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校启用反剽窃软件欲杜绝抄袭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00:37   央视《新闻1+1》

  高校陆续启用反剽窃软件,目标直指毕业论文,学生恐慌,校园震动,靠一个软件能否抵制学术不端?网友曝光硕士论文抄袭,文章除地名外一字不改,上海双胞胎论文余波未了,辽宁大学再现抄袭事件,论文抄袭为何如此难以杜绝?反剽窃还需要哪些措施?《新闻1+1》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今年3月份的时候,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强调,对于学术不端的行为,就要像体育界去反兴奋剂那样做到零容忍。

  我们知道,要检测出是否有兴奋剂,需要专门的试剂。那么在学术界,如果要看一篇论文它是否抄袭,是否剽窃,我们现在也有了相应的软件,可是问题是有了这样一个技术支持,所有的高校都会采用它吗?对于这种学术不端,真的可以做到零容忍吗?王先生怎么看?

  王锡锌(特邀观察员):

  学术不规范,或者说学术不端的问题,是一个我们喊了多年的老问题,今天为了解决这样一个老问题,我们引入了所谓的新的技术,技术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这样一个问题是由人和学术的体制共同制造的,那也许真正来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回到人和体制本身。

  主持人:

  这套学术测谎仪出现了,我们就不妨来看一看,这叫做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高校铺开之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响呢?

  解说:

  只要有15%以上的相似就视为抄袭,按这个要求,我们几乎全军覆没了,我也未能幸免,尽管超出的不算很多,可对于修改论文来说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且时间有限,真是欲哭无泪啊。

  这是今年一位应届毕业生5月14号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的感言。把这位毕业生的论文拉下马的其实是一款叫做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软件,也被学生们称为“测谎仪”。

  根据记者的了解,从2008年年底开始,这种软件在高校等科研单位开始推广使用,目前高校大多使用的是两条软件,一套是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的学术测谎仪,另一套是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自主研发的反剽窃系统软件,目前已在全国20多所高校院系和100多家期刊社使用。

  以前一例软件为例,这个软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只要将任意一篇文章与对比资源库中的文献进行对比,这套系统便能检测出哪些词句或者是段落跟以往的论文有雷同之处,甚至详细到了哪些字跟以往的论文有雷同之处。另一方面,数据统计也显示出它的威力。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曾自主研发检测一所部属高校学生和教师的自由命题论文。783篇论文中,涉嫌抄袭者过半,全文剽窃的论文有161篇,占20.4%,段落剽窃256篇,占33.2%。

  天灾人祸躲不过,金融危机还未过,检测机器又来作,到底让活不让活。在这样的打油诗背后,显示的是全国各个高校的推广力度。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调查,仅在武汉,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高校引进了这个系统,武汉大学抽前10%的学位论文,其余的学校都是全检。

  但是有矛就有盾,针对测谎仪,一种帮助学生检测论文是否过关的生意已经悄然开张。

  今天我们的记者登陆淘宝网,找到了一家可以提供论文检测服务的店铺,近一个星期内,这家店铺几乎每天都有成交记录。

  有记者曾调查后指出,只要将学校所用系统的名称和论文发送给卖家,卖家即可通过系统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并标示出高相似的文字部分,方便用户在提交论文之前进行修改。

  然而,就在毕业生们探讨如何检测与反检测的技术问题时,抄袭本身所折射出的诚信本质问题却也显露无疑。软件研发者沈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学生,在老师的论文中,的确也存在学术原罪。经过50万篇论文的抽样发现,老师的论文抄袭量非常大,抄袭的人非常多,严重抄袭的人也不少,这就是说,如果都揭露出来,不亚于一场运动。

  主持人:

  我们接下来就电话连线采访一下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开发者,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沈教授您好。

  沈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副教授):

  你好,你好。

  主持人:

  沈教授,先有一个技术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它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大段大段地引用,再有一种可能零散地把这段内容给打碎了,散布在论文的各个角落,用您的这套系统都能够检测出来吗?

  沈阳:

  是这样的,我研制的这个系统是ROST反剽窃系统,那么它的系统可以把整块抄袭检测出来,另外打散之后的这种零碎的抄袭也能够检测出来。

  主持人:

  这是技术问题,接下来我想问您,因为我们刚才知道,在武汉大学现在也已经使用这种学术反剽窃的软件了,使用的是您那套系统,还是清华那套系统?

  沈阳:

  它这样的,在研究生院这个层面上使用的是清华同方的系统,然后在院系级别以及教师的自测方面使用我的系统。

  主持人:

  沈教授,当您研制出来这样一个软件的时候,希望它先被自己所在的武汉大学所使用吗?

  沈阳:

  我们在刚开始2008年4月份推出这个系统的时候,首先就在我们这儿使用,包括我们的期刊社,包括我们的博士生毕业的论文检测。

  主持人:

  沈教授,当您的这套系统首先在武汉大学使用的时候,有没有遭到一些来自包括同事,包括行政部门的一些压力,因为你这样做,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自揭家丑。

  沈阳:

  它是这样的,就是说我们实际上的一个立场是预防剽窃,什么概念呢?就是论文先进来,然后测了之后,有问题的,然后我们自己发回给学生,让他赶紧修改,防止他出现这种剽窃的状况,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

  再一个,我自己感觉到,社会很需要这个东西,但确实有很多人,他也比较反感这个东西,从个人这个角度而言,他是反感的。但是就我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部门的压力。

  主持人:

  当这套软件被一些高校使用之后,使用者他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一些学生我们看到反弹似乎比较大。

  沈阳:

  对。因为这里面可能存在的一个误会是什么呢?我感觉到学生的知情权不够,他们不太了解我们现在整个反剽窃系统的实施,并不是针对学生的,而是基本上覆盖了高校以及期刊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国家在论文这个领域也进入了一个质量的这样一个时代,所以并不是针对学生的,但学生他不太了解这样一个点。

  主持人:

  我觉得应该准确地说,不只是针对学生的是吧?

  沈阳:

  对对对。

  主持人:

  您看,在学生有这么大反弹的情况下,您有没有想过,研制这套系统,目的到底为了什么?

  沈阳:

  我想这个目的,首先我刚开始做这个系统我是出于兴趣,然后逐步去做深入研究的时候,觉得对社会应该是有用的,是这样一个情况。然后我们在逐步推广过程中,后来就发现,其实从整个社会、整个学术界的角度看,有必要推行这样的系统,因为国外的使用,类似的反剽窃系统非常非常普及,他们中学甚至也在使用类似的系统。

  主持人:

  沈教授,您知道吗?现在有了这套软件系统之后,现在各地有的人正在想反反剽窃系统的软件,您知道吗?

  沈阳:

  我知道。

  主持人:

  那您怎么面对这个?

  沈阳:

  因为我们做了一个……,然后可以随时知道国际所有人对这个,主要在网上对我们这个系统有一些意见的,我们随时可以抓取。所以我想我们非常关心各方面的反映,比如说这些同学,他们想了一些办法来反反剽窃,那么我们实际上是这样理解的,就是说任何事物,它是矛盾的一个运动体,必然这个技术升级之后,其他的一些人会想一些新的办法。作为我们从技术角度而言,我们也会想一些新的技术的方法。

  主持人:

  沈教授,当这套系统在一些高校使用之后,普遍有两种情绪,第一种是不相信你这是能真的做到反剽窃。另外一种情绪就是面对这种软件的时候,会有一种害怕的心理,你怎么看待这两种情绪?

  沈阳:

  我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你比如说不相信,如果说系统更大面积地使用,慢慢大家就知道有这样一个东西。

  第二个,刚开始大家比较害怕,为什么呢?不了解,有很多人,他实际上不是一种抄袭,他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可能拷贝了某些句子,但他也担心这个系统会不会误判,实际上如果说大家对这个系统逐步更加了解的话,他知道这样一个系统只是一个参考性的系统,更多是要通过人为最后来鉴定的话,他们的这种恐惧心理,我想应该来说很大程度会消失的。

  主持人:

  好的,谢谢沈教授。

  王教授,刚才沈教授说的一个,他说拷贝,有一些人对这个系统不了解,比如说拷贝和抄袭就不一样,好多人都觉得拷贝和抄袭没什么不一样。

  王锡锌:

  这样,整个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当然我们不可能一篇论文,比如说一万字的论文,每一个句子都是我自己造出来的,所有的思想都是作者原创的,这种情形可以说是极端极端罕见的。因此学术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当然要大量参考别人的文献,因此在这里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或者我们说的学术写作的规范问题,比如说根据学术写作规范,如果你是引用别人的句子超过一定长度,或者说连续引用,在一个句子中三次出现,你应该明确用引号引出,并且要注释我是从哪里引来的,这就是学术规范,如果你遵从了学术规范,当然这种我想理解就是沈教授说的,他可能是对某些句子的拷贝。

  主持人:

  王先生您看,当我们今天做这个节目,我就想知道,到底什么叫抄袭,因为现在面对他这个系统开发出来以后,有人说15%的相似度就叫抄袭,有人说不,30%才叫抄袭,于是我就查,什么叫抄袭,结果查来查去发现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您是大学教授,您又是博士生导师,当您在看论文的时候,您心里的底线是多少?有多少相似度,您就觉得您的学生在抄袭?

  王锡锌:

  一方面可能是数量,比如说一篇论文中15%,有的标准宽一点,30%,如果跟别的地方论文完全雷同,那么这时候必然会存在抄袭,我们可以确定谁抄袭谁。

  但是还有另外一些比较隐蔽的,很难判断的,比如说核心的观点,因为论文,真正的学术性研究的论文无非是在阐述一些核心的观点,如果有些观点完全是雷同的,而这个观点的推导等等这些可能会有一些差异,这依然可能会涉及到所谓的剽窃或抄袭的问题。

  所以我想强调一点,在这方面,机器可能只是缩小我们去核对的、比对的范围,真正完成这样一个比对和认定还是一个人工的过程。

  主持人:

  刚才我也说到了,问到沈教授,当他这个软件推出来之后,普遍的反弹的态度两种,一种是不相信,这个到底能有多少检测度,再有一个就是害怕。我觉得不相信其实也可以列为害怕的一种。

  王锡锌:

  对。

  主持人:

  因为这个东西就好像打了一个比方叫照妖镜,你在这个镜子面前是什么就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他这套系统?

  王锡锌:

  我觉得这样一套系统,如果说从目前他的介绍来看,因为对于具体的技术我们没有使用过,从这个介绍来看,首先是有一个自测性的功能,刚才沈教授讲到了,不是一律用来打击或者说来检测的,而是首先由学生和教员,你首先有个自测,我理解这种自测实际上也就是让每个人能够事先有一个戒备,有这样一种机器存在,如果你想冒险的话,它可能会能够让你这种所谓大部分雷同的内容能够显示出来,所以它可能会真正发生作用的机理还是让论文的作者、研究者,自己能够强化这样一种诚信的意识,我觉得这个意识可能才是技术发生作用的关键所在。

  主持人:

  所以当面对这样一套软件的时候,学生是见到它就生畏?还是说用这套软件真的能够检测出,他会杜绝这种行为,你觉得在事前还是事后的?

  王锡锌: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事前,如果说它能够比如说我们刚才讲到自测的这种功能,自测实际上可以抑制人的行为,但事后如果它真的有这么高的准确度,能够使这样一种抄袭或剽窃的行为,能够通过这个系统很快地判定,而且准确度比较高的话,的确,它可能会对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带来一种威慑作用,这也就是我们讲的技术,特别是这种新的技术的引入,我们在对这种技术本身还不太清楚的时候,的确可能产生这样一种效益。

  主持人:

  刚才我们在短片里面提到了几个挺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刚才教授说,他做了一次调查,738篇论文里面涉嫌抄袭者过半,全文剽窃的161篇,占20%,剽窃段落的占到33%,就是这么大的比率,如果这套系统在全国铺开的话,您预测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王锡锌:

  我看到这些数字,我也是非常的担心。因为一方面我们看到,如果这些数字是准确的话,那么它表明了技术的胜利,但是它同时折射出人的悲哀,在这样一个,整个高校,我们说的象牙塔之中,如果说技术这样一个镜子照出的是这样一幅让我们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当然是恐惧也好,躲避也好,甚至逃避也好,各种各样的心态都会有的。

  在高校里面,这样一种论文,我们知道每年要产出大量的论文,由学生完成,由教员来完成的。首先在第一个层面上,如果这个技术真的能够遏制,它的遏制效率很高的话,那么它可能会对学术的环境,在短期内产生影响。但是,假如不断制造论文的这样一个环境还是存在,压力还是存在,需求还是存在,那么也许真的就像我们短片中刚才所说的,技术刚一出来,我们就找,去寻求破解技术的技术。

  主持人:

  今天我们演播室关注的是当论文的反剽窃系统软件出来以后,人们的一系列反弹,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主持人:

  什么样的情况叫做论文抄袭?抄袭以后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接下来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国内外的相关做法。

  (播放短片)

  解说:

  如果不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那篇抄袭来的论文,北师大哲学博士杨伦将9天后拿到自己的博士学位,而他的导师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此刻也不会深陷“抄袭门”的烦恼中。

  近期,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署名为陆杰荣和杨伦的哲学文章,被媒体对比发现,有80%的内容抄袭了云南大学多年前的一篇论文,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学术乱象的讨论,而今东窗事发,杨伦和导师陆杰荣的前途也变得风雨飘摇。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论文抄袭丑闻事件频频曝光。上个月,有网友在天涯论坛曝出,东北财经大学的一篇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是直接用查找加替换键,把南京财经大学的一篇论文中所有的江苏改成了山东,除了一些统计数据稍微进行了改变之外,从目录到正文,几乎一模一样。

  最后,媒体又曝光了一起史上更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抄袭者一字不差的直接用复制加粘贴完成论文,两篇论文除了致谢不一样以外,其他内容几乎一字不差,有的网友就发出了“论文抄袭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感慨。

  对于近期密集出现的论文抄袭三重门,让人扼腕于学术的沦陷。就在今年“3·15”当天,借着打假日的由头,教育部也对论文造假行文下了一剂猛药,教育部长周济在这一天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高调地提出,对学术不端的行为,就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要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一旦发现,彻查到底。

  虽然教育部的表态十分的坚决,然而摆在学术界面前的最大问题是,我国对于抄袭剽窃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我国的法律法规也未对此方面做出过明确示意,究竟怎样算抄袭,抄多少算抄袭,目前都是依靠小部分业内人士的个人经验判断,以及依靠偶然的机会来发现。

  而在美国,对于学术的创造早有明文规定的标准,学界人士撰写论文时,都必备两本学术写作指南,《芝加哥手册》和《韦伯美国标准写作手册》,这两本书里对学术创作的各个细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在界定抄袭方面,手册规定:“凡使用他人原话在3个连续词以上,都要使用直接引号,否则即使注明出处,仍视为抄袭”,以及“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引用,凡从他人作品中得来的材料和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即为抄袭”。

  为了筛查论文抄袭,美国民间的论文打假公司和反剽窃组织也应运而生。比如这家网站就为高校提供文献相似度检测的系统,虽然系统服务不是免费的,但仍然颇受美国高校教师的欢迎,网站每天收到论文超过10万篇,用户在线提交论文后,该系统就将论文与数据库中的数千万篇文献进行对比,最终生成检测结果,指明目标论文中含有多少涉嫌抄袭的内容。而在我国,虽然有部分高校针对本校师生制定了校内的学术行为规范,但界定细节上都不够详细,标准也不一致。究竟如何减少抄袭者打擦边球的空间,还学术一片净土,恐怕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还亟待解决。

  主持人:

  不过我们看刚才教授做出那个研究的数字的话,学生论文的抄袭率很高。问题出来了,如果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只老鼠我们喊打它,当发现很多学生都抄袭的时候,我们必然反思,为什么使得他们出现抄袭这种情况。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面临找工作和写论文,他当然能权衡出谁重谁轻,当然找工作最重要了,我不知道您在大学里遇到的情况什么样?

  王锡锌:

  的确,我们现在学术论文,如果从学生层面来讲,那么学生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必须要写论文,论文通过才能获得学位,有各种各样的硕士,包括有学术研究型的硕士,但也有一些职业培训型的硕士,这些也都要有论文,论文换学位。

  我们知道现在学生数量很多,学生数量很多带来两个直接的问题,一个是刚才您提到的,就业的竞争压力太大,很多时候学生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他面临的问题就是一方面是写论文,一方面是要找工作,如果我认认真真地去做论文,可能我就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换句话说,写论文在这里首先机会成本很高;再加上我们对论文,又不论任何情况,都要加一个所谓创造性、创新性的要求。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这样一个学术的论文环境,本身也使得许多不端行为、不规范行为,有了很强烈的利益的驱动。

  主持人:

  我反过来问您,假如这个学生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他就是在创新上下工夫了,他也的确写出一篇创新性的文章,他不抄袭,等待他这个结果会是什么?

  王锡锌:

  当然论文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认认真真来写,但是的确这里会碰到一个让我们有时候比较尴尬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写的,比如说一个优秀,优秀在短期内无非就是你获得了一个优秀的而已,这个优秀可能对很多学生来说,不能在他的现实的利益面前,不能够直接给他带来好处。换句话说,这样一种高投入的行为,可能并不能带来。

  主持人:

  就是抄和不抄一个样。

  王锡锌:

  如果能通过的话是一个样,而且这种抄和不抄一个样,的确会让很多的同学会有一种心理上的被剥夺感。

  主持人:

  您作为博士生的老师,我倒有一个问题问您,当您面对这些抄和不抄的论文的时候,您还看不出来吗?

  王锡锌:

  当然这里面我们首先要说到,如果学生论文比较少的时候,而且您投入的时间比较多的时候,在这两个结合的情况下,应该说我们对一些论文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判断是类似于这样一套检测系统。所以我有时候想,这样一种所谓对高技术的引入,实际上有可能,首先是老师偷懒,如果针对学生论文来讲,当然也会涉及到学生偷懒。但是现在我们碰到很多的问题,学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我看了一个数字,现在我们在校的高校学生,2007年的数字是2700万。现在有的时候一个导师可能要指导很多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生。

  主持人:

  就您来说,论文看得过来吗?

  王锡锌:

  在我所在的学校,博士生规模控制是比较严格的,所以一般来说我指导的博士生,当然我会非常认真来看,但有时候我们碰到有各种各样的学生论文都送到你这儿来评审,这时候的确时间的压力是比较大。

  主持人:

  我之所以这么详细地问您,是我希望从您这儿做出一个结论,如果教授把的关严的话,学生的抄袭会不会杜绝?

  王锡锌:

  教授把关如果严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

  主持人:

  那为什么不严?

  王锡锌:

  这里的不严,我们必须承认,教授本身今天,也可以说面临各种各样环境的一种叫诱惑也好,叫压力也好,他的确有这样一些问题,我认为如果我们看到有大量的学生论文在造假的话,我们教授应该是要反思自己的责任,我觉得这个责任是不能推卸的,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说,包括我们短见中讲的原罪,可能也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存在的可能性。

  但是另外一方面,把得严和不严,有时候会涉及到很多学术体制,这个环境的问题,比如说大家相互之间可能是论文作者,他的指导老师,可能相互之间大家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会有这样一些情况,会干扰到这样一个正常的评价和判断。

  主持人:

  所以换句话说,当学生进入到大学之后,他学的不仅仅是知识,他还要学你这种体制,你这个论文,别人的论文是怎么写的,教授是怎么看我的论文的,所以当他学会了之后,他也许不得不选择这样的一条道路。

  王锡锌:

  其实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学生在那里不仅仅是学书本,他在向这个环境学习,他在向这样一种体制环境学习,相互之间也会学习。比如说他看到别人是作假论文,很快通过了,他就会问,我这样辛辛苦苦写,失去了其他机会划不划得来。

  又比如说,假如他知道反正不管怎么写,都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关系,最后还能通过,这时候他也会去反思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写。所以我们看到,今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其实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