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两岸领导人会见短期难实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17:35  世界新闻报

  专家称,马英九出任国民党主席,不会大幅推动两岸靠拢

  《世界新闻报》记者/赵全敏

  7月26日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随即发去贺电,胡马互动于是引发媒体的高度关注。一时间,舆论开始热议“胡马会”的前景。不过,两岸专家普遍认为,“胡马会”并不会在近期实现,且两岸关系也不会因马英九接手党主席而大幅度推进。

  胡马贺电互动受关注

  据香港中评社7月28日报道,马英九26日高票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后,胡锦涛总书记于27日发出贺电表示祝贺,马英九立即回函表示感谢。报道称,综观两人的往来电文,可以发现胡锦涛和马英九的往来电文字数各有长短,表述方式不同,但基本意涵一致,完全可用“互动默契、声气趋同”八个字来形容。

  从内容看,胡马电文中相同的意思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都肯定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作用。第二,都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第三,都称今后要为两岸的繁荣稳定继续努力。

  不过,中评社也对双方电文做了比较。胡锦涛总书记的表述比较直接、简约,马英九的表述则比较详尽。从意义来看,胡马电文中相同的一点是,都在政策路线大方向上予以明确表述。

  中评社认为,两人来往电文中,有意思的词汇是:高度重合的“和平发展”、相当默契的“深化或建立互信”、同中有异的“两岸同胞”与“两岸人民”。

  此外,这次的函电往返是国共两党皆为执政党时,所进行的两党领导人的函电往来,创下两岸互动的历史。

  “胡马会”短期难实现

  随着各方媒体大篇幅报道胡马互动的消息,新加坡《海峡时报》引述观察家的分析说,马英九和胡锦涛可能会以政党领导人的身份会面。报道说,从马英九上个月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后,马英九和胡锦涛会面,就被广泛讨论。报道认为,在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将和胡锦涛以政党领导人的身份会面。

  不过,相对于新加坡媒体的乐观,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均表示了不同意见。北京联合大学台湾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星,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胡马会”的前景贸然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陈星说:”其实许多东西并不一定要他们两个人见面才能解决,现在不是有很多东西正在解决吗?”陈星还说,他们是两岸现在的领导人,从这个角度讲,“胡马会”的意义的确不一般,但如果从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来讲,这是一个渐渐积累的过程,包括互信的积累、共同认知的基础积累等。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这些,到时候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就会水到渠成。

  台湾文化大学政治系主任杨泰顺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从主观因素上看,我个人认为不会在马的任期内实现。 ”杨泰顺认为,马英九之所以接任党主席,主要目的是希望在两岸发展上有一个统一的策略。

  马任主席影响两岸关系

  陈星分析说,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对两岸关系还是有一定的影响。2005年马英九曾出任党主席,随后便开始对国民党进行改革和改造。尽管这种改革和改造的进程后来随着马英九辞去党主席的职务而有所减缓,但这种改革的进程一直都在延续。

  陈星说,这次重新当选党主席后,改革的进程还会继续,而且步伐可能会加快。国民党在经过这种改革和改造之后,在选举中的战斗力会增强,对民进党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对台湾岛内政局的影响,也会对两岸政策的表述和认知产生影响。

  陈星认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是有其固有规律的。客观上讲,随着两岸交流和两岸经济越来越紧密,两岸关系走向和解与融合是一种必然,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从主观上讲,马英九和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都是比较稳定和一贯的,“不能说因为马英九当选了党主席,在政策上就有太大幅度的推进,只能说对其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如果期待再大幅度的推进也不现实 ”。

  杨泰顺也认为,两岸之间的气氛一定会越来越好,在现有的结构之下,马英九已经没有必要做出太多的突破以及太多的诉求。

  新闻点睛/ANALYSIS

  马英九的两岸发展棋局

  马英九近日指出,希望能与中国大陆签订“和平协议”,尽管现在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但这是未来继续努力的目标。舆论认为,这是马英九继续维持“不统、不独、不武”主张下,故调重弹的“先经济后政治”策略,这从他给胡锦涛的回电中就可以看出。马英九在回电中提出了“新十六字箴言”,即“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台湾《联合晚报》认为,马英九提出这十六字,颇有回应胡锦涛两岸思维架构的意思。胡锦涛在2008年4月的“连胡会”时,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针”,即“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不过台湾媒体也指出,马英九要求大陆“面对现实”,但又说要“搁置争议”,这显然自相矛盾,表明他对“现实” 有些急于求成。

  (赵全敏)

  《世界新闻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世界新闻报

更多关于 两岸 关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