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我潜艇撞美反潜网表明美军一直监视我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5日11:06  世界新闻报
分析称我潜艇撞美反潜网表明美军一直监视我军
世界新闻报2009036期封面

  中国潜艇冲撞美反潜网

  碰坏美驱逐舰在南海布下的声呐阵,美军方的反应却很低调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章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13日披露,一艘中国潜艇在菲律宾苏比克湾附近撞上了美国驱逐舰所释放的声呐系统。众所周知,军舰上配备的声呐主要用于反潜作战,若此事件属实,则充分表明美国一直都在监视中国潜艇的活动,尤其担心中国潜艇有朝一日会突破其海上封锁线。

  美军驱逐舰声呐阵列被撞

  据CNN报道,6月11日,中美海军军舰在菲律宾苏比克湾海域再次“遭遇”。这是继今年3月双方海军在中国南海周边海域出现短暂摩擦后,两国军舰的又一次“亲密接触”。

  据美军方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官员介绍,中国的一艘潜艇撞上了美国海军“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布下的水下声呐阵列,但中国海军潜艇并没有直接与“麦凯恩”号驱逐舰相撞。据悉,美舰布下的水下声呐阵列已被中国海军潜艇撞毁。美军方尚未正式公布这一消息,也不愿说明美驱逐舰当时是否发现了中国海军潜艇。然而美海军方面认为,这起事件并非是中国海军潜艇的故意所为,因为这对中国海军潜艇来说也非常危险。

  CNN指出,美国海军一直抱怨中国舰船跟踪其舰只,双方近来发生了多起海上对峙。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此次事件,美方表现得十分低调,没有像今年3月份那样大张旗鼓地召开记者会,对中方提出批评。这一方面说明奥巴马政府在处理对华军事关系上日渐成熟;另一方面,鉴于世界金融危机、朝鲜半岛紧张形势等问题的复杂性,美国需要同中国联手应对,美方不愿因小失大。

  然而,必须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决定了该起事件难以成为美国强硬派兴风作浪的理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该事件表明美国海军一直在严密跟踪中国潜艇的活动。

  军事专家介绍,拖曳声呐不是美军导弹驱逐舰的必需设备,但为了监视中国潜艇,“麦凯恩”号驱逐舰本次携带了这种声呐,并将它布在了中国南海海域。此次声呐被撞坏,对美军并没有什么影响。

  美对中国潜艇十分忌惮

  潜艇由于具有航程远、攻击能力强、隐秘性高、难以探测和发现等特点,成为航母的主要克星之一。因此,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也十分注重对反潜战的训练。但从实际效果看,尽管美军航母战斗群配备有先进的反潜声呐和雷达设备,但在对付潜艇上仍然有些力不从心。

  去年,美国从瑞典租借的用以反潜训练的“歌特兰”级常规动力潜艇,屡次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御网,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因而美军对东亚地区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潜艇力量十分警惕,担心中国潜艇的发展可能会危及美国在太平洋的海上霸权。

  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潜艇的关注力度。2007年8月,美国防部向国会递交的《中国潜艇报告》声称,中国已有64艘水面作战舰艇、至少55艘攻击潜艇。潜艇部队建设已成为中国海军的优先发展目标。美国潜艇舰队虽然目前实力超出中国,但是美国的59艘攻击型核潜艇都被调遣到世界各地执行任务。根据目前老化的进度来看,15年内,美国攻击核潜艇数量将下降到49艘,而中国的核潜艇舰队规模可能在相同时间内扩展至35艘,那时中国潜艇将对美国形成局部优势。

  美日台反潜链遏制中国

  美国对中国潜艇力量如此关注,实际上是担心中国借助潜艇突破美国形成的对华包围圈,即三条岛链的封锁。目前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有三条岛链:“第一岛链”由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等地的基地和驻军组成,这一条岛链是美国和日韩等国向西部署的最前沿;“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基地群组成,它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韩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第三岛链”主要由美军在夏威夷群岛的基地群组成,它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美军认为,前两个岛链对中国可以起到很强的制约和威慑作用,于是联合日本和中国台湾,积极构筑针对中国大陆的“反潜链”。从2001年至今,美军以“无暇”号、“鲍迪奇”号为首的各型间谍船,在中国近海海域活动了数十次,投放了上百个带有声呐的水下听音器,在重要航道构成“水下听音器定位阵列”。而这套近海反潜系统的监视区域,正是中国海军北海舰队、东海舰队进出太平洋的门户。由于美军声称中国在海南岛建设新的潜艇基地,担负监测水下潜艇活动任务的美海军海上监视船又开始在中国南海海域如幽灵般游弋。

  《世界新闻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世界新闻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中国潜艇 美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