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江加分公示删繁就简致高考公正话题再升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3日00:30   CCTV《新闻1+1》

  央视《新闻1+1》2009年6月22日播出《公示,还是暗示?》,以下为完成台本:

  2009高考成绩公布在即,高考加分备受关注。浙江,加分公示内容删繁就简,遭遇质疑;重庆,31名少数民族加分考生身份存在问题。

  高考公平公正话题再次升温,三好学生加分,文艺特长加分,“三模三电”加分,从最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到今天被曝光挂钩权势和金钱,沿袭二十多年的高考加分,该怎样成为科学衡量人才的标准,阳光之下,我们又需要怎样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现在正在网上公示今年本省高考加分的学生名单。这样一份名单一出,媒体马上就质疑了,因为这份名单实际上是太删繁就简了,信息提供得这么简单,但是把所有看的公众却看得稀里糊涂。

  岩松,怎么看这份公示的名单?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首先,公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为了让大家在公开和透明的前提下,行使每一个公民监督的权利。但是简化了之后的公示就变成了一种暗示,大家看不清楚,雾里看花,没法行使监督权,同时还会让人产生另外一种暗示,是不是这里藏着很多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东西啊?

  主持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份删繁就简的名单?

  (播放短片)

  解说:

  不到两个小时之后,也就是从明天的凌晨开始,浙江省的考生就可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了。与此同时,浙江省的高考加分名单公示也就到期了,如果没有疑义,公示名单上的考生将在自己的高考名单上获得5到20分不等的加分。然而,这份名单几天来却拨动了公众的神经。

  这份被称为“删繁就简版的高考加分公示名单”,是上周浙江教育考试网公布的,公布后,有细心的家长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反映,这张公示太简单了。据报道,这张公示的整个表格横向的分为考生报名序号、姓名、加分项目和加分值四项,纵向的则是4516名考生的对应情况。粗略统计一下,在这4000多名考生中,有学科竞赛加分的192人,体育加分的1000多人,少数民族加分的2000多人,户籍在景宁且在当地考试的有500多人,至于学生来自哪个学校,参加过什么学科竞赛,什么体育项目都无从知晓。对此,有家长说,这叫我们监督什么,怎么去监督呢?

  那么,是所有的公示都这样吗?《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了同一网站公布的去年的加分公示名单,记者在去年的加分名单下看到一份浙江省2008年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测试认定合格名单公示,这份公示列出了考生姓名、性别、报名序号、地区、所在中学、二级证书项目、二级证书竞赛名称、等级、认定结果。通过比较这两份公示名单,可以看到去年浙江省共有438人都是因何体育项目加分,其中包括198名“三模三电”的考生,而在今年的公示名单上只能得知有约为1003名考生因为体育项目加分,至于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参加“三模三电”测试的考生信息则淹没在这份名单当中。

  一个多月前,也是《中国青年报》率先报道了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其中提到,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模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13名考生的家长是当地官员,其余六名全是教师子女。当时,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回应是,“所有通过省级认定和测试,符合高考加分政策的考生将于高考结束,第二次测试结果出来后,通过浙江教育考试网向社会再次公示,届时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此进行监督。”如今,这份公示名单终于出来了,却引发了又一轮的争议。值得一提的是,在媒体报道后,浙江教育考试网上关于2008年高考体育项目加分的公示信息已经被删除掉了。

  主持人:

  好,我们先来看看浙江省去年和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加分考生这种公示条目的对比。我们来看2008年公布了这么多项,到了今年只有4项,从这4项里面我们实在是什么也看不出来。

  白岩松:

  更有趣的是,在大家质疑了之后,把干得好的2008年公示的方式给取消掉了,以为是好的不让你看见,你就不说我现在不好的不好了。我们来看2008年的时候,仅仅从类别来说,你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个类别,到2009年一下变成了四个,显然九个类别的时候所提供的让你监督,公示让大家了解相关的信息,它是立体的和几乎全面的,你可以更加准确的去看,我应该怀疑什么或者我去监督什么。但是当变成了仅仅4个的时候你一头雾水,怎么去行使监督的权利呢?这可能正是这样一个简化版的公示出台的时候所希望起到的结果?那我觉得更令人担心了。

  我们今天下午很多的编辑记者一直在查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公示情况,有很多的省没有查到,起码我们没有看到这种信息,我们不希望它是没有,虽然公示是刚刚开始起步不久。但是在这里面做得最好是哪个省、市、自治区呢?大家猜猜看。是西藏做得最好,好在哪儿呢?我甚至可以给大家举例,比如说它说像门巴族和夏尔巴人加分加20分的时候,不仅有他的考号、名字、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毕业的学校,家庭住址的门牌号都有。像烈士子女加10分这块,一样,像考号、名字、性别、民族,烈士的姓名都登出来了,而且工作单位非常详细,授予烈士的时间都明确地标注在这里,授予单位都有。这样让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你有怀疑或者有质疑,或者你觉得这里的信息有误,你马上可以发出你的声音,但是只面对这四个基本的项目,您跟谁发出声音去?

  主持人:

  关键是你看浙江省2009年加分的项目,他连这个学生是哪个学校的都不写在上面。所以人们就有一个问题,当然我们现在没有特别的法律法规规定,公示到哪种程度。但是既然是公示,你连这个学生是哪所学校都不公示,这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白岩松:

  而且咱们说一个近似开玩笑的话语,其实也有人这么说,在目前的重名率这么高的情况下,你连具体相关的信息都不提供的时候,我甚至不敢去怀疑和监督,因为万一是重名怎么办?

  另外,最有趣的是当你看完2008年的时候,项目那么细,你应该知道,它不是不能。就像我刚才举例说,西藏做得这么好的时候,我们很多东西要向经济发达地区去学习,但是也有很多事情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好好学习,因为他们可能非常认真地,脑子没那么活泛,却把很多东西做得非常非常地扎实。但是我们看到有些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也曾经做得非常非常漂亮,但是脑子一转,今天就变成了如此简化版,甚至让我怀疑,这个决策的背后有可能就是一把手决定的,没有一个民主的过程,不了解,不先将心比心,站在需要公示的那些家长或者老师的心态上去考虑。稍微有一个民主程序,我相信这么简单的事情不会看不出来,难怪就有网友和我身边的人就说,这事简直不是说错误,而是傻和笨。

  主持人:

  你怎么看,当《中国青年报》把这件事报道出来之后,我们想象中,它应该把2009年公示的条目再细化,再不厌其烦的细化才对,为什么它走了一个反向的道路,反而把2008年以前公示好的,再把它给删繁就简掉了。

  白岩松:

  其实这几年,我们在讲述关于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时候,就是在培训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千万不要用第二个错误去掩饰第一个错误,因为第二个错误才可能是更大的错误。就像当初弹劾克林顿关于性丑闻的问题的时候,性丑闻不是最严重的问题,美国的宪法里面没有说总统不可以有性丑闻。但是之所以斯塔尔弹劾他独立的报告,是因为宪法里明确地规定,总统必须诚实,不能撒谎。因此,克林顿不承认曾经开始跟莱温斯基有过什么事,成为最大的罪过。

  在这样一个事情上当然不是这个承诺,我只是拿它做一个举例,如果要是大家坦诚地说,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或者说我们想得太简单了,因为今年人多,因为它有进步的一年,去年公示的时候虽然项目很细,但只有体育这一项,而这次4000多人的时候,不仅有体育各个方面,很齐,这是一个进步。你去解释向公众面对质疑的时候,非常坦诚地去说实话,而不是,他说我去年做得好,那我把去年删掉,这个时候你更相信网民说的话,犯错误能不能也有点智商?

  主持人:

  今天我们在演播室关注的是,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目前在网上正在进行公示的今年本省参加高考加分的学生名单,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主持人:

  高考关注着一个考生和他的家庭的未来,所以当一个地方出现了高考加分的情况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们不妨看看各地高考加分的情况。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下午,来自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消息证实,31名高考考生将被取消少数民族加分资格。自此,从6月9日开始,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巴蜀中学77名民族生造假事件才最终尘埃落定。而经过此前政府部门一轮轮公示,人们也最终了解到,在重庆,共有238名考生享受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他们将在高考中享受到20分的加分优惠。

  “没有经过公示的考生以及加分的项目和分值,将不能进入投档的成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今年高考开始前两周就对高考加分问题进行了表态。今天,我们的记者也登陆了多个省份的官方考试院的公共信息网站,发现虽然教育部要求对于高考加分要进行公示,但一些省份的考试院网站上却依然看不到相关的内容,而公布过的省份简单程度也大多与浙江省的相类似,而重庆市则也只是在巴蜀中学事件被举报后,将市直属中学聚居少数民族特征信息集中公示。

  此外,记者也发现,在今年,全国不少省份还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北京市今年减少了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的测试项目,并将逐步取消“三模两电”和棋牌类项目的体育特长生资格。在上海,文艺特长生和一些竞赛项目的加分值减少,由往年的20分减为10分。重庆市则明确规定,取消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加分规定。

  有媒体粗略统计,当前教育部规定高考加分的情况大约为14项,各地林林总总的优惠种类累计达到192项之多。

  字幕显示:

  “假如把高考比作一次赛车的话,能享受加分待遇的学生就仿佛搭上了活动性能出色的跑车,谁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坐商跑车呢?”——高考家长

  解说:

  这是一位家长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比喻,在高考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加分优惠政策一直牵动着无数考生敏感的神经,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命运。

  事实上,高考加分政策在1977年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时就已经出现,国家在那一年规定,不再对工农成份学生及革命干部进行照顾,而是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从1983年开始,教育部门更是规定对获得地区以上表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考分达到规定分数线的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档。此后,加分优惠政策逐年明细化,直到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的出台,用两个章节的内容详尽规定了可以享受加分优惠的项目和分值。虽然该暂行条例在2004年已经宣告废止,但如今对于三好学生、体育特长生的加分优惠政策已经成为惯例,在各地以不同的形态扮演着高考招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主持人:

  我们来连线一下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副院长熊丙奇先生,熊先生是长期研究中国教育制度,熊先生,您好。

  熊丙奇:

  你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

  我们刚才知道,从1977年开始,咱们国家有高考加分的政策,当时规定的是不再对工农成份的学生还有革命干部进行照顾,而是转而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得者还有体育艺术特长生进行加分,当时为什么要实行这样一个加分政策?

  熊丙奇:

  实行这样的加分政策,主要是对高考按照分数的单一标准这样一个录取规则进行一个修整,因为我们的高考录取是按照学科考试的成绩排序录取的。这样的一个卷面考察只能考察学生知识教育的成绩,但是却无法考察这个学生其它的素质。因此,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的特长生,还有体育特长生,被认为是这个学生在卷面成绩之外,拥有其它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它作为一个加分进行考虑。

  主持人:

  实际上它是想通过这样一种制度来弥补高考在某些方面造成的不公平是吗?

  熊丙奇:

  是的,因为高考实际上只能体现一个分数公平,但是它无法反映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注意到,国家教委从1987年规范了所有的加分项目,实际上在1987年的时候,国家教委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因此,加分也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加分就变成了加分教育,以及一种权势交易。

  主持人:

  熊先生,您看以前实行这个制度的时候,是希望用加分制度去弥补高考制度中的一些不公平,但是现在加分制度被很多人认为它本身已经是不公平了。您觉得从长远看的话,加分制度是应当保留还是应当取消?

  熊丙奇:

  如果说是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没有推行多元录取规则,那么加分政策还是有它的一个必要性。但是这样的加分政策一定要进行改革,首先就是对它的整个加分项目的出台要真正做到一个公平公正,民主决策,就不能由现在的政府单方决策,政府说什么时候可以加分就可以加分,而不是通过省级的人大进行审批,通过人大的审批,这样的加分项目才能代表老师、家长和学生意见。

  第二,是真正要引入监督。因为我们目前的加分实际上是教育部虽然要求公示,但是正如刚才的短片所讲到的,其实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公示,只有全面公示学生的加分信息,才能保证加分这个政策能够公平公正的实施。但是从长远看,我们一定要通过高考制度的改革,把学生的素质考察从目前用加分的方式来考察,而变成一种多元的评价。

  主持人:

  好,谢谢熊先生。

  岩松,你觉得什么样的学生应当加分?因为刚才熊先生说了,加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弥补高考弱点的一种政策。

  白岩松:

  就是在高考的独木桥里面,纵向的时候再有一个横向的平衡木,其实想完成一个更大的公平,可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也实现了,在一定的人群当中也的确是这样,但是不妨先提供另外两组数据,大家想想是怎么回事。

  第一组数据,就是其实涉及到加分的时候,虽然教育部有它的笼统的规定,大概念,但是被有细心人给细化下来之后,发现能够加分的分成小项的话居然有190多种,那么大家就会绞尽脑汁地去想,选择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加分。如果要是把高考比作独木桥的话,加分就像是一个一个救生圈,万一我要掉下去了,我的分数不够,有了救生圈我可以活着,分是学生的命根,跟命有关大家就得拼命,去想办法让自己获得加分。

  第二组数字,仅仅从浙江的角度来看,去年就因为“三模三电”加分公示是400多名,今年一下就变成了1003名,增长了两倍还要多。怎么同样一个省份,今年这方面的特长生就一下增长了两倍还多,还是看到了去年,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利益,所以他就会产生一种更大的驱动,更要想尽办法,你看别人占了便宜走了,那20分,千军万马被你踩在脚底下。那么就要想尽办法,我也要获得利益,否则我的家长没能耐,我的孩子就要吃亏,所以这几种因素一裹挟在一起的时候,慢慢它的确变成了新的不公平。

  主持人:

  刚才这个短片里面又提到了重庆市有几名考生被取消,因为他们不符合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所以被取消加分资格。你看,重庆除了这些事之后,当地的做法是把更多的详细的信息在网上进行公示,你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首先这是一个在面对质疑之后必须采取的一种态度。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是质疑巴蜀中学有两百多名打着少数民族加分的旗号来参加高考,这显然在重庆这样的地方,在一所中学里面,应该是一个比较离谱的数字。最后迅速地给予了清楚的展示,是77名,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而且有详细的公示,还取消了一些不符合加分特长,包括今天大家看到的消息。所以有错误不怕,关键是要迅速公开透明地去改正错误,并且今后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更不要明年的时候重庆也是像今年的浙江一样,还不如今年。

  另外一方面,换一个角度去想,谈到少数民族的时候我想多说两句。其实现在我们可以粗略地去算一下,涉及到高考加分的是两大项,虽然分成很多小项,但基本是两大项,第一类是针对少数民族还有华侨,等等特殊人群的子女,需要照顾的子女给予加分,第二是有特长的需要加分,这种特长当然包括体育、文艺,包括思想政治品德等等很多方面。在这两个领域里面,可能少数民族包括归侨加分,大家异议最少,但是这里面运作的空间其实也很大。

  我担心两点,我首先是少数民族,我先要声明,我高考时候是考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校,作为蒙族加10分,考自治区以外的学校不加分,所以我一分没有加,我靠我的分数去考上区外的大学了,所以我先把自己的先说一下。但是现在有很大的一个问题,不妨用民委的领导说的一句话来说——怎么我到了民委之后,突然发现全国的少数民族的速度比我想像增长的快得多,后来一看好多是因为为了获取利益而改的“民族”。于是在今年高考开始一个月之前明确规定,必须是父亲或母亲的一方是少数民族,才能把自己的民族改成这个民族。但是问题是,之前好多年,七大姑八大姨是少数民族,都能改,即使你有了现在这样一个政策,还可以通过妈妈的妈妈如果是少数民族,先把妈妈改成是少数民族,再把自己改成,当然一个月的时间运作就比较短了,明年会不会有人钻这样的漏洞。所以我第一个担忧是有了这样加分的政策,使少数民族的纯度大为稀释。

  第二,其实我更渴望另外的加分。我觉得应该拿出更多得分数去鼓励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专业还有历史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加分,这样少数民族的文化才可能更好地去发展。

  主持人:

  刚才岩松,你说是两种加分,你把它分类,其实还有一种分类是把这个加分是分成雪中送炭型,还有一个锦上添花型,今天我们关注的实际上是一种锦上添花型的加分。我就在想,因为现在高考教育都有不公平,对于深山老林里面的这些学生,他们要参加高考的话,他们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城里学生的无数倍,他们要克服很多我们无法想像的一些困难,我们能不能给他们加分?

  白岩松: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过这一段很动感情的话,他说我们那个时候上大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80%都是农村的,现在学校里面农村的孩子反而越来越少,他说我经常想这件事,也有点担心。我觉得一方面有,中国的确现在城镇化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这个比例好像也没有像现在很多地方所显现出来的,在高校里面所显现出来的,农村的孩子在慢慢减少,我们姑且就算加分这个因素。农村的孩子很难获得“三模三电”,因为“三模三电”对器材的要求和现场包括培训,一下子要交一万多块钱,我相信农村的孩子很难。体育特长生想要篮球、足球、排球等等,受场地,包括长期训练的因素也很难。在特长这方面,更多的很可能是城镇的孩子,甚至是有钱和有一定权力的孩子。所以如果要问我,说面对加分的情况是怎样的话,我觉得有两个招,第一,大面积的缩减,甚至取消加分,给特长的加分项目。第二,让学校有更多自主招生的权力。为什么说大规模的取消,我们以前报道过,二级运动员上了体育,最后一发现连跑步都不会,什么二级运动员,还不如我呢,这里的问题太大了。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就跟奥运会上一样,只要是打分的项目,你就提心吊胆,永远不敢说准赢。

  那么好了,教育部规定加分等等很多项目,最后权限都下发到了省市里面去,包括一些省教育考试院等等,最后你发现它一方面在这里面获取利益,因为培训,还有报名费都很贵,你觉得它会自己剁自己的手腕吗?另外一方面,这里就涉及到各种人情的因素能起来作用,你就很难说这事公平不公平了,所以我觉得还不如取消,北京就打算慢慢取消这方面一定的加分,包括上海。

  主持人:

  现在的加分制度受益者可能是更多的,就像媒体里面所报道的那样,非富即贵,或者家里面有各种各样权力、关系的这些人。如果取消加分制度,会不会就像刚才熊先生所讲的那样,它可能明明是制度设计,是想让一些人受益,结果让一些本不该受了益的人受了益。

  白岩松:

  对,所以现在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我觉得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这个概念真是好,有很多把好的事情做得越来越糟糕了,导致原本应该受益的人现在反而被排斥出去了。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问题除了刚才我说的要大范围地减少要靠人打分的,包括可以运作人情关系的加分项目之外,我个人觉得其实也没有太大用。

  另一方面来说,其实允许学校更自主的招生,学校更自主地招生之后,其实它就有自主办学的条件,不要总是副部级、厅级的高校,它自主办学的时候,慢慢将来也有董事会制,他会为自己的脸面负责的。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高考 加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