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之患:致癌矿水流淌近4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6日07:44  南方日报
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之患:致癌矿水流淌近40年
  韶关的武水桥下,江水碧波荡漾,婀娜的水草群舞中游支流横石河,河水呈强酸性,即使稀释一万倍,水生物也难在其间存活24小时下游地区的清远石角镇,铜产业带来的污染,造成附近河底沉积物中铊含量严重超标。

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之患:致癌矿水流淌近40年
红色的矿水在大宝山矿区的山谷中穿过。本版图片均为杨曦摄

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之患:致癌矿水流淌近40年
如今,人们怀念往昔北江上的捕鱼生活,却“靠江不饮北江水”。

  ■本报记者赵佳月北江流域报道

  ■北江档案

  北江位于广东省中部,是珠江第二大水系。其正源是浈水,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的西溪湾,在广东韶关汇武水后称北江,到三水同西江相通。三水以下经珠江三角洲,主干从洪奇沥入海。长582公里,流域面积47,80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滃江、连江、绥江、武水等。年平均径流量490亿立方米。

  韶关至浈水源头为上游,两岸多为丘陵,河谷比较开阔,从韶关至清远飞来峡为中游,河面比较顺直,水面宽约400米,多峡谷,以清远市飞来峡和英德市盲仔峡最著名,分别长9千米和6千米,枯水期水深20—30米。上源武水自乐昌市坪石以下,浈水自南雄县以下可通木船,曲江以下可通航。

  ■治水策论

  重污染企业应远离水源

  2005年北江镉污染事件后不久,为了保障下游清远、佛山、广州等城市的供水安全,专家们决定,除了调水冲污外,还将实施工程技术措施,加聚合铁或聚合铝进行稀释。

  当时选择的用聚合铁或聚合铝进行稀释的方法,是平时自来水厂常用的做法,对人没有任何危害。而在关键河段上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利用河段上白石窑电站水轮机放药,搅拌形成反流,效果非常好。然而再好的“救急”都只是一时之举,北江治污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思维。

  同一年,北江另一污染事件———肇庆四会市南江工业园电镀废水污染北江后,九大电镀中的八家在2006春节前搬迁到远离北江的龙甫工业园,剩余一家回迁至佛山南海。

  涉及北江电镀废水污染事件的九家企业在事故发生当年上缴税收250万元,约占南江工业园的4%。然而在2个月停产整治过程中,九大企业的损失约2000万元,并被要求自筹接近千万元用于污染整治,整治达标后的废水将在工业园内循环使用。污染使得企业趋利尝到得不偿失之果。

  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石角镇附近建起了华清产业园,当地政府试图将散兵游勇的小作坊小企业转入产业园中,园内则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将排污放在产业发展并肩的位置,显然是令人欣慰之举。

  加强污水处理,让污染严重的企业远离水源,这些举措才是长宜之计。大宝山矿区700亿的利益驱动面前,如何科学地治理应该置于开采之先考虑,而不是将拦泥坝不断加高,使得危机不断累加。

  北江起点:水下森林,水上冶炼

  韶关市中心,武水与浈江两江汇流成北江。

  武水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婀娜的水草群舞。“所谓的水下森林也不过如此吧!”随行的广东省土壤研究所陈能场博士如此感叹。武水那头的湖南郴州正是雨季,雨水顺流而下,涤荡着源头的北江水清可见底。

  武水流域的北江上,2008年6月立起的“广东省水功能区界碑”显示,上界为“沙洲尾雨夜景观娱乐用水区”,下界为“两河桥饮用渔业用水区”,上下界均为二级保护区,在该保护区内不准新建设、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中午时分,三五条渔船停靠岸边,袅袅炊烟在水上腾起。船头盆花绽放,三两碗水盆内,早市上卖剩的几尾鱼吐出安静的水泡,船家的狗也进入午休状态,在城市的簇拥下,北江起点上的景象显得万物静好。

  这边厢,曲江直通江西信丰县石碣大茅山的浈江。五月,由于修建国道等原因,上游的泥沙冲击使得曲江水流呈黄色。但是当曲江与武水汇合,依稀能看到鱼苗在水草间跳跃。尽管该处水质监测站史站长透露,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多年未测过北江源头的水质了,人们对此依然表示放心:“下过雨后会更清澈,北江水在这里是毋庸置疑的。”渔船上的阿婆沿袭了多年的传统,直接饮用北江水。

  深流的北江静水在流出韶关市区时便种下了祸根。四年前源于韶关冶炼厂的北江镉污染事件曾引起广泛关注。在此事件平息一年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在该地却发现了严重超标的重金属铊。

  5月的周末,韶关冶炼厂没有休息,这家建筑风貌有些老朽的大型国有企业依然机器轰响。口罩遮掩着工人的半张脸,目光寻常地落在正作业中的庞大机械上,他们习惯了这种高危的工作环境,四年前那次震惊全国的事故显然已经淡出大家的记忆。

  然而,中科院地球研究所于2008年公布的采样调查结果显示:北江铊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韶关排放口上方流域,其污染参数达到4.21,“这可能是受到了其下游的韶关冶炼厂释放的降尘的影响。事实上,韶关冶炼厂排放口处,底泥中铊的单因子污染参数为14.15,达到了高度污染的水平,这说明从韶关冶炼厂排放的废水和固渣中富集了大量的重金属铊。”

  中游支流:

  “红水河”吞噬村庄

  北江水沿着韶关地界滔滔而下,清澈在大宝山矿区被吞噬怠净。

  鲜红的山涧溪流沿着京珠高速一路向南。记者溯源而上,那一处令人震惊的铁龙拦泥坝横亘眼前。大坝内红色的矿水一路奔流。被矿水拦腰的山体随着雨季的变化,呈现出一条条深浅不一的“红腰带”。矿水所到之处,绿树枯萎,生物灭绝。

  大宝山矿区是一座以铁、铜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1970年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金属矿区一直开采至今,丰富的铁矿和铜矿让这一带的矿主获利颇丰。近年,此地又新勘测到更为珍贵的钼矿,预计价值700亿元。这一笔相当于广州治水总额巨大利益,使得长期开采成为这一带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由于矿山使用剥采方式,废土堆放于露天,五月间,雨水丰沛,泥水和洗矿水直流而下,“这里面含有大量的致癌重金属元素,如镉、铅、砷等,并含有高浓度的硫酸。”陈能场博士对此地关注多年,至今依然“心有千千结”。

  大宝山矿区废水流入横石河,沿河的上万农民深受其害,然而这里还远不是它的终点。横石河汇入滃江,滃江汇入北江,北江汇入珠江,“原本最好的治理方式是沿途治理,但是这一带常年来并未引起重视,PH值呈2的强酸水便一路直下。”

  源头镉超标16倍的矿区毒水,虽然被不断稀释,至今却仍如悬在珠三角上亿人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一天不彻底治理,就随时可能遗祸众生。”而这些水,已经绵绵不绝流淌了近40年。

  40年来,随着矿藏获利的不断追加,大坝也不断加高,如今整个坝区可以增加100万立方米的库容,2008年,拦泥坝被再度加高8米,达到极限。致力于大宝山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的陈能场不无担忧:“水中含有重金属,水呈强酸性,根本就不会跟着泥沙沉淀在拦泥坝里,还是会毒害整个流域的植物、动物和人。”

  2008年,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林初夏提供的测试数据显示,横石河水即使稀释1万倍,水生物还是不能在里面存活超过24小时;由于每吨废矿含有可产生相当200公斤浓硫酸的金属硫化物,从源头到50公里开外,河水都可以测出酸性,直侵下游北江。

  65岁的王朝初居住在大宝山矿区附近“著名”的上坝村。上坝村因癌症而得名。王朝初如大多数村民一样习惯了癌症,尽管病卧床头已经大半年,却因无钱和无望医治早早地放弃了治疗。

  随着媒体的大量报道,村民对癌症显得讳莫如深,仔细打探下,却几乎每户都有人患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江河 污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