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贤得:英雄不被雨打风吹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10:46  瞭望

  军人忠诚于职责的光荣,与时代变幻无关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董瑞丰

  在全国“双百”评选活动中,麦贤得的名字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麦贤得名列其中。

  一个名字,勾起了一个时代的回忆。上世纪60年代赫赫有名的“硬骨头”,那名头缠绷带、身着海魂衫、目光坚毅的水兵战士,从宣传画上,从记忆深处缓缓走来。

  当年的新闻报道记录下英雄的事迹——

  1965年8月6日凌晨,台湾“剑门号”和“章江号”闯进了东山岛附近的渔场,我护卫艇、鱼雷艇奋起迎敌,是为“八六”海战。

  战斗中,611艇后左主机意外停车,轮机兵麦贤得立即跑过去帮助启动机器。一块弹片打进麦贤得的右前额,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在接受简单的包扎后,麦贤得又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一刻不停地检查机器。

  额上的鲜血和流出的脑浆粘住眼角和睫毛,影响了麦贤得的视线,但他凭着平时练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顽强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在剧烈摇摆的机舱里,他穿来绕去,摸索着检查一根根管路、一个个阀门、一颗颗螺丝钉,由于失血过多,麦贤得的动作逐渐有些迟钝,但他的战斗意志却更加坚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在几台机器、几十条管路里,检查出一个只有手指头大的被震松了的螺丝,并顽强地用扳手把螺丝拧紧,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

  是役,人民海军以小打大,取得新中国成立后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的胜利。但炮弹片严重伤害了麦贤得的脑神经。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得知他的伤情,都十分关心,周恩来亲自组织全国最优秀的脑外科专家为他会诊,要求一定把麦贤得的伤治好。

  全国各地掀起学习麦贤得的热潮。他的事迹被登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创作成宣传画、连环画、快板、歌曲、话剧,甚至编进小学课本。毛泽东、朱德、董必武、贺龙、叶剑英、徐向前等当时党和军队领导人专门接见这名英雄的水兵。1966年,他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如今化作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相片,被静悄悄地收藏在麦贤得家门厅的小橱窗里。

  自2007年从海军广州某基地副司令员岗位上退休之后,麦贤得一直住在广东汕头的家中。闹市中一条安静小巷的尽头,海军家属院的门卫指了指右手边的二层小楼:“喏,麦贤得住在这里。”

  40余年过去了,伤病和岁月在麦贤得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昔日的“八六海战”英雄,早已不是身着海魂衫的英姿少年,也没有宣传画上的健硕与棱角分明。出现在本刊记者眼前的是一位瘦高的老人,右半边身子微微有些歪斜,每次开口,都需要很努力地组织起语言,浓长的眉毛偶尔紧蹙时,依稀还能找见那个“硬骨头战士”的身影。

  “老麦的身体一直都不行,近年来有所好转,但还是有一些偏瘫,语言功能至今也没完全恢复。”老伴李玉枝坐在麦贤得身旁,一边给他准备药片一边帮忙介绍。十几粒不同种类的小药片,红的白的圆的方的,被装在一个小密封袋里——这只是中午一次的药量。麦贤得这些年吃下去的药,真的得用箩筐来装了。

  荡气回肠的战斗总被人们一遍又一遍称颂,光环背后,英雄用一生承载的牺牲,亦让人为之深深动容。

  建军80周年,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展出了两片当年从麦贤得头部取出的弹片。这些弹片造成的后遗症一直伴随着麦贤得,除了损伤英雄的语言功能和记忆力之外,一度造成右半边身子完全瘫痪,每天还必须服用大量安定药片来控制情绪。

  负伤带来的癫痫症发作更为严重。起初数天一发作,一时间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给英雄的身心带来巨大创伤。

  李玉枝就是在这个时候走到英雄身边的。虽然是组织上的安排,但李玉枝不曾后悔,卅余载如一日,尽心尽力照顾英雄的生活。“当初结婚的时候,做好了方方面面的思想准备。”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表演节目时,老麦唱的是‘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我就唱了一首‘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

  时代风雨沧桑,英雄也历经浮浮沉沉。麦贤得共遇到过两次低谷。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由于受到林彪事件的冲击,曾经敬仰他的人们,如今“要砍下这棵大树”,他为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残疾的身躯被屡次拉上批斗场,家人也受到牵连。

  一次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多方面原因,麦贤得一家在几间草房中生活了两年多。吃饭的时候,老鼠就在屋顶拖家带口地“散步”。黑污污的河渠环绕草屋,招来无数蚊子,李玉枝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用塑料布把整个屋子铺上,然后点上蚊香,不一会儿就能听见蚊子跟雨点似地噼里啪啦往下掉……

  提起这些经历,麦贤得归于淡然一笑,潮起潮落,带不走一名老兵的荣耀。李玉枝也摆摆手说:“都过去了。我始终认为,是党和人民给了麦贤得第二次生命,我们这个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不断向前进步。”

  二十年前,麦贤得一家搬到了现在的住址,组织上给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和车辆。门厅的橱窗和书房里,挂满了历代领导人接见他时的合影。最新一张摄于建军80周年的晚宴,照片中,胡锦涛主席正举起酒杯,向英雄敬酒。指着每一张相片,老人回忆着当时的情形,眼中充满热切。

  站在这些相片前,历史的卷轴仿佛缓缓展开。时代风云变幻,改变了多少沧海桑田,当年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手,如今也已相逢一笑泯恩仇。老兵心里有怎样的感想?

  麦贤得没有言语,他的老伴李玉枝沉吟良久:“我想,那个时代需要老麦这样的战士,他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始终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说话间,一旁的书桌上,正摆放着麦贤得挥笔写下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吁建英模纪念馆

  文/林蔚

  也许因了生活的日益“物质化”,心是变得越来越少波澜。然而,当笔者并非特意地点开网上“双百”候选人名单,并逐一读过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的简介后,眼睛竟渐渐湿润起来。

  那一个个穿越时空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那一张张被定格在年代久远照片上的面庞,用他们不朽的精神感动着笔者,更用他们短暂而强烈的生命光辉震撼了笔者。

  由衷感谢中央有关部门在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联合推出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它为英模立丰碑,为历史存纪念,为民族聚精神,为后世树榜样,不仅是对国家、民族和历史所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准心”的一次校正和确认,而且是对所有身处社会转型期心浮气躁、精神迷茫的人们所作的一次灵魂洗礼。

  令笔者有点遗憾的是,这样的大规模集中评选、宣传、表彰英模的群众活动来得晚了一点。因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被俗务所缠,被物欲所困,对为了缔造和建设新中国而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英模特别是先烈们确实淡了忘了。不用说大多数“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他们少有认识和了解,就是如笔者这样的半百“老者”,对他们也差不多只剩下一些零零星星的模糊记忆了。

  所幸的是,公众对表现出来的空前热情让我们看到,虽然时代不断变迁,虽然英烈们确实不再能被人们时时记起,但英模们所代表的爱国、奉献的无私品质,却仍然是多数国人心底深切认同的价值观,仍在人们心中具有不可撼动的道德分量,我们这个社会仍然崇拜英雄,热爱英模。

  笔者有所担心的则是,“双百”评选结束,人们从感动中走出,“忘却”又再次登场。

  笔者特别想提醒,为了英模们不再被我们的记忆所“抛弃”,“双百”评选千万不能止步于评选结果,必须有后续“固化”成果的举措跟进。至于如何“固化”,可以考虑选用两招:一是让英模事迹进大中小学政治课本,让记住英模、记住历史成为一代代年轻人的责任;二是在北京为英模们建一座纪念馆,并使之成为“红色旅游”的重点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英模们有一个永久展示音容笑貌的地方,让我们有一个可以凝视他们双眼、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场所。

  当然,盖纪念馆得花钱。但笔者想说,我们可以花钱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难道为保护和巩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花点钱不可以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人民解放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