出来给我看我也比较吃惊,因为它要做很大的准备,它不像我们想象,它是一个手卷,你听着很简单就是个手卷打开看不就完了吗。这个手卷已经完全固定在一个板上了,这个版大概有个四、五米长,两块,他要从库里提出来挺麻烦的,非常平整也不能起下来了。能起下来它不起,因为起下来以后,每一次折卷都对它是伤害。你想想那也是一千多年的东西了,丝制品到一定年限会发脆,你每次打开关上都是很危险的,所以他干脆就把它展平。

  姜华:其实我们说了这么半天中国的国宝,但是我们一直在谈论的是大英博物馆,每次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会问这么好的宝贝,当年怎么会流失到英国去了呢?

  (国宝如何流失到英国)

  马未都:我觉得历史情况都非常复杂,首先是我觉得是一个世界的一个经济格局的一个变化。我们流到国外的东西那肯定都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东西了,在康乾盛世的时候,这东西即便是流出去也是通过外贸出去的,有人到中国喜欢,买走了,中国有大量的贸易瓷,就是我们所说的外销瓷,这些东西都是当时通过贸易手段,甚至有些不太正当的贸易手段,比如走私都流往欧洲。那么后来这些东西,就是我说经济格局的改变,资本主义兴起,然后我们封建社会的王朝衰落,在这个交替以后,东西就开始以各种方法遗失。我们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这种进入北京的这种掠抢,我们民族大部分人都对这个记忆比较深刻,然后伤及我们很多感情,我们大部分是这种态度,但是还有一批是经过各种人的贸易关系出去的,有些东西在历史上的地位没有今天高,或者说历史上没有那么多人能够认识到这个地位,所以就流到了各国博物馆,

  姜华:其实除了大英博物馆,世界上还有其他许多博物馆藏有中国的文物,我们通过短片了解一下。

  小片6:世界其他博物馆珍藏中国文物

  位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众多中国珍贵文物。据美国统计,早在1946年,这里就收藏有一万多件中国文物,像中国商代的青铜酒器,湖南出土的楚帛书,北魏的镀金佛龛,清代帝王朝袍等等,都极负盛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最多的是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近300幅,其中有唐代著名画家韩赣的《照夜白图》等等,都被称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姜华:我知道您也去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好像博物馆和博物馆之间都有藏品的不同的偏向或者倾向,那像大都会博物馆以中国的名画著称的。至少在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馆是这样的,那您这次去的时候,见到了哪些名画?

  (大都会博物馆呈现中国陶瓷史)

  马未都:大都会博物馆典型就是它的西安图了,大都会博物馆不仅是画,它其他的家具,它给了中国陶瓷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位置。一进大都会二层的回廊转一圈,大概有一、二百米,走一圈是中国陶瓷史,给了中国陶瓷一个极高的地位。因为博物馆中,大都会和大英博物馆都是那种超大的博物馆,基本上转一星期差不多,你要特别喜欢,那么这种博物馆经常很多人没有那么长时间,有的人就说我进去看看,位置最好的沾便宜,所以我觉得给了我们陶瓷一个很高的地位。

  (苏州园林原貌重现)

  另外它有一个苏州园林在里头,你一进去马上就恍如隔世,怎么到苏州了,小桥流水都有。非常漂亮。

  姜华:我知道很多外国人都喜欢在那儿喝一杯茶,感受一下中国氛围,您也去了吧?

  马未都:我去了。

  姜华:有没有在那品茗一番?

  马未都:我们在那倒没让喝茶,我是前些年去的,我准备今年还再去一趟。我觉得你可以看出一个西方人对中国文物的一个态度,

  姜华:刚才我们说到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还有一个博物馆在您的评论当中也算是比较独特的,那就是日本的,叫美秀博物馆,您评论它是做到了极致,为什么这么说?

  (藏在山洞里的美秀博物馆)

  马未都:它是焙茗先生的封山之作,这是一个不大的博物馆,它是盖在深山里,在深山里掏一个洞,最早的时候还得预约,不预约还看不成,因为在山里有一个安全问题。它现在倒是向全世界都开放了,但是每年也不是全年开放,都是在春季到冬季来临之前,冬季以后还是闭馆,因为不安全在山里。

  00:38:45

  姜华:那里面有没有咱们中国的什么宝贝?

  (馆藏中国文物均是极致)

  马未都:有,它是各国的东西都有,但是中国都是买极致,他当年买了很多东西都是当年的世界纪录,在国际史上创造的。比如说有车马市,就是那个战国时期车是很重要,我们今天车也很重要,对不对?你买一好车总得花一百多万二百万。

  姜华:那个时候的是不是战国?

  马未都:那时候战国、汉朝、秦朝的车按成本算比咱们这车贵多了,秦始皇出来的车马,车轴都是金的,你今天再牛的车也不是镀上点儿金,镀上金没有多少,它那是正儿八经的金。我看那个今天早知道说到这儿我应该给你带点儿战国时期的车马市,都是纯金的。它是一个馆状物,这么长,…那我们两千多年前的事了,那都是车上的零件,你看见这零件你就能想象那车多豪华,车不可能全都破烂,就这一个零件是好的,不可能。当年美秀博物馆,当年这根管就花了500多万美金,好多年前了那时候我听了500万美金都觉得是一辈子不可企及的。

  姜华:现在也是,您在博物馆看到的只是这个车市还是也有整体的车?

  马未都:那没有了,就是车市,车都没有了,而且这只是一个车的一件,一个车中好多件。

  姜华:我知道有一些西方的博物馆,因为话题正好说到这儿了,他们总是声称是替文物所有国保管文物,当然过去文物流失,各种各样的方式可能就是流失很多,包括还有的西方博物馆就拍卖这些不知道怎么得来的文物,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中国文物的使命是宣扬中国文化)

  马未都: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站的在高一点,站的远一点看就显得比较轻松,我们从一般人的情感上讲,那肯定说这东西是我的你必须给我拿过来,就我们大部分都会这么想,我也理解这种民族情感。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中国文物的使命是介绍中国文化,而不是替你们保管人类的财富,是保管了人类的文化。那么这个文化是要宣扬的,西方大部分人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是通过文物来了解中国,而不是通过到中国来了解中国,能来中国的人还是微乎其微的。我有一个观点我说过,就是中国文物它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它是在国家手中还是在个人手中,只要你向公众展示,它代表的都是中国文化,这个文化是都需要宣传的。你把它都收回来搁在库房里未必是一件好事,而且文物保护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在于利用它,利用它干吗?就是宣扬我们的文化,把我们的无形文化变成有形的价值。

  姜华:其实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为战争还有不正当贸易等等原因,大量的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也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几经辗转来到了我们的宝岛台湾。现在存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那我们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小片7:台北故宫介绍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台北故宫的很多文物源于北京故宫,主要收藏着宋、元、明、清等历代宫廷的瑰宝,现有器物近65万件。包括书画近1万件,其中宋以前画达千幅,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和米芾的《蜀素帖》等;有西周时代的青铜器300多件,其中一半刻有铭文,都是传世珍品,如西周毛公鼎、散氏盘;镇宫之宝的玉器翠玉白菜、辟邪雕刻,肉形石等等;由于藏品数量巨大,据说,一个人全部看完,需要将近30年的时间。

  姜华:其实提起台北故宫,那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传奇的翡翠白菜。您当然肯定也看过不知多少次了,它为什么这么有名,它好在哪?

  (翡翠白菜胜似白菜)

  马未都:对大众来说艺术有一个基本点,就是像不像。

  姜华:方针。

  马未都:对,它翡翠白菜第一你是用一个石头仿一白菜,白菜上还有一个蝈蝈,它比较像,所以老百姓就认为这东西好,它除了翡翠白菜还跟它伴随着有一块肉呢,那个肉也特像,一块大肥肉,像红烧肉,肉皮也有,瘦肉也有,大家觉得特有意思,这是百姓们或者说大众这不分中外的,全部对艺术的第一标准就是像不像。比如我们去看电影说这人演得不像,这是最简单的评判。但是过去看戏也这么说,戏不是要求你像不像,它只是要求艺术上的一个夸张,你要指望京剧里头打斗像战场上的打都一样,那这艺术就没法拍了。所以到艺术的高层次的时候就不是这个标准,但是大众都还是这个标准。

  姜华:好吧,那就抛开大众,您去台北故宫最想看什么,

  (故宫文物如何辗转到台北)

  马未都:我对台北故宫要看的东西太多了,它就是从北京故宫出宫以后,它第一个目的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它不是为了往太晚运,它是为了躲避战争,辗转到了四川、贵州,最后回到南京的时候,如果我们抗战以后就没再打仗,那这批东西就运回来了,结果马上爆发了我们解放战争。解放战争以后老蒋败了就回到台湾的时候就拿走了,他没有权利拿走,当时根本来不及,移出宫的部分拿了可能有1/3,当然理论上讲,以当时的观念挑最好的走。青铜、法书、古籍,瓷器不用说了,瓷器大部分都在那。

  姜华:我们的节目在台北也采访到了一位文物爱好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0:53:08

  00:54:15

  姜华:其实说到文物回家,刚才因为您也提到这个话题,应该可以站在更高的一点层面上,可能就会很放松,不会那么紧张。那毕竟还有更多的观众期待这些文物回家,您对这些期待有什么评论吗?

  (两岸文物有望重聚)

  马未都:我觉得正常,就是我也这么想,比如说理论上讲,台北故宫的东西应该回到故宫的,它的家,就是它的本地嘛。那么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所有的今天的这个局面都是历史造成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可能过多地去背负这一件事,你背负不起。我们是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所造成的这么一个局面,我们想一代人改观,按照你的想法全部物归原主这个事很难。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当一个国家统一的时候,至少它应该回来省亲,它至少应该回来看一看,这是我觉得大众的想法也是对的,对我来说我觉得看到是最重要,因为我们一生不能说我等着它回来我再看,它不回来我就死不看了,那也不成。我有机会去我就正好看一看也满足一个心愿。

  姜华:那将来我们也希望您可以在北京的故宫可以看到这些文物。

  马未都:这次他们做一个展览,台北做一个展览,北京故宫借了30多万给他们看。

  姜华:前一阵子两岸的故宫有一些合作。

  马未都:还没展呢,就秋天展,将来我们也会看到。

  姜华:不仅您可以看到了,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了。好的,非常感谢马未都先生今天作客演播室,为我们谈到散落在世界各地中国境外的中国国宝,也再次感谢您收看我们的节目,我们下期《天下天天谈》再见。

  —完—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