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我国多省市普降暴雨专题 > 正文
近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2009年6月19日10:45,国家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欣,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乔林做客新浪网谈今年雨水分布情况以及汛情应对。国家气象局称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降雨量与往年同期持平,20-25日我国雨带将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另外气象局提醒夏初为我国强对流天气高发时期,各地应注意防范。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尹俊: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演播室,我是主持人尹俊。进入六月以来,我国天气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演播室请来两位气象方面的专家解读天气情况。第一位坐在我旁边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欣先生。
胡欣:各位网友上午好。
主持人尹俊:第二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乔林先生。
乔林:各位网友上午好。
主持人尹俊:北京已经连续三天迎来降雨,并且出现了大雨和雷电情况,今年这边的雨水是不是比往年多一些,这轮降雨会持续多久?
胡欣:北京的雨季主要在7月到8月,但是从6月份的降雨就开始明显要增多了,这种持续的阴雨天气情况总体上来讲,雨量还不是太大,对大家来说可能有一种比较舒适的感觉,气温不是很高。北京降雨主要还是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夏半年的降水明显偏多,50%的降水量是在夏半年。
主持人尹俊:近期的雨带停留在哪些位置,北京地区连续三天的降雨有没有可能导致灾害,近期降雨的趋势是会什么样?
20-25日,我国降水将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乔林:北京三天多降水时段是不同的天气系统造成的,前两天主要是从东北路径下来的冷空气影响,出现的对流天气造成了阵雨和雷阵雨天气;昨天晚上的降水主要是从我国西北地区东移过来的冷空气与暖空气在华北地区交汇所造成的,这次降水是过程性的降水,随着冷空气的继续东移南下,降水会很快结束。具体来讲,今天白天在北京的一些地区还会有一些弱的阵雨和雷阵雨天气,降水就会过去。今天主要的降水已经到达我国黄淮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这一带,大家可以看到是呈东北-西南向的雨带,雨带明、后天会到江淮、江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地区,阵雨和雷阵雨天气比较多。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通常知道到了6月中旬左右开始,这个雨带从华南向北有一个跳跃,从现在来看,降水在长江中下游这带开始增多,未来一段时间,20-25日,降水主要会出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如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这些地区降水有所增多。
主持人尹俊:我们发现南方进入到汛期,这两天南方的汛情有所缓解,也有人关心,南方的汛期大概持续多长时间,北方什么时候会迎来汛期呢?
胡欣:从汛期角度来讲,我们国家汛期是从南向北推移的,这个规律是比较明显的,年与年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5月份和6月初降水比较大的区域在华南地区,就是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的南部。
从6月中旬以后,我们国家的主要雨带北移到长江、淮河流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梅雨季节,在这个地方维持短的就是20天左右,长的时候达到40天左右。维持时间长时,往往会出现比较大的洪涝。
到了7月下旬、8月上旬,我们国家的雨带又要往北移动一次,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降水会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要注意抓紧时间抢收小麦
我还想补充一下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关于北京这个降雨有什么影响?这个时间的影响有一点还是应该特别注意的,现在正值麦收季节,北京、河北中北部正赶上这个时节,连续这几天的阴雨,对其有不利的影响,不利于麦收。还好这段时间气温不是特别高,如果要是气温高的话,高温高湿对麦收影响就比较大了。
主持人尹俊:可能对麦收还有农作物有一定的影响。
胡欣:麦收的气象预报和服务是非常特别的,而且要求也很高:如果气温维持在30度以上、湿度在90%以上,又持续几天降水,小麦不收的话,小麦就有可能在麦穗上面直接发芽、长出来,这样麦子就变质了、不能收了。这种高温高湿天气如果维持三天,麦子就要坏掉。今年虽然有三天的下雨,但不是连续的,也不是湿度非常高、温度非常高的情况。所以估计影响不会太大。但还是希望今天雨过天晴之后,抓紧时间收。
主持人尹俊:刚才听乔先生说了华北地区这一轮降雨结束,是这个意思吗?
乔林:对,这个过程对华北地区来讲,今天或者今天晚上就结束,但是要注意到东北地区还是有冷性低涡,在冷涡西部还是有冷空气,尤其在午后到前半夜还是有一些雷雨的天气。要注意及时抢收,收割以后要及时晾晒。
主持人尹俊:今年的防汛形势怎么样的,防汛方面需要做怎样的准备,气象专家有没有好的建议给大家?
胡欣:今年总体上来讲,华南地区降雨偏多,这是一个区域;还有一个区域是在江淮和黄淮之间。但是我们也坦率地告诉大家,气候预测仅仅是报了气候平均状况的偏差多、偏少,对于政府防灾来讲,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个人来讲,我们更要从每一天的气象灾害防起,特别是避灾,要从每一天开始。政府部门和个人,对于气候预测结果需求是不太一样的。
夏初是强对流天气高发时节 注意多加防范
主持人尹俊:所以你们提供的可能服务或者咨询也是不同层次的。我们看看网友最关心的,有网友关心近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遭遇了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造成了安徽、江苏等地的人员伤亡,这种强对流天气还会不会出现?这种强对流的天气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胡先生,这位网友比较关心的这些问题,您能给他们做一个解答吗?
胡欣:这种强对流天气,在我们国家的初夏是比较频繁发生的。你要我准确的说是不是还会出现,我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还会出现。是不是就出现在同一个地点,这个就有不确定性了。强对流天气是肯定还会出现,因为在这个季节就是多发生强对流天气。今年安徽、江苏、河南是遭遇了一次比较强的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短时间8级大风甚至9级大风的天气,其实在不同的地方每年都有发生。
在防御方面来讲,我们要特别注意了。在这些区域,我们的设施在建设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到每年都要发生强对流天气,可能是今年发生在这个市,明年发生在那个市,我们希望建设和施工中要考虑到这个气象因素,你今年不发生明年不发生,后年肯定要来了。
乔林:强对流天气尤其在夏初、春末夏初的时候是最强、最剧烈的。每年强对流发生的主要时段是3月份到10月份,最主要的是每年的6月份到8月份,尤其在6月份春末夏初的时候更是要注意这种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包括短时的大风、短时的强降水、还有雷暴,甚至还有冰雹和龙卷等等。请胡主任介绍一下影响河南、安徽的飑线天气。
(编者注:飑线是由许多雷暴单体排列成带状的狭窄云带,宽度约20~50公里,长度为几十至几百公里,维持时间为4~18小时。气象上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强风现象。而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沿着飑线可出现雷暴、暴雨、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剧烈的天气现象,它是一条雷暴或积雨云带。)
胡欣:这个东西很专业化,怎么说,我画一个图,示意的看看:这是一个雷暴的单体,我们看到的云,它是单个的一个云,上面雪花状的东西是冰晶,下半部分是水。因为有冰晶,所以有雷电,如果这个云全部是雨水,一般不会出现雷电,所以出现强对流的时候,我们必须防雷。
再看这幅图有两个朝下的箭头,实际上就是大风,它在几个方向,在后部和前部都是大风,这样的云把高空很冷的空气带下来的,大家都知道重力加速度也好或者是空气质量不一样的也好,会吹到空气质量轻的方向,会造成大风。当往一个方向移动的时候,就逐步影响过去了。
我们再有一幅图,这个图是一个一个挨着云的单体,我们把它简单化就是这样一条线,一个一个云的单体是排列着。它往一个方向移动,经过的地方就会出现强对流,这种强对流表现我们能够观测到一些具体的数值:一个有强降水;还有气温可能由30度在短短几分钟就降到20度,有时候还更低。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三级风、四级风,飑线一过来的时候,就有七级、八级风,甚至更大。
强对流天气预报很难
主持人尹俊:所以比较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的损失。
我们在目前强对流天气预报方面做得怎么样?我们也注意到气象局今年成立了强天气预报中心,这个预报中心起到怎样的作用?
胡欣:强天气预报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分析和预报强对流天气。首先我们要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知道它是什么?它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当我们知道了规律的时候,就要把握这个规律,来预报它的路径。由于强对流天气生命期比较短,最短的是几分钟、十几分钟,长一点的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这个有很难的预报性。
现在我们通过卫星云图对云顶的观测和天气雷达的探测、还有大量自动站的监测来及时发现它已经产生或者将要产生。发现之后,我们通过各种服务手段,把预警信号发出去,让老百姓能得到。这主要还是在监测和预报两个方面,而长时间预报的准确性还不是太高。
主持人尹俊:像这种强对流天气在预报方面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对于气象工作者来说。因为它变化太快了,而且是出现的速度比较快。
乔林:是速度快,发展迅速,生命期比较短。气象台一般做24小时或者长一点的48小时有可能发生强对流的区域的预报,就是潜在可能的预报。具体到预警方面,现在气象部门布设了很多现代化监测设施,监测手段有很大的提升,这样的话一旦有信息、刚发展的阶段,会及时发布临近的预警。大家注意到有雷暴、大风、冰雹等黄色、橙色、红色的预警。刚才主持人讲到现在对强对流天气,因为它的特殊性,各个国家有些认识和了解,但是需要不断地提高,所以对它的预报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