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水价上调:市场化、公益性如何兼顾
节目导视:近日,多省市酝酿上调水价,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今天国家发改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并提高底收入家庭的低保标准,减少水价调整对他们的影响。
那么水价究竟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价格上调幅度如何确定?调价过程中如何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本次水价上调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新闻会客厅今晚请进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专家徐宗威、中环水务集团总经理黄卫华,为您解答。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首先要问两位,对于现在各个城市在酝酿的水价上调,你们是什么样的一个立场,赞同吗?
徐宗威:我觉得应该这么看,调整水价有合理的部分,但是也有不合理的部分。合理的部分主要是国家提高了水质要求,过去我们要求水质量达到35项化验标准,以后要达到106项,这样一来势必增加成本支出,所以这部分调价我们觉得应该是说合理的。当然这当中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不合理部分一会儿黄总讲吧。
李小萌:黄总,你是经营水的,你觉得现在水价上调有不合理的一面?为什么?
黄卫华:从我们来讲,对于水价上调已经期待已久了,但是现在上调的幅度相对比较低,而且区域也比较窄,还没有全覆盖,可能上调来讲也就是能够部分解决企业现在负担过重的问题,如果再不及时调价,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会更多。
李小萌:所以你们两位的观点都是,不仅应该调,还应该大幅度地调。
徐宗威:应该调,但是应该适当地调,也不是大幅度地调,水价占居民收入的比例,应该控制在2%以下,这是比较合理的,其它国家的水平大体也都保持在这么一个水平。
李小萌:这很难测算,因为现在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怎么样来算水价占到收入的比例,怎么去算很科学呢?
徐宗威:现在从36个大城市,大中城市的统计来看,水价基本上已经达到了3.77元这么一个水平,按照居民月收入的水平,基本上每个月收入是在两三千这样一个水平以上,所以目前的水价基本上还是控制在2%以下这么一个水平。
李小萌:有一个时机的问题,现在说之所以多个城市在这个时候准备上调,和现在的经济形势是有关系的,因为CPI有可能过几个月突破正数,如果出现了通胀,再上调水价可能又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所以现在集中在上调水价,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徐宗威:上调水价这个呼声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实际上从去年、前年或者更早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呼声,因为供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确实面临着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因为前几年您也知道,CPI确实一直在猛涨,涨的幅度都比较大,所以酝酿调价应该说几年的时间了。因为从去年年末到现在,总体上CPI的增幅是下降的,在这么一个形势下,应该说调整水价还算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时机吧。
李小萌:既然两位都觉得现在应该调水价,但怎么样调合理,怎么样是一个科学的调整方式,我们先从水价都有哪些因素构成说起,我知道您给出的数据是说,真正水价当中,水的成本占20%,运营成本70%,还有水的成本是10%,大家可能马上注意到这个70%的运营成本,您能把这个里边又是如何构成的给我们做一个详细的解释吗?
徐宗威:运营成本里边又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净水成本,就是怎么把源水生产成为符合指标的可以饮用的水,净水成本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管网的输配成本,就是输配成本,这部分应该说投资规模是比较大的,我们经常讲城市里管网系统,供水管网系统也好,或者排水管网系统也好,投资非常巨大。这部分成本如果摊到供水的价格里面去,势必会拉升供水的价格。第三部分就是管理成本,供水的管理成本。供水管理成本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管理手段的提高,管理成本应该呈一个下降的趋势,所以这部分成本如果提高,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还有一块成本就是企业的收益成本。收益成本现在看,一般的观点都应该觉得控制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之下,如果企业的收益成本过高,肯定就会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了,但是收益成本过低,企业又没有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所以总的看,从运营成本看,主要是包括这四个部分。
李小萌:通常我们说,产品要涨价,是因为成本在增加,这三块成本当中是哪一块不足了,需要靠涨价来补足它?
徐宗威:这四块成本当中,我觉得现在涨价压力最大的还是净水成本,刚才我们讲到,国家对水质的标准要求提高了,过去是35项指标合格就可以,以后特别到2012年,要有106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这样一来,净水的成本确实增加了。
李小萌:您讲的净水成本在增加,但我也看到一些资料,就是在管理成本这个方面,各种水企业投入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人员,可能要比国际标准超出一倍,一般说一万吨水,八个工作人员就够了,我们现在可能十六个还不止。另外,反复计算设备的折旧等等,把资金挪用自己企业小金库,也有这样的说法,黄总怎么回应?
黄卫华:我们这个企业刚才徐司长讲的几块全都有,一块是源水,我们常说的水库,为保障供水做的水库。第二块就是治水,把水库里的水生产成可供大家饮用的饮用水。第三块就是污水处理,现在污水费也附加在水费当中收取,这三块成本都在增加。还有一块就是我们过去一直以为应该是政府在做的,实际上有些也是企业在负担,就是输水的管网和污水的收集系统。这几块由于历史的一些原因,包括我们这些年城市建设大规模化的发展,使得我们现在的治水污水处理企业已经是比较难以经营了,成本比较大。刚才您讲到的人工成本,这些年一直是在增长,材料成本也在加大,包括电费,主要的动力成本都在增加。
李小萌:不能通过企业的这种重新整合降低这些方面的成本吗?
黄卫华:这些年企业都在做,通过科技的方式,通过管理的方式,我们在逐步向国外的先进企业在看齐,同时也保留到我们国家比较好的一些,比如说相对来讲它的用工成本相对比较低,总的来讲,我们的水价相对国外的同类企业来讲,我们的成本要比他们低得多。
短片:
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不少城市陆续计划上调水价,根根据中国水网十年来对中国水价的统计,我国35个重点城市的水价逐年增长,平均速度达到7.14%。而对于这次各地上调水价的理由,有媒体大概总结为两点,一是水价总体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浪费严重,不利于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二是水价偏低,导致供水企业面临经营亏损的压力。
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政府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到水、电、天然气等公共产品领域进行经营,但是由于水、电等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其价格一直由政府统一制定。
而对于本轮涨价的原因,有供水企业把亏损的理由归为水价偏低,这个原因也让公众普遍表示反对,认为水务单位在垄断经营的情况下,管理不善、人员超编,都可能是导致亏损的原因。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以提价方式弥补亏损,难以让人心悦诚服。
同时还有业内专家透露,不少城市得水务领域专业经营都有外资的参与,因此自来水价格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5月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法国水务巨头VEOLIA自1997年进入天津,获得第一个项目起的十多年时间,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先后上调了八次,由每吨0.68元提高了3.4元,上涨了四倍。要说没有利润,多少让人难以信服,而这样的数字应该会让交期亏损的企业感觉有几分自相矛盾。
在纷繁复杂的猜测面前,如何平衡水务市场的市场化和公益性,如何让水的成本和水价上涨的机制更加透明,就成了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李小萌:现在我们看到的说法,网友非常戏剧性地概括说,节约是个框,涨价往里装,这次水价上调有一个观点是说,可以有效地使得大家可以自觉地节约用水,您觉得会起到这样的一个作用吗?
徐宗威:我觉得提升水价对节约用水的作用应该说是有限的,肯定有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是有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我们的水是没有价格的,是免费的,是无偿的,以后水有了价格。有了价格以后,我觉得已经体现了对水这种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的这样一种精神,但是水价提到多少就能够起到节约用水,保护资源的作用呢?这个事情确实是一个相对的事情,因为水价当中,比如说现在的平均水平是1.7元,如果说比如说有五毛钱是体现节约用水的,但是对不同的家庭,这种影响和作用确实是相对的和有限的,因为相对一个月收入一两千的家庭,可能会比较在乎,但是对一个月收入比如说七八千这样的家庭,可能就不在乎,所以通过提高水价来体现节约用水的精神,我觉得需要做,但是作用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