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纪念《每周质量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10:44  新世纪周刊

  一个新闻栏目丧失了批评能力后,它的被撤销不会令观众激愤,只能勾起几点惋惜的回忆

  -本刊记者/许荻晔

  “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句承诺即将弃观众而去。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革的一部分,2009年7月,《每周质量报告》会和《共同关注》一起从央视荧屏消失;尽管这一消息并非由官方证实,而是从“知情人士”处四处流转。

  5年前《每周质量报告》就被传出将被撤销,后来被证实是虚惊一场,而这次看起来则更可能接近永诀。但观众的反应,却是前一次群情激愤,质疑“为什么要撤节目”的声音布满了央视网站;而这一次,多数人都像是激动不起来,至多报以一声叹息。

  曾为苍生说人话

  《每周质量报告》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展江教授评价为“央视好节目”之一:“2004年以前,央视还是有一批很好的新闻节目的,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等,2003年出了《每周质量报告》,以监督食品安全为主,老百姓非常关注,做的很不错。”

  2003年5月4日,《每周质量报告》开始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这个品牌——蓝黑底色上的醒目红色印章在三期之内就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播出时间是绝非黄金档的周日中午12点半,它却能很稳定地占据播出当日的收视率前三甲。

  节目的内容安排上,“权威访谈”与“质量警示”放在较后的位置,重点交给了“记者调查”。

  第一期就捅了山东胶州的一个“口罩村”。当时“非典”肆虐,口罩价格暴涨,但一些口罩原材料是边角料,工作人员的手上残留泥垢,而制成品非但没有可见的消毒过程,还随意地丢在地上,没有严格的密封包装。记者通过暗访,交换来直接、原始的画面证据,使观者宛如亲临,深受震撼。

  第二期报告的是安徽淮南乳品厂在鲜奶生产日期上动手脚;第三期则揭露了饭店常用廉价餐巾纸黑幕;第四期,卖五六块钱的德州扒鸡是死鸡做的;第五期揭示了用辣椒杆、茄子杆冒充防非典药材藿香的从收到售的可能链条。

  选题的选择上可谓严谨:首先记者进行表象调查,如产品合格率连年攀升或在70%以上,或与老百姓的相关度不够,都有可能被淘汰,大约只有1/6的选题能进入下一步的个案调查。

  如制片人吴光秋所言,衣食住行可能有不同的问题,但分轻重缓急,“如果买了衣服不合适,可以扔了,买了房子不合适,也可以找有关部门解决,但是吃的东西不一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周质量报告》几乎成了中国人的“拒绝饮食指南”,太仓的肉松、金华的火腿、龙口的粉丝都曾被《每周质量报告》揭露出有问题。

  观众一边感叹这世道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一边等着每周日的12点半再排除一种不能吃的东西。进入本期的记者调查前,主持人往往要提及上期的主题,以及当地政府为此而进行的积极整改情况。

  改为名优唱赞歌

  2004年6月16日,第55期的《每周质量报告》没有播出,晚上也没有重播,央视网上也没有更新。

  这是一档叫好又叫座的电视节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数据中,《每周质量报告》在2003年度新闻频道各栏目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节目组经常收到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单位的感谢信,2003年还获得了“消费者杯”的单位奖。停播当天,很多忠实观众上网力挺。

  官方对停播没有正式解释,比较含混的说法是,技术原因。央视的技术原因包括甚广,如内容审核未通过。

  6月23日,第56期《每周质量报告》出现,绍兴黄酒里兑水兑酒精加各类调料,但强调了生产厂家与品牌。第6 1期的《每周质量报告》内容上出现了变化:题为《揭密奶粉生产销售》,树先进典型:三鹿奶粉从收奶到检测到生产各过程都严把质量关。

  这次的揭密也引起了观众的很大反响:“你只需要帮助我们发现什么奶粉是不能吃的。”

  《每周质量报告》的口号已悄然更改为“注重信息平衡,实施精确打击”,而不是过去的“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

  制片人吴光秋的解释是,“扶优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假。”

  当时正值阜阳大头娃娃奶粉曝光后,阜阳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奶粉名单中,标号第32者即“三鹿婴儿奶粉”。而后阜阳卫生局补发通知:检测产品为假冒,而正品经检全部合格,并“向三鹿集团与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歉意”。

  接下来的《每周质量报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第62期里山东昌邑“正规的肉鸡加工厂”里工人自觉的卫生状况,已被专家认可为“超过了我们国家的规定”。第66期的涪陵榨菜,洗榨菜都得用纯净水,产品检验制度非常严格。

  第71期《龙口粉丝的百年工艺》是对第53期“龙口粉丝氨水制”的“解铃”,因为“当地政府迅速在全行业开展了整治行动,销毁假冒伪劣龙口粉丝20多吨,并对6家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予以查封”。

  展江说:“说合法企业在生产合格产品,这就像是说你我今天没杀人一样,这算是新闻吗?”

  三鹿引发的信任危机

  揭黑只能挑小作坊,也不能保证不惹事;描红倒是对方欢迎,可惜观众不领情。几年下来,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是当时初见黑心棉、毒火腿时那样容易激动。厂长经理们却学会了跟央视对簿公堂。

  2007年3月24日,《每周质量报告》制作了《都是染料惹的祸》专题,调查了河北晋州的海龙棉织厂和源泉染织有限公司,发现两家单位用直接染料给毛巾染色,在11个染料样品中有9个不合格,“其中含有大量超标的强致癌物质芳香胺。”

  次日晋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封存了海龙棉织厂生产的毛巾,经河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毛巾质量不合格,但不含禁用染色品。海龙厂的孟姓厂长以央视报道失实、侵犯名誉为由,起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央视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结果是法院认为媒体有舆论监督的权利,驳回了孟的请求。观众、媒体一片欢呼。

  真正的危机不是官司,而是信任危机:2008年三鹿事发,2007年9月《每周质量报告》的三鹿赞歌《110 0道检测关的背后》重新被提起。

  “今年的1到7月份,已经有476个批次,3542吨的鲜奶被企业拒收”,拒收的鲜奶则被拿去喂猪。而生产婴儿奶粉的各种原料,首先都得通过百余项的检测,进行配方的全过程都由电脑检测掌控。

  这篇“深入、细致的暗访、调查”的真实性,被人们所置疑,伤害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的诚信。

  “这不怨记者、编导、制片人,他们也都是被压制的,通常他们的内部不会主动加码,我感觉央视人为的限制太多了。”展江这样评价《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

  仅仅6年,一个原来揭露勾兑饮料,药品安全的监督节目,幻化为津津乐道于挑选饮料、买菜炒菜的节目,还特地加了一个“消费者学校”的后缀。

  失去了批评能力的《每周质量报告》,即将无声地消亡。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