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阳村的慈善秀:爱心与表演“等价交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11:34  中国周刊

  中国周刊:实习记者 朱柳笛 北京报道
  [内容摘要]:每逢周末,这里就会按期上演张淑琴的动情演讲、孩子们的节目汇演、志愿者与旅行团参观者的动容,以及之后掀起的激情捐赠潮..。

  周六的太阳村热闹得很。

  “这里就像一个大超市。”李艳蹲下身摆弄着一只簇新的毛绒玩具熊,它在阳光下咧嘴笑着。

  她脚边的水泥地上摊放着刚到的捐赠物,不少人蹲在这里翻拣挑选。T恤、电子手表,甚至是唱二人转的手绢……这些看似搭不上边的物品以一种共同的姿态曝晒在阳光里,等待着被出售。

  女人坐在矮凳上,麻利地收钱找钱,和旁人讨价还价:“你看这皮,多好,只收你10块钱!”男人拿着鞋,摩挲着,犹豫着,最终以7元成交。

  这是在太阳村的物资中心上演的一幕。长达10余米的仓库里堆放着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捐赠的物品。

  “为什么要卖?捐给孩子的东西可以卖掉吗?”

  这个微弱的问句迅速被淹没在讨价还价的嘈杂里。

  每天吃一个鸡蛋太奢侈

  “有些捐的东西太阳村用不着,卖掉之后还能购买所需。”在太阳村实习了两个星期,李艳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分子。她盯着舞台上孩子的表演,回答有些漫不经心。

  陈青(化名)朝熟悉的李艳走过来,这个9岁的小姑娘似乎有些不满。她嘟努着嘴,眉头紧蹙,揉着细细的手腕。她刚刚在舞台上连续翻了几轮跟斗,姿势标准,动作轻盈。

  台下的观众掌声如潮,一旁的张淑琴笑得很开怀。

  几分钟前的张淑琴,还在为观众讲述太阳村孩子们生活的艰辛:“孩子们早晨5点就起床,和我一起到果园干活,我说孩子们太辛苦了,张奶奶要给你们奖励。孩子们却说,太阳村没钱,我们不要奖励。”说到动情处,几度哽咽。

  “我跟食堂的师傅说,要不然给每个孩子煎个鸡蛋吧,补充点营养。但师傅回答说,100多个孩子每天吃100多个鸡蛋,最少花5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1500元,太阳村拿不出那么多钱呀!”

  台下有妆容精致的女子偷偷拭去眼角的泪水。

  每逢周末,这个大厅就会按期上演张淑琴的动情演讲、孩子们的节目汇演、志愿者与旅行团参观者的动容,以及之后掀起的激情捐赠潮。

  带着干妈去果园

  马苹(化名)剪着短发的大脑袋从黑色奥迪车里探了出来,她笑着冲人群招手。她刚带着干妈在太阳村的果园认养了一棵果树。

  干妈来了,干妈是不一样的。干妈给她的千篇一律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酸酸乳、巧克力派、沙琪玛,还有坐奥迪车兜风的体验。

  但在享受周末的同时,马苹和小伙伴们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每周五放学后,他们要来到食堂劳动:洗萝卜、擦萝卜丝和包包子。包子是为志愿者和参观者准备的,5元一份。

  孩子们被分成3组,一组陪参观者去果园,准备风味小吃出售给参观者,一组在活动中心给重要来宾表演节目,一组在宝宝房和爱心人士一起包饺子。

  马苹是第一组的成员,她的同伴们已经在果园卖起了风味小吃,每份以20元的价格出售。她的身旁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枣树林。部分枣树上挂着黄色的牌子,注明着认领人的名字,枣树结果的时候,认领人可来采摘。

  一些写有名字的牌子散落在地上,被风刮了下来,名字斑驳,难以辨认。

  爱心与表演“等价交换”

  下午2点,马苹和小伙伴们在活动大厅外排着队伍,一反常态,没有你推我攘,安静地站立着。

  就在前一天,太阳村全体工作人员召开例会的当口,她们的一位女老师提拎着“爱心基地”的铜牌姗姗来迟。这个铜牌是为周末一知名服装企业认领100块菜地专门定做的。和这个企业员工们一齐到来的还有大批捐赠的玩具、文具、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

  马苹和同伴们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要为这家服装企业的员工们表演节目。

  会计王青霞手里攥着一份助养协议。她正试图将身边的唐薇推上舞台,让这个助养人发表感言。

  表演结束时,参观者还没有抹净眼泪,就陆续走出活动大厅,人潮涌向大厅外设置的义卖区。

  认领果树,认领菜地,欣赏表演,购买画作……参观者们享受着旅行团与太阳村合作的一条龙服务项目,等待着夕阳下山,唏嘘感慨着离开。

  “太阳村火了。”人群里传来一声低低的叹息,有些不合时宜,“钱呢,都用到了孩子身上吗?”

  沉默的大多数

  下午4点。

  马苹坐在接待处的椅子上,好奇地看着对面生气的志愿者小张姐姐。

  小张的脸色有些愠怒,她对于太阳村将她拨到果园干农活的行为有些不满。她理解的志愿活动是陪太阳村的孩子玩耍,而不是去果园除草、捡树枝。

  “太阳村会根据每个时期的不同需求来安排志愿者的活动。”负责太阳村志愿者工作的张明哲这样解释。周末里,他的手机会响个不停,最后干脆彻底没电。众多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会与他联系沟通,确定来太阳村的事宜。

  此时,同事于浩正瘫软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他的手指向窗外,在空气里划出一条虚拟的弧线:“在这里,你看到的一切,没有一样是花钱买来的。”

  马苹说自己并不喜欢太阳村。问她原因,她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志愿者菅俐反问道:“她们每周末都要参加这么多表演,是自愿的吗?”

  “和其他孩子相比,他们已经幸福多了,至少太阳村给她们提供了一个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李艳辩驳着。

  马苹没有理会这段关于她的对话,默默地面对着进进出出的参观者。

  与她截然相反的是已经读初中的李玲(化名),她冲着素不相识的人点头微笑,伶俐地说姐姐好。然后转过头继续看电视。

  像李玲这样半大的女孩已习惯于见到每周末涌至太阳村的人潮。她们安静且听话,一声招呼之后,便没了言语。

  “感觉她们比较冷漠。”菅俐说道。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