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将成为深圳未来发展新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15:28  中国周刊
创业板将成为深圳未来发展新动力
邓小平铜像前,小市民留影。陈孝悦 摄

  深圳新动力

  深圳,这个城市领跑者的姿态并未改变太多。

  创业板的10年博弈、与香港深度契合的合作……?

  这是这个城市自己生成的力量,无可替代、无可剥夺。

  中国周刊记者 刘俊深圳报道

  创业板跷起深圳

  创业板的闸门一旦打开,用不了十年,更多充满活力的企业将在深圳的土地上成批诞生。

  在高楼林立的深南东路,沉寂多年的5045号大楼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过去的三个月里,证监会官员、券商、律师、会计师、创投老总,频繁踏进这座深交所所在地,就创业板展开讨论、争辩,最后达成统一意见——6月8日,《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出台。

  这是一个足以决定深圳未来30年命运的规则。为了它,深圳人焦虑了十年,也付出了十年。

  一朝冲刺

  3月,创业板规则正式出台,嗅觉灵敏的券商们意识到这回是动真格了,纷纷伺机而动。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佼佼者平安证券迅速成立了创业板工作小组,由投资银行事业部的一位董事总经理牵头负责,各业务部门执行总经理配合推进。

  “工作小组由十几个投行的管理层和业务骨干组成,大约每两周开一次碰头会。”平安证券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龚寒汀说,“目前比较成熟的储备项目大约30个左右,至于谁先申报谁后申报,那要看这些项目申报材料准备的情况而定。”

  效率如此之高,得益于在中小板市场五年的操练。2004年5月,作为创业板拖延三年后的妥协,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几年来,平安证券在中小企业板陆续推出了许多细分子行业的第一股。

  “创业板把中小企业走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求发展这条路铺得更宽了,对券商来说运作方法是轻车熟路,思想认识上则既要胆大、敢创新,也要谨慎小心。”龚寒汀说,创业板由于募集资金量小,短期内不可能带来很高的利润,但“当有一天这些企业都成长为所在行业的龙头时,我们就有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的客户资源”。

  这些客户中包括深圳市270多家创投企业,它们有的比券商更急。由于这些年创业板一拖再拖,没有退出渠道,没有后续资金,创投企业投资的许多创新型企业在襁褓中死去,创投企业本身也一直在垂死挣扎。

  2006年起家的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虽未经历过这般艰难,却也对创业板期待已久。“在中小板上市时,我们和券商就有合作,这次我们准备推出4-5家IT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董事长陈玮说。

  深交所最近组织的讨论会,陈玮已参加了不下五回,每回,他都期待能为创投行业发声。能够像陈玮这样参与讨论的毕竟是少数,从6月初开始,深圳市创投同业公会针对会员单位老总的培训陆续展开。“向他们介绍创业板规则和上市程序, 让他们知道该怎么自我改造,从而推荐出符合标准的上市企业。”秘书长王守仁说。八年前,各界力主取消创业板,王是反对者之一。

  十年博弈

  8年前的2001年,网络股泡沫引发美国创业板纳斯达克暴跌,从最高的5000多点跌到2000多点,当时从媒体、投资界、理论界,到政府,一片悲观。

  一天,深交所召集各路英豪,探讨中国要不要继续搞创业板。

  在现场,只有时任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秘书长的王守仁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取消:“要是小平同志在,早开了。”

  王守仁是深圳最早的一批拓荒者之一,1983年,他从北京到深圳参与深圳大学的筹建,见证了深圳奇迹的诞生。

  “1990年,成立深交所时条件比现在差多了,小平当时说,先开了再说,如果失败了就关了它嘛。”王守仁说, 纳斯达克暴跌不能说是创业板的失败,其深层次原因是美国高新技术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国反而应该逆向思维,加快发展创业板。

  话毕,没有人响应,王一气之下,提前离开了会场。他知道,如果创业板推迟,深圳这两年的努力等于前功尽弃。

  1999年要设立创业板的背景并不复杂——纳斯达克暴涨,香港推出创业板,中央亦要推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此时 ,华为、中兴等深圳本土科技企业已经声名鹊起,深圳希望借助创业板,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一个重点。

  很快,深圳市便推出一系列举措:1999年1月,深交所向证监会呈送《深交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8月,斥资5亿成立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月,主办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一年后,推行速度进一步加快:深圳市出台全国第一部创业投资法规;成立创投同业公会;深交所停发新股,筹建创业板,成立9个创业板筹备工作小组。创投企业也在这年开始蜂拥而至,深圳市政府推荐了23家预选企业上创业板,200 1年,创业板被无限期拖延,那些当年有前景的企业已难寻踪迹。

  深交所付出的代价更为惨重。虽然2004年推出中小企业板,但并未挽回颓势,由于上市公司限定在IPO发行股份在1亿股以下的企业,连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深圳本土企业都纷纷奔向上交所。

  不过,深圳从来没有放弃过创业板。2001年4月,第一期创业企业培训班在深圳举行,时任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讲了题为《创业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第一课。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深交所每年派出人员到国外考察,对各国创业板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了大量报告。“这为创业板的成功推出奠定了基础。”王守仁说。

  驱动未来

  国庆前后,创业板将在深交所推出,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坚信,它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创业板。“中国的创业板制度设计是建立在其他国家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的,现在的制度设计是比较市场化的。”

  届时,一个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场外交易在内的中国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将率先在深圳建立。“日后,创业板一定还将发展成两个层级的市场。”王守仁说,从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中就可以看出,“一个是连续两年盈利超过1000万 ,一个是单年盈利过500万且营业额超过5000万。”

  按照王守仁的设想,随着深港合作的深化,深圳创业板未来可以跟香港创业板实现对接。“香港是有市场,没有优质企业,大陆是有优质企业,没有市场。未来,深圳创业板的企业可以同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王守仁说,到时候,两地金融服务业将被打通。“香港中环聚集了20多万世界一流的服务人才,而深圳金融业最缺的就是人才。”

  对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同样是一个新的春天。“创投公司会大量涌入,但这轮热潮会比上一次更加理性。”陈玮相信,十年以内,一定能在深圳见到资产规模达到200亿元人民币的创投公司。

  最近,陈玮接到很多投资者的咨询电话,要求帮他们搞创投,他相信,创业板将激活沿海富裕阶层的沉淀资金。深商研究会秘书长金心异估计,光深圳加东莞的民间沉淀资金,至少有10000到15000亿人民币。

  双城记

  比邻香港,而无深层合作,无疑是最大的浪费。借势香港,一直是深圳发展的一大课题。因为新的合作关系,

  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被越拉越近了。

  1995年,郭万达从深圳罗湖口岸进入香港,需要4个小时,而现在只要15分钟。这要归功郭万达自己所参与的一次研究报告,身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的郭万达在两年前参与《建构“港深都会”》研究报告,正是这个报告推动了深港两地的深层合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深圳 发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