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追寻季羡林的足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15:08  新世纪周刊

  另一种纪念大师的办法,是重走他走过的路

  -本刊记者/汤涌实习记者/苏枫

  想要了解一个人,有两个好办法:一、读他写的书和他读的书;二、接触影响过他的人;三、走他走过的路。

  季羡林先生去世之后,一位大学生在北京邮电大学BBS上曾经发帖说:“我女朋友居然不知道季羡林。”得到的反应非常强烈,许多人说:“你是让大家一起围观并鄙视你MM吗?”

  对于多数人来说,对季羡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个名字上:他的书里最易懂的是他的散文和回忆录,比如《牛棚杂忆》。

  读完这些就已经不易,有多少人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

  由于季羡林先生非常长寿,影响过、教育过他的人几乎全部作古,得他传授比较多的弟子,如今已经得在《百家讲坛》上才能看到了。

  还有一个办法能够让普通人深入了解季羡林,那就是和他一样,行万里路。

  季羡林的国内足迹

  1.济南

  季羡林生长在山东临清,6岁到了济南,在济南他曾经就读于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今天的山东大学一附中),高三时转入济南省立高中(济南市一中)。这两所学校都认为季羡林是他们的校友,不过济南一中的校名并非季羡林题写,而是郭沫若。

  济南一中的校友还包括诗人臧克家、贺敬之、学者欧阳中石和国家领导人罗干。

  2.泰山

  山东人对泰山的感情丰富,季羡林也不例外,老人曾以94岁的高龄写出《泰山颂》:

  “巍巍岱宗,众山之颠。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兴云化雨,泽被禹甸。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星换斗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风起水涌,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红染。伊甸桃源,谁堪比肩。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

  温家宝去医院探望季羡林时曾经评价此诗说:“写得很好。文章感人,而且有气势。”

  3.北京

  清华大学是季羡林求学的地方,当时的清华大学校园,和今天的校园是同一地址。

  北京大学是季羡林在国内教育生涯开始的地方,当时的北京大学在沙滩红楼,后来和燕京大学合并,才到了今天的中关村一带。所以外地游客如果真想参观北大,应该从北大旧址开始。

  参观现在的北大校园时,不妨把《牛棚杂忆》里提到的一些地名记下来,有些建筑已经由于拆旧盖新荡然无存,但有的依然存在。

  301医院,北京五棵松附近,北京最好的医院之一。季老最后几年生活在医院病房里。但不推荐去参观,医院需要正常的秩序。

  季羡林是北京奥运会顾问,喜欢他的游客可以购买福娃做纪念物,现在很便宜,地摊上20~50元就能买下五兄弟。

  4.甘肃、新疆

  1982年,季羡林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委托,花费近20年时间,对1975年在新疆焉耆出土的44张 88页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进行释读,陆续写作了10余篇文章,引起了轰动。

  去乌鲁木齐可以参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那里有三具著名女尸:楼兰女尸、哈密女尸和且末女尸,都有30 00年以上的历史。

  1983年,季羡林当选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有散文《在敦煌》,详细地讲述自己参观千佛洞的感受,这是一本优美的导游手册,如果去参观千佛洞,记得带这本书去。

  季羡林认为石窟里的时光似乎是凝固的,据说很多参观者都有此感觉。如果有充裕的时间,不妨也像季羡林先生一样,在千佛洞连看六天。季羡林说千佛洞里的很多“到此一游”,都是康熙年间的,不知道近几年被年轻的游客们更新没有。

  5.台湾

  台北“中央研究院”附近坐落着胡适的墓,季羡林访问台湾时,曾经来到这里写下《在胡适墓前的记忆和反思》,追忆自己的这位老领导。胡适的墓朝向西北方向,也就是大陆的方向,许多死在台湾的大陆人,都是这样下葬的。

  季羡林的海外足迹

  6.德国哥廷根

  这是季羡林求学10年的地方。哥廷根位于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是一座只有约13万人的小城。1935年季羡林抵达这里留学时,该城只有4.6万多居民,1945年离开时也仅有7万余人。季羡林居住过10年的故居位于明希豪森街 20号,是一幢三层小楼,季羡林当年就住在三层。该楼现在仍然是住宅,有学生居住。

  1980年,季羡林曾经因为学术会议来到联邦德国哥廷根,寻找自己昔日的德国恋人,但没有找到。

  王子街21号是季羡林提到的“高斯—韦伯楼”。当年,他几乎天天去那里做学术研究。小楼建于1737年,和哥廷根大学同龄,现在楼重新装修后,租给了哥廷根储蓄所。

  季羡林故居东北有他《留德十年》里常提到的席勒草坪,风景优美。更远一点的东边,有大片的树林,据说有35平方公里,所以季羡林说:这一片丛林究竟有多大,我住了10年也没能弄清楚,反正走几个小时也走不到尽头。”

  哥廷根大学没有校门和围墙,比参观北大还要容易得多。

  7.印度、缅甸

  季羡林是印度荣誉公民。

  老朋友胡乔木曾经邀请季羡林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和缅甸,因为一个搞印度语言的教授没去过印度,说不过去。

  该代表团1951年9月20日离开北京,于次年1月返京,前后共4个月。路线是:香港乘船——缅甸仰光——飞机去加尔各答——在印度巡回参观6周——原路返回香港。当时的印度与中国关系非常好。

  季羡林这样描绘过这次出访:“我不能忘记,我们曾在印度洋的海船上,看飞鱼飞跃。晚上在当空的皓月下面对浩渺蔚蓝的波涛,追怀往事。我不能忘记,我们在印度闻名世界的奇迹泰姬陵上欣赏‘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奇景。我不能忘记,我们在亚洲大陆最南端科摩林海角沐浴大海,晚上共同招待在黑暗中摸黑走八十里路,目的只是想看一看中国代表团的印度青年。我不能忘记,在佛祖释迦牟尼打坐成佛的金刚座旁留连瞻谒??我不能忘记,在金碧辉煌的土邦王公的天方夜谭般的宫殿里,共同享受豪华晚餐,自己也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我不能忘记,在缅甸茵莱湖上,看缅甸船主独脚划船。我不能忘记,我们在加尔各答开着电风扇,啃着西瓜,度过新年。我不能忘记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怎么说也是说不完的。一想起印缅之行,我脑海里就成了万花筒,光怪陆离,五彩缤纷。”

  缅甸是一个有许多寺院的国家,青年男子十四五岁时都要短期出家,不过去缅甸旅游时,千万要首先确认一下当地的政局。

  8.日本

  季羡林曾经去日本参加过会议:从京都到岚上的路上,季羡林参观过“诗仙堂”,这是一个供奉中国名诗人的小型园林式纪念馆。在那里季羡林遇到了女中学生,“各个笑容满面、无拘无束,一无恐惧,二无惊慌。”季羡林曾经与其中一位用英语搭话,却没能记得人家的名字。只好对自己说:“只要我知道,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位日本少女,就够了。”

  季羡林曾经去过箱根,这里有著名的温泉,箱根有美丽的芦湖,季羡林还在湖边的野鸭窝边捡到过鸟蛋。

  9.其他国家

  季羡林还去过:前苏联、伊拉克、叙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曼谷,访问过伊拉克和埃及之后,季羡林已经去过了全部“四大文明古国”,考虑到最近伊拉克的局势仍然不稳,这里不推荐参观伊拉克。

  季羡林去的时候,伊拉克还在战前,当时伊拉克的国家博物馆里,还有许多两河流域出土的珍贵藏品。这些藏品在战争中损失比较严重。

  游历并不能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大师,但足以让人开阔眼界,同时多游历本身也可以促进人的写作冲动,季羡林的许多作品,都是这样写风土人情和游学生活的散文。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季羡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