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与他的《命根》
出版业的变革,使普通人出书更容易成为现实。农民李冉与他的《命根》为此做着注脚。
中国周刊记者 綦伟 北京报道
在王府井书店的纪实文学专柜,在西单图书大厦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书专柜,人们都可以看到一本名为《命根》的书,书中记录了农村和农民1978到2008三十年的变化。此书作者是一位来自山东省沾化县李果村的青年农民,名叫李冉。
5月23日,李冉告诉《中国周刊》记者,2008年以前,他想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出一本书,也可以把书摆在北京、济南等大城市的书店里,让读者们翻阅、购买、品评。
为生计奔波
李冉打小生长在农村,1995年考进滨州师范专科学校读中文系。
滨州师专岁月,占据他更多脑细胞的是工作,而不是书。他脑子里想的是,不能再让身在农村的父母养活了。怀着这个念头,他在1997年就开始到社会上打工了。1998年毕业后,他只身南下广东东莞,在一家滨州人开的酒店里,干起清洁工的活。
独在异乡,寂寞时李冉开始写日记。年少的心情思绪,有时也化成一首小诗,发表在所在酒店的内部刊物上。因为是家乡人,又会鼓捣点文字,李冉被老板看中,调入广告部做策划,后到企业文化中心办报纸。此后,李冉从广东回到山东,从酒店到房地产公司,再到一家铜业公司,做的都是广告营销、企业文化方面的事情。天天考虑的是公司的事,看的多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书,与文学距离很远。
事情在而立之年发生了变化。2005年7月,李冉听同事讲了一个农村的故事:一个农村男子南下打工,归来时却发现独守空闺的妻子另有了心上人。这个发生在农村的婚变故事,让李冉感到有一些话如鲠在喉,起了念头要写一篇小说。
为了写小说,他开始读文学。最喜欢读的,是贾平凹的作品,还有陈忠实的《白鹿原》。几个月后,他终于改定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男人走了》,登在《中国乡村发现》杂志的网站上。
日记编成书稿
可农村的男人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土地?李冉发现自己触到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他觉得,应该写一个更大篇幅的东西,来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他开始翻看自己坚持了几年的日记,从字里行间,他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还有农村的变化。
他想,要不就把日记改成一本大书?就这样,一个出书的梦想,在2006年的春天,种在李冉的脑子里了。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一边工作,一边用业余时间改写日记,用电脑整理一章,就打印出一章。当把几十万字的日记改写成17万字的书稿时,李冉找来一本相同篇幅的书,糊上自己的封面,拿在手中看。他想:如果我的这本书出来,大概就是这么厚厚的一本吧。
可——书稿成了,怎么出版呢?李冉一窍不通。他悄悄找到自己认识的几个广告界的朋友打听。朋友的话,当头给他浇了冷水——现在出书难、自己不掏钱出书更难,你又不是什么名家大腕,干脆就自己拿出万把块钱来,自费印个几百本,朋友间送一送,过下瘾得了。
如此出书,有几个读者能读到?书到不了读者面前,出这书又有什么意义呢?再说,自己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李冉把出书的梦搁置了,有些心灰。
但他还是不死心,没事就往书店跑,去找同一类的书看,想象着自己这本书成书后的样子。2008年5月的一天,他在书店里拿起一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在封三页看到了此书责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林栋的电子邮箱。“要不,咱试一试”,李冉想。回到家,他马上写了一封信,附上书稿的简介,发到了林栋的电子邮箱里。
此后几天,李冉时不时地回顾这个自觉有些冒失的举动。“真是勇气大于信心,根本不抱什么希望的”,李冉回忆说。
李冉想不到,林栋在收到他的邮件后,会很快给他打来电话。四天后,正在公司里上班的李冉,看到手机上显出一个区号010的电话号码。北京!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难道是——编辑老师?李冉摁下接听键,里面传来带着他渴盼的声音:“李冉吗?我是中国青年出版社林栋,你能把整个书稿发过来我看一下吗?”
李冉感到说不出的兴奋。马上就把书稿通过电子邮箱发过去了,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邮局邮寄一份打印稿到中国青年出版社。两个星期后,6月10日下午,林栋再次打电话来,告诉李冉,已初步决定纳入出版计划,要他进京商量修改事宜。
真是意外的惊喜!那个出书的梦想重新升腾。
翌日一早,李冉乘上长途客车赶到北京。他拿着一张北京地图,看准东四十二条的大体位置,便乘上地铁往中国青年出版社赶。让人着急的是,他提前一站在朝阳门下了车,不得不再打的士。下午2时30分许,他进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大门。“这是我第一次踏进一家出版社的大门。”李冉说。
在办公楼五层办公室里,李冉见到了林栋。林栋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中青人分社总编辑。他告诉李冉,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副总编辑韩亚君也看过他的书稿了,出版社认为这书的写作视角非常新颖,反映的是最基层的心声。当然,书里不能光写过去的事情,还得再实地采风,写进当下的新变化。
此行,李冉同中国青年出版社达成了出书的初步协议。
梦想成真
北京归来,李冉大张旗鼓地干开了。他干脆辞掉了公司企业文化中心主任的职务,一心一意做书。已是公司老板的同学,为他提供了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并赞助他一部数码相机和一支录音笔; 另一位任公司高层职务的同学,赞助他5000元人民币的采风路费。
之后几个月,李冉在林栋的指导下,走访了山东滨州市杨柳雪村、山东寿光市三元朱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等典型农村。9月,他重回北京,住进中国青年出版社招待所的地下室,开始最后的冲刺。
成稿、审稿、改稿、再审稿、再改稿,反反复复不下五遍。一个多月,李冉基本上足不出户。
“累、烦,像揉面、像推磨,来回折腾、不分黑白地干”,李冉说,他一边改一边出声地读,每改完一章,便抿一口二锅头,小酒一喝,高兴一阵。在深夜改稿的间歇,李冉会突发奇想,支起三角架,自拍下伏案改稿的形象,记下这“非常难忘的阶段”。
2008年11月底,看到胶片下厂后,李冉回到了老家山东沾化县李果村。12月1日,样书寄到李冉家中。摸着封面上凸起的“命根”两个大字,李冉想:“我终于出了一本自己的书了。”
12月16日,新华网山东频道报道了李冉创作《命根》一书的消息,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也先后加以报道。李冉,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得知李冉出书的消息后,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专门买了一只足有十五六斤重的猪后肘,送到李冉家中,说:“好好补补脑子!”
原先并不看好李冉出书的朋友,齐向李冉祝贺,“这是一个奇迹!”
沾化的朋友告诉他,县新华书店给他的书出了一个专柜。济南的朋友告诉他,在泉城路新华书店看到他写的书了。
2008年12月18日,李冉来到北京王府井书店和西单图书大厦。当看到有读者在翻阅《命根》时,一种奇妙的感觉从心里直冲眼眶。李冉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在林栋看来,李冉的《命根》,正符合了当下的市场需求。林栋说,以前出版社的思路没有更多地考虑市场,主要考虑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好宣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市场化的取向逐渐明显。发展到现在,只要是符合大政方针、整体利益,而且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就可以出版。
李冉对《中国周刊》记者说:“我不是专业作家,甚至连一个业余作家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能够在国家级出版社出一本书,正是改革的产物。”
现在,李冉又悄悄回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招待所的地下室。在室内挂起一张大海报,是关于他已着手的第二部纪实文学作品《命脉》。
他把那部二手笔记本放在正对着海报的小桌子上,写一会儿看一会儿,时不时想一会儿。他还看到了第三部作品《命运》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