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拟推广镶牙式改造未获国家文物局认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02:16  新京报

  旧城改造中的民生

  一位张姓居民称,既然旧城改造是为改善民生,为何拆迁补偿那么少

  一边是文物在旧城改造中逐渐消亡,另一边是有人盼着旧城改造来改善生活环境。

  6月22日,千章巷里的一户人家正在搬家。一位退休老人说,他一家三代住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里,夏天潮热,冬天湿冷。没有厕所,没有厨房,生活不便。

  南京市建委宣传处处长丁昌华说,“这些居民(生活环境)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知道那些联名上书的专家们有没有来看过。别说来体验,就是住一天也受不了。”

  他认为,“旧城改造中,南京市是不追求利润的”,为的是改善民生。

  今年初,旨在“加快扩大内需”的200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工程”,被南京市政府提上日程。南捕厅、门东、门西、教敷巷等历史街区皆在“危改”之列。

  丁昌华说,经过调查统计,绝大多数居民都愿意搬迁,只是他们觉得补偿标准太低了。

  千章巷旁边的评事街98号,是施开华的家。他家建筑面积13.3平方米,属于拆迁范围。

  经评估,建设方南京城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给予拆迁补偿款、室内装修、附着物补助等共10.3098万元,而施开华提出30万元。至此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在一位张姓居民看来,既然政府说旧城改造是为了改善民生,那为什么改造后的别墅要卖三四万一平米,而补偿给他们的价值不足一万。

  正在实施的南捕厅四期工程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需拆迁4200户居民。据南京市发改委官方网站介绍,将投资35亿把这里建设成“高档江南园林别墅”、“别墅TOWNHOUSE”。

  多位有过商业建筑规划经历的大学教授认为,依照项目地段和市场规律,这些别墅、公寓一旦建成,市价均不少于四万元一平米。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明伟,是《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新规划》(下称“南捕厅更新规划”)项目负责人,2003年接手南捕厅项目规划以来,他领导的团队6年内对该规划进行过多次修编。

  6月21日,他介绍,随着拆迁补偿标准提高,规划多次调整。考虑到南捕厅不可建高层,经测算后,只有提高项目档次,拆除更多计划保留的房子,才能“就地平衡”。

  他坦陈,因为南捕厅项目是南京市2009年十大项目工程之一,市里要求加快步伐,短期完成,所以动迁、开拆很快就开始了。

  而专家蒋赞初的一个观点是,南京在城市建设上不能大搞“推平式”拆房改造,“如果政府顺从房地产商净地开发,南京每年至少10%的文物会被损毁。”

  “镶上去的多是‘假牙’”

  南京当地拟推广“镶牙式改造”方式,被国家文物局局长认为“真牙太少”

  南京旧城改造中,熙南里项目被当地官员称之为一个样本。

  熙南里位于白下区中山南路南捕厅,南捕厅及其西侧的安品街,都是南京规划部门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三年前,南京市政府启动了南捕厅历史街区二期项目。采用的方式是“镶牙式改造”,现在熙南里历史风貌区已完成,对外开放。

  6月24日傍晚,穿过该街区大板巷44号一条石板小径,犹如置身于一处豪门大宅里,不锈钢拉手,朱漆门窗,真皮坐椅,仿古摆设。

  在一个名为“水仙子”的雅间对面,是一座三面临水的半人高戏台。透过雅间落地大窗玻璃或实时电视信号,能一边品尝佳肴,一边看戏。

  据了解,这就是高级会所的代表之一。

  对于街区里还遗存的古井、神龛、八角楼等景点,南京城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文祥说,这里都是“镶牙式改造”的成果,南捕厅其他地块也将参照这种方式,“提升历史街区的文化亮点”。

  所谓“镶牙式改造”,就是哪颗牙坏了就补哪颗。

  不过,今年5月27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考察老城南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学者周学鹰回忆,当日上午,他陪同单霁翔考察了熙南里、安品街。

  在已被拆光的安品街工地,单霁翔问陪同的南京市副市长陆冰,“这就是你们的‘镶牙式’保护吗?你的牙在哪儿呢?”

  有媒体报道,当日下午,单霁翔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还要保护老民居、原住民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不能只保护个体的文物建筑,“可是我今天在现场看到,镶上去的多是‘假牙’,‘真牙’太少了。”

  而在周学鹰看来,所谓“镶牙式改造”,不是镶牙,而是完完全全的拔牙。

  “整体保护”

  专家针对老城南提出三个可以尝试的方案,在官方那里没有得到认可

  与“镶牙式改造”相反,有人建议“整体保护”。

  29位联名上书的南京专家学者认为,金陵古城仅剩不到100万平方米,尚不到50平方公里老城总面积的2%,对于古都的最后这点种子,依法实行“整体保护”已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们所说的“依法”,指的是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其中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目前,南京“镶牙式改造”的地方性措施,和《条例》要求的“整体保护”存在差异。

  蒋赞初认为,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在修编之中,如何落实《条例》的“整体保护”尚待观察。

  具体到老城南的改造,有专家提出了可以尝试的方案。

  周学鹰等人认为,有三个方案可以尝试:愿意搬迁的,房子交给政府,拿补偿;想留下的,经专家评审提出意见,政府和原住民按照一定比例出资维修;想留下,不想动手的,由政府修缮好后,住户出租金。

  不过,这些方案,在官方那里没有得到认可。

  南京市建委宣传处处长丁昌华说,“可能哪个城市(在旧城改造上)也不会这样做。如果不搬走,原地大面积改善是不可能的。”

  白下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洛锋的回答是,“拆建是一个大的政策,不可能按照所谓的三个方案来,一旦开口子,以后怎么办?”

  对此,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则认为,老城南是一片非常有特色的古民居,应该不改变它们的原貌。

  如果要改造,应该采用的方法是:把文物修缮好,里面的老住户要是愿意搬回来,还可以搬回来。

  他说,“南京要是拆得差不多了,那就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了”。

  总理两次批示

  在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问题上,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感觉左右为难

  29名专家学者上书后,5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就老城南拆建作了重要批示。

  据有关人士透露,总理这次要求有关部门抓紧调查处理。

  早在2006年,16名专家学者上书国务院后,温家宝就老城南拆迁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政府调查处理。法制办要抓紧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争取早日出台”。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整改会上,南京有关方面负责人同意先停止拆迁。不过,这次的碰撞只是延缓了拆迁进程,南京城南的拆迁工作依然在推进。

  “三年内,老城南拆建两次引起高层关注并作重要批示,这绝不多见。”梁白泉说,这也可看出总理对文物对历史街区的重视程度。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除了对历史街区的重视,还多了些无奈。

  他觉得,很多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有意无意把新建筑渗入文保单位的控制范围里。对此,作为文物保护主管单位,他们不得不下文制止,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比如,国家级文保单位甘熙宅第,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多次提出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6米,前后下发5次文件,最后建成的样子仍不符合规定。”

  而在南京城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邬震看来,哪些建筑应该得以保护?前提是有保护价值,其次,能够实施下来。

  他强调,“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建筑返修后不具备保留价值”。

  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文物保护与建筑的博弈,逐渐经历着“战斗-失败-再战斗-再失败-文物灭亡”的过程。

  在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的问题上,杨新华有一个体会:从事文物行政管理工作,(不同意拆除文物)就是不按领导的意思去做,得罪干部;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拆了文物,得罪了社会,昧了良心。

  暂停

  截至6月10日,南捕厅四期工程已完成拆迁50%,因总理批示,拆迁期限延迟

  引发争议的老城南改造,暂时停了脚步。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6月5日抵达南京后,经过3天调查,做出了立即停止南捕厅甘熙故居周边民居拆迁改造工程的决定。

  据当地媒体报道,南京市副市长陆冰在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后,指示相关部门暂停老城南改造工程,“老城南改造,既然大家争议这么大,那就放慢或者暂停。”

  白下区拆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登宁介绍,截至6月10日,南捕厅四期工程已完成拆迁50%。因总理批示,拆迁期限延迟。

  不过,建设方多位负责人透露,目前拆迁前的动员、协议谈判仍在进行。

  6月10日,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公布,一直以老街著称的古城南京,没有一条街在名单之列。据此,有专家认为,这昭示着南京在旧城改造上已开始付出代价。

  现在,杨新华还记得,自己6月24日在南京市委党校,给南京市管干部讲课时说的一段话:

  据研究,在有历史街区的地区,如果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至2007年末,南京人均GDP是6157美元)之前,将是破坏文物最严重的时期。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人们又开始后悔,重新寻找城市记忆。

  在他看来,“这是历史,也是全球很多国家已经经历的教训,中国为什么要重蹈覆辙,叫人痛心。”

  南京旧城改造进程

  1984年

  南京市政府开始对旧城进行部分改造,重建了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修复了秦淮河两岸河厅河房。至90年代初,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河风光带(东五华里)建成,但因被指“假古董”而饱受争议。

  1992年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南京市政府从城南保护街区中打通中山南路延伸线,老街区被接连拆除的序幕由此拉开。

  1993年

  为迎接“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中华路(南唐御街)两侧历史建筑全部拆除,为在五台山体育馆前拓宽道路,将市级文物永庆寺拆除。

  1995年

  城南金沙井、百花巷传统民居保护区被破坏,明代状元焦竑故居、明代大学士程国祥故居、清代方苞教忠祠、太平天国铜作坊建筑、民国总统府照壁等大批文物保护单位被拆毁。

  2002年

  提出“建新城,保老城”,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至此,据规划部门统计,90%的老城已被改造。 

  2003年

  “老城改造”中,在城北,最后一块明清古街区邓府巷被拆除,此后,城北地区的明清街区已完全消失。

  2006年

  成立“双拆”(拆除违法建筑、拆迁危破房屋)指挥部,颜料坊、安品街、船板巷、门东的多片历史街区被拆除。

  2008年

  成立“危旧房片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提出2010年基本完成全市重点危旧房片区改造任务。

  2009年

  春节后,声势浩大的“危改”拆迁启动,古城里残存的几片古旧街区被列入2009年 “危旧房改造计划”,总面积上百万平方米,并且由原计划中的两年压缩为一年完成。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本报记者 吕宗恕 南京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改造 争议 文物 保护 南京老城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